武唐攻略(245)
这是什么话?瞠目结舌的李贤看着李敬业气呼呼地拂袖而去,不禁愣在那里,良久才疑惑地在下巴上摩挲了两下。他有说过要染指那个内冷外热的苏毓么?坏了,不会是苏定方临走时的那句玩笑话让别人都知道了吧!
含凉殿中,武后正在那里看着手中长长的名单,桌上还有一大堆卷轴。虽说李弘李贤距离大婚还有好几年的时间,但是,人选却得现在就慢慢选好观察。李贤也就罢了,但李弘乃是太子,这个太子妃的人选却必定得细细思量,毕竟,那就是以后母仪天下的皇后。
皇后?
她忽然皱了皱眉,旋即把手中的名单随手扔在桌案上。旁边的阿芊见武后脸色不好,心中不禁一阵奇怪。刚刚不是还好好的在看这些各道绘上来的图形么,怎么忽然变了一个脸色?奇怪归奇怪,她却不敢上前劝阻,便站在那边冲各处侍立的宫人做了个手势。
良久,武后终于沉声唤道:“阿芊!”
“奴婢在。”阿芊慌忙上前,见上头那双眸子神光有异,慌忙低下了头,“娘娘有何吩咐?”
“蓬莱殿传来的消息可靠么?”
“这……”骤听得这个问题,阿芊不禁犯了踌躇,最后只得含含糊糊地答道,“递出话的人必定是可靠的,只是这消息是真是假确实说不准。不过……”她才一停顿,忽地发现武后的目光紧紧锁定了自己,赶紧接了上去,“奴婢听说于志宁大人此前曾经召集了不少门生,所以那些人在此次的事情上全都噤口不言。”
“算他识相,不枉我留着他在朝中那么多年!”
武后晒然一笑,又想起昔日的一念之差。长孙无忌那些人已经被连根拔起,于志宁虽然名为其党,但留在朝中正显宽大。况且,一个被吓怕的人,绝对翻不起多少风浪来。
她忽然想起李贤嬉皮笑脸的样子,脸上的笑意顿时更浓了一些。这个鬼头鬼脑的儿子这次倒是帮了不少忙,她算是没有白疼了他!
第二百五十七章 送礼送鹅毛,礼轻情意重
正月二十三是武后的四十岁生日。尽管朝中风波不断,但是,皇后的生日不可能不过,而且排场绝对不能寒酸了。要知道,如今逗留京城的除了新罗和吐蕃使节之外,之前为了贺正旦,还有来自吐火罗、康国、安国、波斯、疏勒、于阗、焉耆等等一大堆名字拗口到李贤几乎叫不出来的国家的使节也都在。
虽说很多朝臣在心里打着这样那样的主意,但礼物不可不送,还不能轻了。哪怕你再清廉,要是真敢在这个节骨眼上送一幅自己写的轻飘飘字画当作贺礼,那么对不起,明年这时候你大约就得在岭南遥祝皇后圣寿了。
头一次李治生日的时候献了一把“椅子”,外加训练出了一批宫女;接下来几次机巧无数;上官仪生日的时候和李弘合送了一尊冰雕……现如今又是过生日,竟是人人翘首等待李贤的礼物,甚至几个正在筹划事项的大佬们也不得不承认,等待李贤的礼物是一件比费心思筹划密谋更有意思的事。
李贤原本打算装神弄鬼炮制一个祥瑞出来,但仔细想想却仍是作罢。这种事情成本看似低廉,但却不得不打点上上下下,而且稍有不慎就会惹出一堆麻烦。因此,早在半年前他便开始预备,煞费苦心差点没江郎才尽,这才好容易想到了自己该送的东西。
照样的麟德殿大宴,不同的是今日最最引人注目的是武后。按照以前的规矩,皇后生日自然得是命妇道贺,然而,李治连朝政都可以丢给自己的妻子,平日筵席更是从来都是武后相伴,四十大寿这样的大喜自然不会委屈妻子呆在内宫受贺。
于是,御太极殿受礼之后,帝后和浩浩荡荡的群臣便移师麟德殿继续开筵。筵席一开,觥筹交错间但见珠光宝气贺声不断,同时夹杂着唇枪舌剑,端的是一幅热闹与危机并存的大好景象。端坐主位的武后笑意盈盈,深青色的钿钗襢衣佐以同色帔帛,别显高贵典雅。
而在李贤的授意下,教坊司精心演练的舞蹈愣是被推到了后头,而是由哈蜜儿领着一群西域舞姬献上了一幕舞剧,演的却是一曲弯刀舞。数十个舞姬个个身着窄袖胡服,手持弯刀时而急旋时而骤停,寒光闪闪的弯刀不时展现出一道道优美弧度。在这极具异域风情的艳舞之中,大多数宾客都在那边频频交换眼色,面上皆是微笑。
大唐的剑器舞自然不比这些西域舞差,但齐集这么多人来表演弯刀舞确实难得,不过是图一个新鲜而已。因此,武后一面看一面笑着向三个儿子投去了赞赏的一眼。而此时此刻,李显却不满意地拉了一下李贤的袖子,低声问道:“六哥,你送的那份礼不会这么区区一场舞就算完了吧?”
“这不过是开胃小菜而已,你六哥是为了让哈蜜儿在父皇母后面前露一下脸!”李弘抢在李贤前头答了一句,面上尽是了然的笑容,“六弟,我没说错吧!”
李贤满脸无趣地耸了耸肩,却并没有出口反驳。看老爹老妈的态度,基本上哈蜜儿这一关算是过了,如此一来,以后他哪怕是真的要把人弄进门,大约也不会引来什么闲话。
他不露痕迹地望了一眼坐在不远处的噶尔钦陵,见其看得聚精会神,面上丝毫不见其它表情,遂收回了目光。而此时,只听场中乐声极变,众舞姬忽然抛下了手中的弯刀,各自取出了腰中早就备好的折扇,如同叠罗汉一般叠在了一起,然后唰地齐齐展开了那手中折扇,竟是统共七个字。
“祝皇后青春永驻!”
咳——
这下就是武后再能忍,也不禁一下子呛得连连咳嗽,然后嗔怒地瞪了儿子一眼。旁边而李治更是为之哈哈大笑,好容易止住笑声,他便对着李贤大摇其头:“人家都是说什么福如东海寿比南山讨巧,偏生你如此精怪,也不看看这是麟德殿大宴,仔细大家笑话!”
李贤笑呵呵地站了起来,对着众人团团行礼,这才不慌不忙地道:“这寿数长不若青春在,在儿臣和五哥七弟心目中,母后自然是青春永驻更好!这一曲歌舞已毕,儿臣还有礼物献上!”他一面说一面上前拿出了一个匣子,内侍接过转手献上,而李治武后一起好奇地打开之后,却被里头的物事弄得大吃一惊。
非金非玉,非宝非贵,竟是平平常常的四把梳子。
李贤却不理会众人或诧异或古怪的目光,很是坦然地解释道:“这第一把是黄杨木梳,世重黄杨,以其无火,其木紧腻,清热利湿解毒;第二把是牛角梳,清炎凉血,镇痛止痒,去垢而不沾,解痒而不痛;第三把是绿檀木梳,相传百毒不侵,万古不朽,其香沁神安脑;最后一把是桃木梳,祛邪避凶,除秽压正,一应奸邪尽皆退避!”
他一面说一面深深弯腰拜下:“头乃诸阳之首,医者早就有梳头百余下,熟寝至天明的说法。儿臣知母后最近身子不爽,特意亲自造图,制成了这四把梳子,本当镶金嵌玉求其名贵,但母后本是最求节俭之人,所以儿臣斗胆,便以此原物献上。”
区区四把梳子竟然多出了这么一堆名目!即使众臣中间就有博览群书知识渊博的,但面对李贤的巧舌如簧依旧不禁看呆了眼,更不用说那帮武将了。而李弘和李显在愣了好一会儿之后,同时朝自己的兄弟投去了羡慕的一睹。
原来,送礼不但是礼物轻重,这名头也如此重要!怪不得先前他们从李贤那里得到那样的暗示,敢情是这个缘故。
对于李贤这样头头是道的解释,李治不觉哑然失笑,而武后令阿芊收好礼物之后,却是喜笑颜开。她最近常常失眠,就是服用药物也不见多大效用,并不奢望这区区四把梳子能够起到怎样的大作用。最最重要的是儿子的一片心意,能够知道她这个当娘的如今睡不好而送上这些,无疑极为称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