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风月(624)
李祎代替萧嵩前往朔方镇守,而萧嵩要赶往河陇,自然不会单身而行,挑来拣去,他点名同行的人中,竟有一个是裴宁的兄长裴宽。这一日,杜士仪正好因为裴宁之事前去拜见,恰逢其会这消息送到裴家,裴宽在一愣之后便笑了笑说道:“我和萧大帅早年有过些情分,大约是他觉得我做事可靠,这才选了我为判官。三郎在东南判茶引司事,我又要出外,家中还有几个幼弟,就拜托杜十九郎你帮忙照顾照顾了。”
杜士仪和裴宽打过几次交道,知道其人虽则不畏权势,但也不是完全不知变通的人,兼且萧嵩既然是因为认识而重用裴宽,此行又不是一味为了打仗,更重要的是安定河陇,他也就没有多说什么,爽快地答应了裴宽所托。
随着匆匆从朔方赶回长安,又带着精挑细选的属官和从人前往陇右,长安城中总算是渐渐平静了下来。只不过,被这样的紧急事件一搅和,对于杜士仪那即将到来的婚礼,关注的人自然而然就少了许多。这一天傍晚,当杜士仪再次苦命地在中书省加班加点为了非本职工作赶工的时候,一个令史突然快步进来,将一份文书撂在了他的案头。
“杜补阙,固安公主上书请入觐,陛下已经允准。闻听公主因河陇战事,轻车简从一路策马疾行,已经过洛阳,不数日就要到长安了!”
听到这个消息,杜士仪登时心头大震,接过文书嗯了一声,等人一走,他方才大喜过望地攥紧拳头猛地敲在案头。
阿姊这是来入觐,还是特意要来参加他的婚礼?
当满心喜悦的他踏着满天星斗出了大明宫时,在宫门等候许久的赤毕快步迎了上前,笑吟吟地又说出了另一个好消息:“郎君,杨家小娘子已经到了!”
得知娇俏可爱的玉奴竟然也已经抵达了长安,杜士仪不禁轻拍额头笑道:“这还真是都赶在一块了!好,快些回家吧,为玉奴好好接风!”
第524章 师徒
“师傅!”
尽管分别只是一年有余,但当看到那个小小的人影一阵风似的扑了上来的时候,杜士仪不自觉地弯下腰去,将其高高抱了起来,打了个旋儿方才放下了地。见玉奴兴奋得满脸通红,他便笑着说道:“什么时候到的?一路上是否辛苦?用过晚饭了吗?”
这一连三个问题问得玉奴眉开眼笑。只不过,她更希望的是刚刚师傅不要那么快把她放下地。她规规矩矩行礼问了一声好,这才笑吟吟地说道:“是今天下午到的长安。一路上虽然是坐车,起初有些晕,但后来干脆就配双鞍跟着七兄一块骑马,这就不晕啦!一路上看山水风景,玉奴从来都没有这么高兴呢!至于晚饭……”她故意摸了摸自己的肚皮,可怜兮兮地说道,“师傅,我一直都等着你回来呢,这都前胸贴后背了。”
杜士仪被小丫头的搞怪逗得哈哈大笑:“你啊你啊!好好,是师傅回来晚了,那就这样,你陪师傅一块用夜宵!”
今日杜士仪在中书省留值,灶下早就预备了夜宵,此刻一得吩咐,等到杜士仪携了玉奴回房坐下,便立时有婢女端了铜锅上来,却是野鸡汤火锅。见玉奴看着旁边那些新鲜的菜蔬和新鲜的羊肉片,眼睛大亮,杜士仪不禁笑道:“晚上别吃太多,以免积食。赶明儿师傅再好好为你接风!”
“好!”
玉奴欢呼了一声,立刻先用大勺盛了一碗汤,却是恭恭敬敬地双手呈递到了杜士仪面前。杜士仪一愣之后,立刻含笑接过了,这时候,玉奴方才给自己又盛了,然后伸出筷子一股脑儿把一大堆各式菜蔬烫入了铜锅中,自己一面小口小口地喝汤,一面悄悄用眼睛偷觑杜士仪。被她这么看着,杜士仪终于忍不住问道:“玉奴,你在看什么呢?”
“都一年多了,我看看师傅可有什么变化。”玉奴用一碗热汤安抚了冷冰冰的肠胃,这会儿终于觉得浑身暖洋洋的,索性就脱了外头那件衣裳,只着了贴身小袄,细声慢气地说道,“阿姊们都说,我这一年多比从前长高了许多,日后还会一年变一个样子。要是师傅再不来接我,那日后再见兴许就会认不出我了。不过,一年不见,师傅没怎么变呢,看上去还白净了些,不过似乎瘦了!”
见小丫头又是端详又是品评,杜士仪被她的语气给逗乐了。用一旁干净的筷子又涮了些羊肉下去,继而捞起来一股脑儿往她面前碗中一放,他便无可奈何地说道:“好了,就别盯着我了,看你也没添上几两肉!对了,我刚刚都没来得及探问,此次送你上京的人是谁,你阿爷放心你就住在我这儿?”
“阿爷是不放心,正好二叔去雅州探望阿爷,所以正好二叔一路带我上长安。二叔今年要参加吏部冬选,下午送到之后得知师傅今天要当值,就先回去了。说是我们师徒重逢总有话要说,所以明天再来接我。不过,我想在师傅这儿多住几天嘛,师傅,你说好不好?”
那一声声的师傅,叫得杜士仪心都快化了,第一反应就是将来一定要让王容给自己先生个女儿,如此也就不用羡慕杨玄琰的好运气。不过,回过神的他暗自感慨送了玉奴过来的杨玄珪着实是知情识趣的人,否则知道玉奴到了京城,还得挑选个日子让人带其上门来给自己瞧瞧,那着实是太挂心了。话虽如此,他却没有轻易答应玉奴的请求。
“今天晚上留一宿没事,但多住几天却万万不行。这样,师傅明日派人对你二叔去说,送了你去陪你师娘住几天。”见玉奴先恼后喜,但嘴唇还是微微撅了起来,他只好轻声说道,“既然在长安,要过来还是可以随时过来,虽说你叫我一声师傅,但总不能让人说闲话。”
玉奴拨拉着碗里的羊肉片,有些意味不明地嗯了一声,可心不在焉吃了几口后,她突然抬起头又惊又喜地说道:“师傅,那我岂不是能帮师娘和你传信?师娘要是想对你说什么,可以告诉我,我再来告诉你!”
不过一年多不见,这小丫头怎么就知道这么多乱七八糟的事了?难不成是被杨玉瑶给带坏的?
杜士仪不无腹诽,即便他本来就有这样的打算,此时不得不正色说道:“想什么乱七八糟的,我是怕你师娘在家里寂寞,所以让你去好好陪陪她!好了,先吃东西再说话,刚刚还说饿得前胸贴后背,这会儿却话这么多!你在长安逗留这些日子,我怎么也得把你养胖一些,否则回头你阿爷该怪罪我苛待了你!”
在杜士仪的催促下,玉奴方才不情不愿闭上了嘴,可吃着吃着便再次好奇地打量杜士仪。这一次,她没出声,只是好奇地端详着杜士仪那熟悉的五官,心里却在想杨玉瑶对她说的话。
大姊已经嫁了人,这次二叔带着她和玉瑶一块上京,也是为了玉瑶出嫁的事情,这是她背地里偷听到的。可是,她在阿姊口中几乎没听到关于那位裴郎君的什么消息,倒是不停地听阿姊说起她这师傅如何年少有为,如何容貌俊雅,对她那师娘则是羡慕备至。
她还记得一次睡着的时候,隐约觉得有人在戳自己的脸,迷迷糊糊听到阿姊的念叨:“玉奴,你再大个五岁,一定能够把杜十九郎抢回来!”
杜士仪哪里知道小丫头的心里竟在转着这些乱七八糟的念头。他这些天加班加点着实消耗大了,差不多填饱了肚子,这才抬头看去,却发现玉奴不过吃了一丁点就放下筷子托着下巴坐在那儿出神。直到他用筷子轻轻敲了敲那铜锅,小家伙才一个激灵回过神来,看了他一眼便慌忙埋头扒拉菜蔬肉食,不一会儿就拍着肚皮苦着脸说道:“师傅,吃得太饱啦,陪我走几步消消食可好?”
等到过年,玉奴就整整十岁了。和当初见她时不过六岁多相比,如今的小丫头已经出落得楚楚可人,这眼巴巴哀求的样子,杜士仪着实无法拒绝。然而,这种日子大冷天出去散步,他着实怕小家伙冻出病来,直到玉奴反复坚持,他方才令人把她的衣服找来,不但给她又穿上了刚刚那件蜀锦外袍,又套上了一件厚实的氅衣,把人裹得和小粽子似的,又勒令她戴上手套和风帽,这才牵着她出了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