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风月(987)
宇文审立刻欠身应道:“杜师放心,我明白了。”
“嗯,第二件事。我虽可以让你以陇右解送回京应试,但你是长安人,京兆府解送又被称之为神州解送,若在其中,进士及第便十拿九稳。你再随我一年,明年初回京应万年县试以及京兆府试。”
杜士仪竟然气定神闲地说出让自己随其在陇右再从学一年的话来,宇文审品出了其中那不加掩饰的自信,立刻明白,杜士仪对此次牛仙童的巡边竟是早有预备应付裕如,当即心情一松眼睛一亮。他不假思索地起身长揖道:“先父当年便承蒙恩师相助良多,我这些年也受益匪浅,将来若有成就,全赖恩师所赐!”
“好了好了,不用多礼!”杜士仪连忙起身双手搀扶起了宇文审,在其臂膀上轻轻拍了拍,这才含笑说道,“我等着你重振宇文家名的那一天!”
不住鄯州都督府而选择驿馆,在牛仙童看来,自己这一招绝对在杜士仪意料之外。故而,带着众多随员完全占据了湟水城中的驿馆之后,他立刻着手恩威并济,三两下让驿丞和众多驿卒服服帖帖,随即就开始一个个地单独接见鄯州上下文武。可尽管他是口含天宪的钦使,大多数文武在他的百般暗示下,仍然全都对杜士仪称赞有加,不肯加以诋毁,这也让他心情很不好,第三日黄昏时,他甚至气得砸了手中瓷盅。
“还说不是杜氏陇右?如果不是他杜十九的一言堂,怎会上上下下众口一词全都说他的好话?蒙蔽君上,任人唯亲,真该死!”
邱武义赶紧让小宦官上来收拾了一地碎片,自己便来到牛仙童身侧,软言劝慰道:“钦使息怒,不是还有人指斥他的罪过?”
邱武义是牛仙童临行之前,宫中武惠妃让人推荐给他的,他本还担心此人想要借背后有人操控于他,可见其一直恭恭敬敬,只是出主意并不逾矩,也就放心了。然而,他想要借助朝中宫中的某种动向,既想把一贯对自己不冷不热的杜士仪拉下马,从而确立自己的权威,又想要从别处捞到一笔大好处,这种心思却连邱武义都不能让其知道。他又不是疯狗,当然知道该咬谁不该咬谁。
“那都是些不起眼的小喽啰,说得上重要人物的一个都没有!而且,说来说去,也只能拿他调了自己的妹夫崔俭玄任鄯城令,调了云州守捉副使南霁云任临洮军副将来说事。可这两桩都是朝中运作的,难不成我要因此去指斥政事堂那些相国们和杜十九勾结,于是沆瀣一气?”
“既是钦使担心那些指斥杜大帅的人身份地位都不够,何不去一趟河州?河州刺史兼陇右道采访处置使苗延嗣,可是杜十九的老对头了。他就任陇右之后,可是没少驳过杜十九的面子,这一点朝中都人尽皆知,在陇右更是让苗延嗣孤立无援。若是钦使能够许诺他,事成之后,换成让其节度陇右……”
“这个还用你说,我也早就想到了他!”牛仙童傲然冷笑了一声,但随即就阴恻恻地说道,“但杀手锏要用在最后,更何况,要奏杜十九不称职,我还得先找好称职的榜样,否则怎么说得过去?好了,你既然说到苗延嗣,那你就去预备一下,我们回头就去河州,见一见这位当年的令公四俊之首!”
打发走了喏喏连声的邱武义去河州,牛仙童这才叫来了自己一个真正的心腹,命其立刻前往河西送与牛仙客,又一再嘱咐务必隐匿行迹。
苗延嗣早已经是昨日黄花,与其对其许诺陇右节度的好处,还不如将这最大的甜头给另外一位圣眷正好的人物!牛仙客为河西节度已经多年了,倘若他许诺其能够兼知河西陇右二节度,与如今的朔方河东节度使信安王李祎平齐,牛仙客焉能不动心?杜士仪节度陇右两年,牛仙客近在紧挨着鄯州的凉州,说不定比别人还更多知道一点陇右内幕!当然,他也不是平白无故给人好处的,牛仙客节度河西这么多年,出手总不能小气了!
至于苗延嗣,牛仙客若能兼知河西陇右二节度,自然仍是坐镇凉州,这样苗延嗣若能兼鄯州刺史,陇右地块也就能横着走,当然不会吃亏!这样他可以一个人情变成两个,所得自然也是邱武义那主意的两倍!当然,为了达成这个目的,苗延嗣得先上他这条船,助他干一件大事才行!
想到这里,他便沉声吩咐道:“让萧三郎来见我!”
关键时刻,就得看那个自称对河陇了若指掌的家伙是否能如吹嘘那般,设计得天衣无缝了!
第813章 声东击西
这些年来,大唐在出使番邦的队伍里派宦官已经成了家常便饭,然而,巡视边镇竟然只委派一个宦官为首,这却还是开天辟地第一次。牛仙童的到来,让两年多以来基本上安定祥和的鄯州一时波诡云谲,进出鄯州都督府的人,上至文武官员,下至小吏杂役,全都多了几分小心,连说话的声音都压低了几分。尽管杜士仪在牛仙童面前看似隐忍得很,但镇羌斋那边偶尔也有消息传出来,道是这位陇右节帅的心情很不好。
这种时分,心情很好那才有鬼了!牛仙童刚进湟水城,不是还当面给了杜士仪一个下马威?若非掌书记王昌龄义正词严立刻驳了回去,只怕那位钦使的态度还要更嚣张!
“阿爷,阿爷!”
“段伯父!”
正心事重重往镇羌斋走的段行琛突然听到这两个声音,回头一瞧,方才发现是段秀实和杜广元并肩回来了。两年过去,他这个幼子已经蹿高了不少,而杜广元亦是正在长个子的年纪,虽然比年纪大许多的段秀实看上去矮了一个头还多,但却英挺更多于文秀。身为杜士仪的长子,王容又素来重视其的功课,可杜广元还是不可避免地有些重武轻文,经史固然马马虎虎读两遍就能诵念,可诗赋之才却连个影子都没有,如今却已经能够骑马拉小木弓射中靶子了!
“小郎君回来了。”段行琛只是向自己的儿子微微颔首,就对杜广元问道,“这次陇右精英堂放月假,怎不见崔家二位小郎君?”
“姑姑和姑父想他们了,早早派人来接。”杜广元赶紧解释了一句,这才上前一步拉住了段行琛的袖子,不安地问道,“段伯父,听说长安来了一位钦使,要找阿爷的茬?”
这话却问得异常直接,以至于后进来的王胜王肜以及杜明瑱杜明瑜兄弟都露出了汗颜的表情。他们的年纪都比杜广元要大,既然被长辈觉得比同龄人优秀,自然而然也就学了些小大人似的城府。故而此刻四个人面面相觑了一下,正要上前去想办法阻止时,却只见段秀实突然伸手按住了杜广元的肩膀。
“广元,大庭广众之下,你这么说这么问,让人听见不好。”
杜广元连着几天在精英堂听到了太多的窃窃私语,心里早已憋了一肚子的气。他本待反驳段秀实,可见段行琛的脸色疲惫而又苍老,段秀实又一个劲对自己摇头,再看看不远处那些小吏都在回避自己的视线,而王胜他们四个也都赶了上前,替他遮挡住了那些窥探的目光,他顿时垂头丧气了起来。等辞别了其他同学,回到了母亲的寝堂,他耷拉着脑袋行过礼后就一屁股坐了下来,甚至连妹妹杜仙蕙跑过来也没搭理。
“阿兄,阿兄怎么了?”
“广元,怎么不理妹妹?”
“心里不痛快!”瓮声瓮气答了一句,杜广元这才突然意识到,问话的不是母亲,而是父亲。他噌的一下弹了起来,快步冲到父亲身前,连珠炮似的问道:“阿爷,阿爷,到底是怎么回事?那个牛仙童真的是来找茬的?他想找阿爷的罪过和错处,把你拉下马对不对?阿爷你不是陇右节度吗,为什么要搭理这种家伙?精英堂的有些学生私底下说话时,仿佛阿爷就要被革职被贬黜似的,要不是秀实,我险些骂他们一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