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地小厨娘(24)
担担面麻辣开胃、烂肉豇豆酱香扑鼻、拍黄瓜碧绿清爽、陈醋花生圆润饱满、丝瓜蘑菇肉片儿汤清淡鲜香。
一桌子有荤有素、有肉有汤,辣椒鲜红、肉酱焦黄、黄瓜丝瓜青绿,光是看着,就令人食指大动。
裴屹舟从外面回来,见到的,便是这样一桌子家常菜,热热闹闹、活色生香,满满是烟火气。他心里一阵熨帖,好似冬日初阳暖暖地照着——这是他在侯府冷冰冰的宅子里,从来体会不到的。
他见只有裴灵萱一人厨房里跑过来,知道冬青要推晓珠,要慢点儿,便问:“秦嬷嬷呢?”
“嬷嬷说身子不爽利,晚些再吃,先在屋里睡会儿。”
裴灵萱爬上椅子坐定,“虎视眈眈”地紧盯着桌子上的菜,虽回答着哥哥的话,眼睛却不转一瞬。
她身旁的小跟班儿儒平,也是一样。
——两只饕餮转世的活宝。
裴屹舟勾了勾唇角,也撩开袍子坐下,却不动筷,让两只饕餮先吃。这时,轮子滚在青石板上的滚滚声响起,冬青推着晓珠出来了。
冬青喜滋滋的,应当也是习惯了不分大人下人一起吃饭,坐在儒平旁边,端起一碗面就哧溜哧溜地开吃。
晓珠的轮椅离桌子稍远了些,够不着面碗。但她十分紧张得很,手脚都不知该放在哪里,更不敢当着那人的面开口说什么,只好垂着头搅着自己的衣角。
正在心慌意乱之间,一碗面被端到她的面前,筷子也放好了。甚至桌子上那些菜,也被不动神色地往她这边移了移。
晓珠吓了一跳,抬起眸子,正对上一对清明无俦的眼睛。威严冷肃不见了,她曾经见过的纠结、痛苦也没有,只有些单纯的、善意的爱怜。便像是小时候在沈府,大公子还不认识她时,花匠的儿子阿章对她的那样。
“晓珠别动,你头上有只虫子,我帮你捉了。”
“晓珠,爹爹买的枣泥糕,我给你留了一块,你尝尝。”
时时刻刻、字字句句,都是关心与爱护。那时晓珠虽还小,却也体味得出阿章喜欢她。更有,王大娘也觉得阿章忠厚老实,为人很是不错,心下也有撮合他俩的意思。
甚至有一次,小少年和小姑娘一起扫院子,阿章忽然说:“晓珠,你嫁给我吧,我会好好照顾你的。”
小姑娘脸都羞红了,扔了扫帚捂着脸就跑了。
这都是好些年前的事儿了,想起来记忆都有些模糊了。忽然有一天,不知怎的,阿章一家人全被辞了。一卷风似的,连个告别都来不及,一家人连夜就没了影儿……
从那以后,除了王大娘,再也没有人像阿章哥哥那样,总在不经意的小处给她许多温柔。哪里想得到,今天这样对她的,是这个身负凶名的人……
晓珠朱唇轻启,却什么也没说出来,轻轻咬住了唇。她端起碗,埋着头,一根一根地默默吃着面条。
桌子上,灵萱和儒平吵吵嚷嚷的,为抢菜打得火热。冬青讲着这些菜的做法,嘿嘿直笑。裴屹舟也间或说一两句话。只有晓珠心情复杂,默默的,既不说话,也不去夹菜,就像不存在似的。
晓珠碗里的面,还没吃两根,忽听得有人站了起来。
裴屹舟道:“我忽然想起来,还有些公事要处理,就去房里吃吧。冬青,把我的面碗端上,一同进来。”
冬青跟着裴屹舟走了。
灵萱与儒平两个对视一眼,一下明白了彼此的意思,“欧耶”的欢呼就差喊出声了。——少了冬青,桌子上的菜,几乎可以说全是他俩的了。
晓珠更是大大松了一口气,在灵萱与儒平争夺烂肉豇豆时,也伸出了自己的勺子,笑盈盈道:“我也要吃呢。”
*
屋子里,冬青等了半天,也不见大人做甚公事,不过也是坐在那里吃面——什么菜也没有,比外面还寒酸些。
裴屹舟吃完一碗面,全身上下麻麻酥酥的,这里面又放了竹叶花椒,他很喜欢。他将碗递给冬青:“厨房还有吗?再给我下一碗来。”
冬青正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还是依言接过碗,却在看见裴屹舟的手的时候“啊”了一声。
“大人,你的手怎么了?”
他的双手有些红,似乎是被磨破了皮。
“哦,没什么。”裴屹舟淡淡道,“木匠做的轮椅,扶手有些糙,我用砂子磨了磨。”
冬青心头“咯噔”一声,暗暗想:今儿个大人推轮椅来,我就觉着不对,他哪里为一个姑娘做过这些事儿!果然!
他却知裴屹舟不喜人多言,强自忍耐住了,重去厨房下了碗面。浇头都是晓珠做好了的,他只要将面煮熟捞起就成了。
裴屹舟又吃了一碗面,却还是什么公事儿也没办。冬青不解:“大人要吃面,干吗不在外面院子吃,躲在屋子里作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