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红秋的六十年代日常(152)+番外
林红秋一边看着伯娘给孩子做的东西,一边问:“伯娘,二哥对象处得怎么样了,能定下来吗?”
“就那样吧,一时半会定不下来,那姑娘还在上学呢,是个大学生。”常伯娘语气里带着无奈,她家老二两年之内是别想结婚了。
林红秋笑了笑:“二哥还挺厉害的。”常载舟还挺能耐,找个大学生对象,人家上学呢,一时半会儿肯定结不了婚,常伯娘有的等了。
“那我小哥呢?”常载阳,常伯娘的小儿子,今年刚好大学毕业。
“你小哥毕业留在京城了,一年也回不来几次,还有你大哥也不让人省心,结婚好几年了,孩子也不生,我是指望不上他们了。”她都退休了,孙子的影儿却还没见着呢。而且三个儿子一个比一个不着急,她催也没用。
林红秋呵呵笑,常伯娘想抱孙子了。这也是人之常情,跟伯娘同龄的人家孙子都十多岁了,伯娘还一个没有呢,能不羡慕吗。
娘俩聊着天,顺便把孩子的东西整理一下,洗干净晒干装在一个兜子里,用的时候方便找。
弄完孩子的东西,林红秋就开始给于父做鞋了。
H省那边冬天特别冷,她给于父做两双厚棉鞋,再多做几双鞋垫,毛衣裤也织了一身新的,她其实还想做棉衣的,可她手笨,做的不合身,只能给于少林穿,于父的她找人给做的。提前把一家人的冬衣给弄好,不然过些日子她生孩子做坐月子的,没时间做了。
看她做这些,常伯娘就问道:“你爸在那边挺好的吧?有人照顾吗?”
“挺好的,于少林的一个师兄跟着照顾呢。”林红秋也是后来才知道的,于少林的二师兄其实是他母亲娘家老仆人之子。
当年于少林不到两岁母亲就牺牲了,于父要四处打仗,照顾不了孩子,而且他身边危险多跟于家又断了关系,所以没办法就把孩子托付给了忠仆带着上了山。
可是没几年老仆人就病死了,于少林就由二师兄照顾。
两人在山上吃了很多苦。二师兄当时也不过十几岁的孩子,世间有冷暖,没有大人在身边,再如何聪明伶俐也免不了被人欺压打骂的,所以于少林不是生来就冷漠对谁都不关心的性格。他经历了太多不好的事,性格才会变成现在这样。而且他跟他二师兄的感情很深,说是生死之交不为过。
“你爸有人照顾就好,他也四十多岁了,可得注意身体,这些年他可不容易。”能坚持二十年不续娶,于青安守的不轻松。
不说于家如何,就是他身边有多少如花似玉的姑娘,倒追他,主动往他身上扑,他一个都不为所动,可真是个长情的。
对于父的个人问题,林红秋不发表意见,续娶不续娶,都不是她能说的。于少林也从来不提这个,估计也是不想管。再说去年他们结婚时,老爷子提了不是也没用,于父不想再娶谁能逼他。
常伯娘来了没多久,天气渐渐转冷。楼里开始供暖了。
林红秋的预产期一天天临近,她还在坚持上班,不过她跟厂里申请过,下周就开始休产假,已经批准了。
这几天她把手头上的工作整理好,转交给葛莲香跟孙大姐,她不在就由她们分摊她现在的工作。
下班走出办公室,于少林已经过来了。他每天都过来接她。
于少林推着自行车,见到她就问:“今天怎么样?孩子闹你了吗?”
“还行,他中午时踢了我几次,估计在里面呆烦了,想要出来了。”孩子每天都在她肚子里折腾几回。
林红秋双手护着肚子,也不坐车,跟在于少林身边走着。
于少林单手推车,另一手扶着她,这阵子还没下雪,路面不滑,稍微护着她些就行。
他们走回家也没花多长时间。
“回来啦,小秋累了吧,先坐下歇歇,伯娘给你做的玉米碴粥,放了不少小红豆,盛出来凉着一会儿就能吃了。”
林红秋嗯嗯点头,一听有想吃玉米碴子粥,就忍不住流口水了。她早上说的,伯娘下午就给她做了,真好。
也不怎么回事儿,最近她总是馋这些粗粮做的东西。
粥煮的很软烂,就着咸菜林红秋吃了两碗,直到胃发顶了才放下筷子。
于少林陪着她吃完饭就去上班了。
常伯娘收拾完碗筷,洗了个苹果切成小块拿碗装了端出来。
结果苹果还没吃完,林红秋肚子就有点儿疼了:“伯娘,我是要生了吧?”
“先等等看,要一直疼就是要生了。”但她看着不像,可能是孩子在闹腾。
林红秋抱着肚子在靠在沙发椅上,没过几分钟肚子就不疼了。
“不疼了吧?那先不用去医院,不过也快了,你这预产期到了。”常伯娘算着日子顶多三五天的,小秋就该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