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之懋嫔的升级路(198)
朕的四儿子和五儿子平时的举动算得上是孝心可嘉,对朕不错,朕高兴,那就封个亲王当当#欣慰jpg.#
老六这才当贝勒没几年,先拉上来当个郡王看看,咳,就算是老六上朝廷不干活,但他逗得朕可开心了#逐渐理直气壮jpg.#
至于七儿子,前面几位兄长都封爵位了,厚此薄彼不太好,就赐个贝勒当当吧,朕真是个不错的皇阿玛#骄傲jpg.#
诸如这般的小心思,真的是非常常见了。
宋婉晴不由得想起前阵子她刚当上皇贵妃时,还忙的团团转,皇上特地派来苏培盛暗戳戳的说道:爱妃啊,朕感觉到你近来送来的药膳稍微淡了一些,朕知道你忙,可以后不得这样敷衍了。
简直就像是暗暗受了委屈的人,可受了委屈这话与皇帝一词联系起来真真是让人惊悚了,但与雍正联系起来,呵,她还觉得挺合适的。
皇上也变得幼稚了,能说是闷骚的本性暴露出来吗?
刚开始与皇上接触的时候,皇上还是一个光头阿哥,偶尔还能显露几分暗戳戳的小心思,到后面就隐藏起来,不露声色,后面当了皇帝也是如此,只是近些年皇后逝世,皇上待她似乎又回到了从前的模样。
好似真正信得过她,把她当成亲人一般。
宋婉晴微微叹了一声,尽管她不知道皇上心里真正的想法,但也清楚她与皇上的关系与其他妃嫔到底是不同的,皇上待她少说都有几分真心。
以真心换真心,皇上待她如何,她就待皇上如何,在这之前虽然做够了表面样子,但皇上似乎是能察觉到不同,对她态度不温不火的。
如今在彼此年华不复的时候,他们倒是有了更多时间贴近对方,不得不让人唏嘘皇上早些年干什么去了。
人的一生就这么短,她还是挺希望来场甜甜的“恋爱”的,好歹让她试试被人宠着是什么滋味,就算这是古代,也不妨碍她甜完之后继续清醒,能清醒几十年,她不相信自己以前没有那一点把控能力。
可惜皇上年轻时没这份心思,她年轻时更是清醒的要命,两人身份更是天差地远,或者说,她以前要是像现在这个心境,恐怕都走不到现在的地位了,现在的温情不过是掩饰了早些年的不易。
话题扯远了......
前头说到钟粹宫换了一批新的瓷器,宋婉晴立马就让静妃用自己的俸禄补上,并且还罚了好长一串的宫规。
就算是在钟粹宫,也不能让静妃像是在自己的天地一般肆意妄为,这是在后宫,伊氏还在妃位,她就算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都抵不过静妃自个儿不省心。
二阿哥就算是还处在郡王位如何,就算是丢脸到和比自己小许多岁的六弟同等爵位又如何,她这个当下最大的得益人都没有嘲笑她,静妃也用不着恼羞成怒。
咳,虽然后宫这几天传来的小道消息着实是多了一些。
像是安妃得意自己的五阿哥当了亲王,裕妃默默在宫里摆了一桌宴席。
但这种事情能怨得了别人吗?还不是静妃自己惹的祸,纵容儿子宠妾灭妻,孙子都没保下几个,就眼巴巴看上高官之女,也不想想高氏至今都没怀上,儿子后院的侍妾是怀了又流流了又怀。
京城里已经流传二阿哥只有女儿缘的八卦了。
真不知道静妃和二阿哥怎么想的。
......
年底,正是她寿辰日将近时。
摄六宫事皇贵妃的寿辰日也可称为千秋节。
既然说到是千秋节了,自然是少不了一番热闹,不过宋婉晴并不打算十分热闹的举办寿宴。
她只打算在承乾宫简简单单的过了就是,在外面还得应付一众妃嫔,哪有自己过活开心。
况且皇后与皇贵妃仅一阶之隔,地位却天差地别,所谓名正言顺和副后的区别。前者名正言顺昭告天下为大清国母,后者还差了一点意思,跟千秋节一词搭配起来总觉得有些不得劲。
举办千秋节寿宴有种不上不下的感觉,规模大了,背后自然有人说道,规模小了,别人也照样说,前者肯定说她不过是一个妾室,还想与皇后娘娘比拟,后者也肯定说道她的出身果然上不得台面,太小家子气。
与其烦恼这个,还不若从根源解决--就是不举办千秋节寿宴。
宋婉晴还亲自命令小厨房的厨子按照她的想法来做出大蛋糕,生日嘛,就是要吃好喝好玩好,特别是在看到一众妃嫔赶到承乾宫却灰溜溜离去的时候,她心情就有一种说不出的悠闲。
她老早就说过这次不用妃嫔给她庆贺,非要有人自作主张过来想看热闹,那就是想扰了她的清静自在,她连皇上那儿都只是说道一声,怎么可能还会应付这些人,当然该收的礼早就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