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之四爷的咸鱼格格(143)+番外
终归还是怨的。
明明是入夏的季节,在这昔日的亲王府里,却只感到了深秋的寒凉。
四爷要走了。
“替我跟他说一声对不起。”
“这么多年,一直没能亲口对他说出这些话,但请你一定要告诉他,他一直是最好的太子殿下,也是我最好的弟弟。”
“我把一切都搞砸了。”
他落了泪,“是我失言毁诺,如今也得了苦果。”
当年是他承诺要永远当太子的剑刃,君为圣主,臣为肱股,一起治理好这天下。但时过境迁,他在康熙的刻意纵容与引导下忘了昔日的誓言,生了妄念,与太子针锋相对。
后悔也来不及了,大错已铸成,他再难回头。
“德嘉皇贵妃病逝的时候皇阿玛很难过,如今又有我们几个不省心的,怕是更难过了,你多陪着皇阿玛一些,也算替我们几个尽了孝心。”
大阿哥不再纠结于过往,开始叮嘱起四爷来。
四爷颔首,不再停留。
大阿哥目送四爷离去。
他能做的都做了,后面的,就看造化了。
奈何骄阳不照他。
第72章 意动 ·
大阿哥和太子都倒了, 三爷却没有得到想象中的结果,康熙并没有像三爷希望的那样开始重用他,反而不动声色的让三爷远离了朝堂。
康熙本人精通律历之学, 指出了古代历法需要与时渐进,为了更好的寓教于民,便命三爷率领庶吉士何国宗等人编修律吕、算法等书籍, 还在畅春园蒙养斋立馆,征求通晓乐律者, 都是为了可以更好的修撰新的律历。
既然爱书墨,就单纯的当个文人吧,否则再这么作死下去, 迟早没兄弟。
三爷解决了, 八爷就显出来了。
八爷在内务府干了这么多年,那可真是八面玲珑, 赢得了众多宗室皇亲和朝廷大臣的夸赞与支持。毕竟谁会不喜欢一个永远可以满足你各种条件的合作伙伴呢?你提的意见他也会认真听取, 待人又诚恳,多么好的一位上司啊。
当臣子的,还是喜欢听他们话的皇帝啊, 前朝的内阁首辅才是他们的追求啊。
于是八爷就有了“八贤王”的美名, 与之相对的是四爷的“活阎罗”。
查账就查账,你扯什么刑部啊?!因为查账牵连出的一系列违法犯罪行为,都被四爷顺手塞进了刑部大牢。康熙实行仁政,于是对一些事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但四爷是个眼里不容沙子的人, 被查到只能自求多福。
康熙不管是不管, 但有人被查出来了,他可不会心慈, 老四愿意做这种吃力不讨好的事,他当阿玛的能不支持总比老八拿着他的钱去讨好那帮见风使舵的墙头草来的好吧真是想起来就心梗,内务府内务府,是他这个当皇帝的内务府啊!你把钱给外人是怎么回事?八贤王八贤王,可不贤吗?拿钱赚出来的名声,自己得了钱谁还不会夸几句了?动动嘴皮子的事,他们永远不嫌多。
还有老四,好不容易这个胳膊肘不往外拐了,但真的是太过冷酷无情了些,一切都按律法来,谁求情都没用,得了那么个名声,着实不冤。
这两个人怎么就不能中和一下一个没有原则,一个太有原则。
糟心!
还是他的太子好啊,进退有度,可惜被他搞没了。
康熙眉头皱得死紧,他只不过刚提了一句立储之事,阿灵阿、鄂伦岱、王鸿绪等诸大臣就都上折请立皇八子胤禩,是他小瞧了老八啊。
八贤王,还真不是虚名。
“老八如今二十有六了吧?府里只有个张氏有了身孕”他问梁九功。
梁九功帮着润色了些,“是二十有六了,但除了张氏,还有位毛氏刚被查出身孕,八爷也算双喜临门。”
康熙冷哼,“成亲这么多年,如今却只有两个没出生的孩子,真是出息了。朕记得马齐有个女儿,年岁也正好,就指给老八做个侧福晋吧。”
他似是随口一说,“老八的孩子还是太少了些。”
梁九功躬身行礼,“奴才遵旨。”
一个子嗣都没有的皇子,哪里来的底气觊觎储位呢?
赐婚旨意一出,八爷党瞬间偃旗息鼓。他们逼着康熙立储,不就是为了江山考虑吗?但储君无后,这就尴尬了,他们自己就立不住跟脚。只盼着八爷的两个格格争气点儿,一举得男,他们才有底气去争啊!
他们只是想要一个听话的皇帝而已,怎么就这么难呢
而自打八爷有了侧福晋,八福晋是见天儿的往乌拉那拉氏这里跑。八福晋不敢对康熙的旨意有意见,只能找乌拉那拉氏哭诉,她性子霸道,妯娌里也就一个乌拉那拉氏关系还过得去,因此才有了这出。
乌拉那拉氏送走了哭啼的八福晋,身子一歪倒在了迎枕上,心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