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应该了解您母亲的性格,她并不是苛刻的人,但是为了保护您,保住大昌的江山,她不得不多加思量。您若执意让江东王进京,我们自然不会阻扰,但正如太后所言,藩王入京并不像寻常人家亲戚间的走动那么简单。您给我们时间准备一下,好吗?”
朱启润妥协,缓缓地点了点头。这是目前,他能争取到最好的结果。至少,别人不会觉得自己这个皇帝一无是处。
红丹立刻笑道:“皇上圣明。”
上官芷兰觉得母子俩分开住以后,心也不像从前那样紧紧地连在一起了。孩子大了,开始有自己的想法,总是不由娘。有时候认为对他好,他反而觉得是限制了他。
“母后,我想出宫。”朱启润忽然说道。
“出宫?”上官芷兰疑惑,“皇上为何突然要出宫?”
“刚刚太傅说了,朕要学习民生。光在宫里,怎么能学到?所以朕要出宫,微服私访!”
上官芷兰实在跟不上这孩子跳脱的想法,只觉得几日不见,似乎越来越不了解他了。她怕此时出言阻扰,再次惹得他不快,便求救似地望向梅令臣。
这个下意识的动作看在朱启润的眼里,却有了别的意味。他的眼底笼罩上一层淡淡的阴霾,只不过转瞬即逝。
梅令臣想了想道:“皇上想出宫可以,不过要先跟臣回家,待臣换身轻便的衣裳,再带皇上去体察民情。皇上还要答应臣,凡事听从臣的安排,可以吗?”
“母后让我出去,我就听你的。”朱启润朗声说道。
上官芷兰叹了口气,“那就拜托文若了。”
朱启润终于露出孩子般天真的笑容,当即就吵着回乾清宫换衣裳。等他走了,梅令臣才对忧心忡忡的上官芷兰说:“太后放心,天黑之前,臣必定会将皇上平安送回。在此期间,太后可以好好查查皇上身边,究竟是谁在出谋划策。不用着急处置,心中有数即可。”
上官芷兰跟他目光相对,立刻就读懂了他的意思,点了点头。若是换做旁人,她肯定无法安心把皇帝交托。但梅令臣做事向来稳妥,身边又高手如云,定能护得皇上周全。她只觉得头重脚轻,到底彻夜未眠,终究是体力不支,便说道:“你去吧。”
第九十五章
朱启润有记忆以来, 出宫的次数用五根手指头都能数得过来,而且都是跟上官芷兰回上官家。但外祖父并不怎么喜欢他,上官家家风很严, 吃饭的时候都不能说话,他一点都感觉不到快乐。
这次出宫, 他身边就跟了个上官芷兰指定的内监, 名叫开全。开全今年不过弱冠之年, 是个内向寡言的男子,十分稳重。他自小就在宫中,上官芷兰为静妃时, 曾与他有几分缘分, 如今便派了他守在朱启润的身边。
朱启润坐在轿子里, 异常兴奋,叽叽喳喳的说个不停。轿子外的开全便应了两句。
到了梅府, 朱启润下轿子,望着门庭皱眉道:“太傅的府邸大是大, 可未免破败了些。他没银子修缮吗?”
开全跟在他身边小声道:“这是成宗时期, 梅正禹首辅留下的府邸。梅阁老拿回来之后, 忙于政务, 想必还没时间修缮。”
朱启润“哦”了一声, 这时, 梅令臣从旁边的轿子上下来,带着朱启润进入府邸。严伯看到梅令臣回来, 本是要禀报府中的事务,看他带了一个少年回来,心想怎么苏家少爷刚走,又来了一个。
梅令臣对严伯说:“这是皇上。”
严伯吓得立刻要行礼, 朱启润说:“朕是微服出宫,不用多礼。太傅,你先去换衣裳,朕在你这府里到处逛逛。”
梅令臣随即吩咐严伯带路,朱启润便跟着他走了。他们走到花园之中,看见苏云清正指挥着下人收拾杂草,还把几棵歪脖子树给砍了。
梅府久违修缮,连花园都破破烂烂的。之前苏云清是无心整饬,如今空闲下来,自然要把它收拾得像模像样,否则一国首辅的府邸,实在是拿不出手。梅令臣没工夫管这些,自然由她这个主母代劳。
她正热火朝天地干着,身后忽然响起一个声音,“你们在干什么?”
苏云清回头,看见一个少年走来,他生得十分俊朗,却故意摆出一种不符合年龄的姿态。苏云清想起在甘泉宫跟他有一面之缘,那时候他似乎很嫌弃自己,拉着梅令臣急急走了。
她刚想行礼,少年却说:“我问你话呢。怎么不回答?”
他没有自称“朕”,又穿着便服。苏云清便顺着他的话说:“我在整理花园。你是谁?怎么随便在别人家的花园里瞎逛。”
她没有用谦称。
站在朱启润身后的严伯欲开口,苏云清对他点了点头,示意知道这个少年的身份,不至于失了分寸,严伯这才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