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问归途(34)
“柳儿。我好心悦你。”
不知怎的,家妹听到这句“柳儿”的时候,心尖儿一颤,脑中一片酥麻,竟有些不知自己究竟身处何地了。双目里,就只看得到赵正的笑颜。
他确实长得很好看,跟村里的其他男人都不一样,身材没有他们壮实,却也绝不单薄。这人不笑就还好,一笑就难怪村里其他姑娘老爱过来串门。
再后来,家妹晓得了赵正跟人打架的真正原因。原来是,那几个人在拿自己的身体开下流玩笑的时候,被在树上歇息的赵正给听到了,于是双方就打了起来。
时光荏苒,不知不觉家妹跟赵正已经相处了两个年头了,两人互诉衷肠也有了差不多一年半的时间,感情基本定下了。
“你当真要走?”
从头到脚,换了一身新衣裳的家妹,目光扫过赵正身后的那一队卫兵。
家妹并不清楚这群人的来历,只知道这些人是过来要将赵正带走的。
赵正这段时间工做得不错,也不知道他是怎么办到的,一天只用做工半日,就可以赚到别人接近一周的钱。
有赵正的工钱补贴,家里生活环境好了不少,人人都不必等到过年就换上了新衣,明明日子这样平常过就好了,可总有东西要将它打破。
赵正把手上的包袱递给身后的黎平,腾出手来抱住家妹。
赵正下巴轻轻抵在家妹头发上,他轻声道:“你不是好奇,为什么我跟黎平明明是一个姓,但我却总是使唤他吗?”
“因为你们根本不是亲兄弟。”家妹抬头望进他的眼睛。
“嗯。”赵正说,“我原本是姓赵的。”
家妹闻言瞪大了眼睛,“赵姓是国姓啊……难道你是……”
“是,我是。我是大令储君,怀元帝是我的亲生父亲。”
“那你为什么……难道?”
家妹不必说全,赵正都懂。他笑道,“不是什么你想的了不起的宫斗戏码啦,我是自己跑出宫的,就是因为贪玩儿而已。”
赵正又一次抱紧了家妹:“等我,我很快就会回来的。你不是说,不喜欢仆人比主子低上一等吗?那我改变给你看,好不好?”
听到这话,她还能说什么呢。只能反手回抱住他,说一声:“好。”
赵正上了船,回望河岸边的自家妹妹。
还是那么好看,一如初见。
于是赵正笑了,这一次,言语里不再是讽刺。
“柳儿,你不丑啊。脸这么好看,别露出来给人看。”他说。
“为什么好看也不让露?”
他还是笑:“因为我会呷醋。”
后来,再后来家妹也不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
反正听说新上任的皇帝和顺礼孝,为人亲厚,并且治国有方。他改国号为赵,立帝号为赵,大赦天下,曰普天之下皆为赵土,普天之人皆可为赵姓。
好像有什么东西发生了变化,又好像什么都没变。
百姓的生活是变好了,再也没有旱灾饥饿侵扰,但仆人们的生活却没有任何变化。不过家妹知道,他尽力了。
只是七年时间就做到这种程度,他绝对称得上一句“千古一帝”。
就算他不是,那也是家妹心中最强的帝王。
一日,家妹只身在院子里编草筐,因为父亲过世了,所以现在家里就只有家妹一个人在编。
门口的鸡鸭不知道为何,突然开始惊叫,家妹连忙用手擦了一下脑门上被晒出来的汗,之前没注意,这汗现在已经滑到眼皮上了,遮挡了视线。
把汗擦掉,家妹抬头望向鸡鸭的方向,那导致鸡鸭惊叫的罪魁祸首却已经走到了身边。
一声久违的“柳儿”传入耳中,家妹眼圈泛红,泪落了下来。
原来老人们说的对,有时候年少的奇遇,也能变成陪伴自己一生的情感。
黎正和柳儿,这年少而起的情感,一直延续至今都没有丝毫改变。
并且未来百年,也将会一直如此。
第23章 连翘啊连翘
杨夫人后边又说了些什么,康玉没有听清,直到夫人再一次强调,康玉才终于从刚刚的故事中回过神来。
“姑娘,我送你的连翘枝呢?你该不是在毫不知情的情况下,把连翘花枝送给另外那位姑娘了吧?”
没时间计较杨夫人口中的那位姑娘,实际要比杨夫人年长了不知道多少轮,康玉声音有些颤抖地问道:“送了,怎么了吗?”
“姑娘啊,传说连翘放在枕边,是可以梦见未来心上人的相貌的。所以它也用来表达倾慕之意,作告白之用。你把它送出去,就是在跟人示爱呀。”杨夫人一时竟不知道该如何去形容,康玉的这一举措。
“咦?”康玉惊诧地捂住脸,手掌感受到脸上突然腾起的烫热,心中羞愧至极,简直不敢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