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直女穿进生子文(快穿)(47)

作者: 腰果鸡丁儿 阅读记录

周盐有些恍惚:“下官明白——”

易申又道:“既然你明白,那就莫怪本宫了。”

周盐:??

他还想再说什么,只觉得眼前一黑,然后便失去了知觉。

易申拎着周盐的衣襟,不让他倒在地上,随便往旁边椅子上一扔,高声叫道:“来人,备马!诛辅王,清君侧!”

她带的亲兵与五千漠北卫的士兵,全部经过与北夷人的一战,亲眼看过她奋勇杀敌的英姿。

而此时,他们也都知道了安兴帝莫名下旨,责令公主入京谢罪的旨意,个个悲愤莫名。

封建时代的臣民,通常对于君主有一种与生俱来的敬畏。皇帝做了错事,那必定不是皇帝的错,而是别人的错。

现在他们又非常肯定公主没有错,那么错的,就必然是皇帝身边的人。

皇帝身边有谁会忌惮公主?

他们开始没什么头绪,但是当易申喊出“诛辅王”的口号时,所有人恍然大悟。

——竟然是他!!

——原来是他!!

安兴帝迟迟没有皇子,不仅是朝中大臣人心涌动,百姓之中也偶有议论。谁做皇帝,他们不太在意,但是皇帝家的八卦,说出来总要比隔壁村老光棍的八卦更吸引人一些。

——皇帝没有儿子,那个什么王爷要做皇帝了!

——皇帝生不出儿子,因为那个什么王爷把他的儿子都害死了!

谣言总是在传播之中变得畸形而扭曲。在没有其他娱乐项目的情况下,谈论一些匪夷所思的流言,时常能给人莫大的满足感。

漠北边军在卫所的统领之下,其中的头领,平时也是对这些流言添油加醋说一嘴的人。

“诛辅王,清君侧!”数千人念着这个口号,浩浩荡荡地往京城去了。

只是过了漠西城关之后,几名千户先觉得不对了。

清君侧是件危险的事,只有五千多人,确实不太够。但是有没有人能告诉他们,为什么进漠西城关后,这队伍莫名其妙地壮大了数倍?

他们私下里去问,便得知这些人有的来自漠西卫,有的来自更远的岭西和江南。

来自长宁三卫的几个千户率先热血沸腾起来——他们数月前跟随易申出京,当时只以为自己是去游山玩水,哪知道会有这种机缘?江南数卫的人马都被调遣,这说明什么?说明公主早就有所准备!

想想这次勤王的——诛辅王。

再想想安兴帝到现在也只有两个公主,二公主还是个小团团。

这说明什么?他们跟着公主,说不定能有从龙之功!

别说什么女人不能当皇帝的话,那是以前的朝代,他们的皇帝儿子多得是,当然轮不到公主。大安朝太宗以来数代单传,其实臣子们早就做了万一皇帝生不出儿子,又或者生出的儿子早夭,然后辅郡王一脉登基,或者皇帝的女儿登基这种准备。

毕竟他们读的书只教给他们忠君爱国,没教给他们皇帝生不出儿子就自己取而代之。比起公主登基,造反是更加大逆不道的事情。

现在辅郡王为一己私利通敌卖国,肯定当不上皇帝了,他也肯定要被公主干掉了,天下还能是谁的?

必须是他们公主的!

这种想法迅速地在义军之中播散开去,听到的人先是震惊,随后便恍然大悟。

辅郡王必须通敌了!

那个位子,必须是他们公主的!

*

易申到京城外之时,手下已经聚集了三万兵马。其中还有漠西卫、漠北卫这种时常与外敌作战的精兵。

义军在京城外集结,易申没有第一时间攻城,而是上表给安兴帝,要求收押辅郡王一家,追究其通敌、构陷朝廷命官、引敌入大安意图杀害公主等数条罪名。

安兴帝对她的表章依旧留中不发,任凭朝堂上下一片哗然,百官议论不止。

安兴帝派出官员出城与易申交涉,想要召易申入宫详谈,易申不知道如今京中是个什么情况,自然不肯去。她想让安兴帝到城头上来交流,安兴帝倒是没意见,但文武百官不干。

——公主手里有好几门火|炮呢,万一一炮把皇帝打死了,他们的大安朝怎么办?公主继位是可以的,但是放炮把先帝轰死的公主,是绝对不可以继位的!

双方各执己见,无法妥协,陷入僵持之中。

但这僵持没持续多久,很快便以一种匪夷所思的方式结束了。

在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京城内有人分别潜至九门,将九门守卫擒获,并迅速大开城门,迎公主及义军入京。

易申只带了长宁三卫入京,让其余兵马在城外接应。

她觉得以她对安兴帝的了解,现在还不到撕破脸的时候,所以她只带了有入京资格的长宁三卫。

上一篇: 穿成科举文女主的堂妹 下一篇: 一品嫡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