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直女穿进生子文(快穿)(51)

作者: 腰果鸡丁儿 阅读记录

三公九卿面面相觑,六部尚书瞠目结舌。

他们这辈子就没见过把到手的权力往外推的皇帝!

——不,应该说自打三皇五帝开始,都没有过如此荒谬绝伦的事情!

太尉、司空、司徒先聚在一起商量了一通,他们觉得易申大概只是刚刚登基,不晓得帝王权力的美妙,所以才有这种匪夷所思的想法。

于是他们纷纷进言,让易申谨慎行事。

易申见到他们的反应,不禁也开始反思,自己的步子是不是迈得太大了。便略折中一下,决定仿照前世见过的某个朝代,建立类似的内阁。

当然,内阁只是个形式,大安朝若想更加强大,经济才是重中之重。

易申差人将她南巡北征时见过、听说过,以至于没见过没听说过的能工巧匠登记造册,将他们的各种奇思妙想征集在一起,等到合适的时机推广到各地,现在先对这些人进行封赏。

于是江南省的许多富商、以及漠西城的那名富户,顿时被天上掉下来的馅饼砸中了。

易申不吝啬爵位,改进织布机、纺纱机,和制出轧棉机的人,都被她封了个低等的爵位,只能世袭一代。

这已经足够向朝堂与民间展示,新登基的皇帝,重视商贾,喜欢奇技淫巧。

虽然一些守旧的官员仍颇有微词,但在易申辉煌的战绩,以及大安皇室凋零的子嗣之下,只能背后说上几句,当面是一句都不敢说的。

——万一皇帝一怒之下撂挑子不干怎么办?

北夷国王虽然被擒,但是北夷其他的部落仍有残余。现在的边军,个个将新帝捧上了天,万一皇帝真的撂挑子,边关怎么办?

易申忙完这些,已然是她登基数月之后。

经过几个月起得比鸡早睡得比鸡晚的日子,她终于可以日落而息了!

真是个值得纪念的日子。

然而就在这天,她终于想起了那件遗忘许久的事情。

——其实也不是她想起来的,而是莘瑶提醒她的。

那一天,易申在太阳下山之前就处理好各地奏章,高高兴兴地准备回宫睡觉。

就在回宫的路上,易申忽然觉得宫女们时不时地在交头接耳。当然不敢当着她的面,实在是她五感过人,细微的声音也能听在耳中。

易申满肚子疑惑,直到进了寝宫,才对莘瑶抱怨:“这些人怎么回事,为什么总说些悄悄话?有什么话到朕面前来说不好吗?”

莘瑶其实也不想掺和这事。但她现在是易申身边品级最高的女官,有些事情她不想掺和,也得掺和。

莘瑶偷觑易申的脸色,斟酌再三,小心问道:“陛下如今后宫空虚,却不知……原来的辛驸马,当如何处置?”

易申:???

易申:!!!

她就觉得她忘记了什么事情却又想不起来!

原来是这件对她来说无关紧要,但对原剧情来说却又至关重要的事情——

她,好像沉浸在当皇帝的繁忙之中,把原剧情里面,那个跪在她公主府外哭求见俩儿子一面的男人给忘了。

这……就很尴尬了不是_(:з」∠)_

第24章 .公主生子文24驸马在府外跪求:让我……

辛驸马一家最近过的不好,非常不好。

辛永文尚公主,已经是近一年前的事情,也就是说,他们一家三口,被关在在龙隐寺抄《大安律》,已经快一年了。

这一年以来,每隔三天,便有人来检查三人的抄书进度,一旦发现怠懒,便是一顿训斥。

直到半年之前的某一天,他们如往常一样,早起之后便坐在桌案前,准备开工。

但这时一个太监从外面走进来,对他们三人说道:

“新皇登基,万民同乐,你们可以歇息一天。”

辛永文没什么反应,只是高兴于他终于可以歇一天。而辛文氏闻言迅速起身扑到太监面前,连声问道:

“新皇登基?我是新皇的亲舅母,他为什么不放我们出去?”

太监疑惑地看她一眼:“新皇的亲舅母?定国公夫人早去登基大典为陛下庆贺了,你是哪门子的舅母?”

辛文氏没反应过来,呆呆地问道:“定国公?怎么会是定国公?明明是文国公……”

太监皱起眉头,低声对旁边的嬷嬷说了几句什么。他离开之后,辛文氏遭到了嬷嬷严厉的训斥。

当她终于明白,登基的新皇不是易建章,而是易申的时候,整个人如遭雷击,瘫坐在地上一动不动。

在那之后,辛文氏许久都没有再抄写《大安律》,人也变得傻了一般。

所以在易申召见辛家三人的时候,看到的就是两个战战兢兢的男人,还有一个傻里傻气的女人。

易申见状眉头一皱:“朕让你们把辛家人带过来,你们为什么带过来一个傻子?”

上一篇: 穿成科举文女主的堂妹 下一篇: 一品嫡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