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一生,我都会在后面,”
“倾力护航!”
……
……
……
*
元旦一过,凌晨就去找了董利。
刚好她见董利那天,寒远家里有点儿事情。寒远得回去一趟,于是只能把凌晨给送到一中西门。
“那晚上你几点来接我啊?”凌晨摇着爪子,在窗户口问他。
此时正值晚饭空,北方的冬天天黑的特别快,下午六点半,天就已经全黑。
西门曾经小摊盛世也不见了,只留下一家当初不是很起眼的米线店。学生们人来人往,不少学生只能选择这家米线店改善伙食,米线的门口都快被挤破了。
寒远望了望西门口的ATM机,揉了把凌晨的脑袋,
“你出来了,就给我发微信。”
凌晨:“嗯嗯!”
他俩还是决定先不把结婚这事儿跟董利坦白,当初李园结婚,因为两方都是董利的学生,董利给红包给的很大,
搞得李园和她对象一家子都不知道该怎么办了。果然长大后很多事做起来都要考虑三分!小凌同学抓了一下包包,跟寒远说再见,
“那你路上开车慢点儿啊!”
寒远:“嗯。”
“出来前十分钟别忘了给我发微信。”
凌晨:“好的好的!”
“白白!”
……
董利教高三,S一中的三个年级,分别在单独一栋楼里。凌晨找了一圈才找到高三在哪个楼,到了楼下的时候,还给董利打了个电话。
“董老师!”凌晨蹦了三个跳,在教学楼的花坛前,尽力让所有办公室的窗户打开了就能看到她。
董利没想到凌晨这么早就来了,他打开窗户问凌晨在哪儿。
凌晨:“楼下——楼下花坛。”
董利:“啊——是不是就是那个扎个辫子、穿大红袄的?”
凌晨:???
她穿的明明是粉嫩羽绒服:)。
但凌晨还是左右扭头,
在四楼的大肚子办公室窗户上,
终于找到了董利的身影,
“老师!!!”
董利拿着手机,对她笑了一下,
“四楼!”
“上来吧——”
凌晨转身,蹦蹦跳跳跑了上去。
董利正准备去给高一年级的化学奥赛班上课,凌晨推门而入,他还有些歉意地跟凌晨点了点头,
“这……我马上就要去上课了啊。”
凌晨:“没关系没关系,要不我在校园里自己先逛逛!”
董利想了一下,突然提议道,
“想不想再去听一堂化学课?”
凌晨瞬间就回忆起八九年前的光景,当然想听了!毕业这么多年,呜呜呜,好久没有坐在讲台下的课桌上,认认真真听一堂化学课了!
“好啊好啊!”
董利笑着拿起来书,带着凌晨往一楼走。
从15届后,S一中也开始注重起来对奥赛生的培养,凌晨读书那届,奥赛生也就物理能出来一两个,
寒远就是他们那一届唯一一个奥赛金牌。
凌晨跟着董利进了一楼上课的教室门口,门口的走廊外,已经聚集了不少学生,这些学生才高一,十五六岁,
看着相当稚嫩,虽然个子已经有了成年人的模样,
但还是太青涩了。
凌晨打量着这些小了她接近十岁的孩子,突然觉得好神奇啊,
她第一次遇见董利、遇见寒远、遇见圆圆姐的年纪,
就是这般青葱。
一眨眼,距离2012年,
真的快要过去十年了。
学生们忘记带钥匙,董利板了一下脸,
压低声音,
“谁管钥匙的?”
“今晚上有课,还忘记带钥匙?”
小孩子一个一个,都不太敢说话。
“我、我回教室拿!”其中一个男生说道。
董利指了指:“快去拿。”
已经毕业多年的凌晨好奇地感受着这既陌生又熟悉的氛围,似乎真的就是在昨天,她还跟李园刚从课间操的大广场走回来,
董利站在门口,板着脸,问她俩怎么又不跑操。
当时的凌晨和李园,就像现在这群孩子那样,大气不敢喘一口,
低着头,
互相悄悄地咬着嘴唇笑。
董利站在讲台上,操作着多媒体。多媒体还是当年凌晨他们读书时换的那一套,那个时候都说这换的最新一套可是全国中小学里最领先的高科技,
而凌晨去年在实验学校教初中的那会儿,
很多新学校里的大屏幕,
都换成了智慧什么教的黑板大屏幕连体一大面的更高科技。
时间是往前流的,总有很多很多东西,是能见证了岁月是在悄无声息、悄悄往前走。
高一的化学奥赛,第一节 就要把高二的平衡常数K给学了,什么K只与温度有关系,跟浓度体积反应速率都没关、勒夏特列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