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不仅是前女友还是白月光(283)
卤蛋单独用吃米线的小碗盛着,摆在凌晨对面,凌晨看了眼爸爸,凌教授不太好意思跟老板笑笑,
让凌晨吃吧,
“快谢谢叔叔!”
“谢谢叔叔!”
老板笑了起来,他把头发往后一抹,然后在凌晨对面的桌子捞了把椅子,就着走廊坐下,
眉眼弯弯、见到故人的喜悦,全都摆在脸上。
“感觉米线味道怎么样?”
“……”
凌教授是尝不出来的,凌晨小时候就吃过,还是能说出来个一二。
凌晨点了点头,
“好吃!好吃!”
“特别好吃!”
上大学在C市,那里的米线跟家乡很不一样,工作后基本上在单位吃,澳门那边食堂又特别次,
小凌同学好不容易吃一口家乡的米线,当然竖起大拇指地夸赞。
老板哈哈大笑一声。
三个人沉默了片刻,老板又找了个话题,
“今天怎么突然想到来吃米线了?”
“姑娘还没开学吗?”
凌晨手中的筷子瞬间一顿。
凌教授替她回答了,
“本来要前两天就回去了的,”
“这不是疫情,飞机直接给取消了嘛。”
“然后她那个专业课都有网课,上网课在家里上就行。”
“她——不愿意回去,就想赖在家里,就让她晚点儿走罢了。”
老板:“哈哈!在家里好啊!在家里好!”
凌谷想了想,又继续道,
“在家里创事业,受到了挫,提不起精神,”
“这不,早上难过了一早上,中午突然想吃米线。”
“就带她过来了。”
“事业受挫?”老板直了直身子,把手放在桌面上,
“读着书还创业,也很了不起呢!”
凌晨忽然有些惭愧,什么读着书创业,明明就是书也没读好、事业也一滩烂泥。
然而也不知道这个话题是不是突然激起老板的回忆,没等凌晨想好怎么开口说些什么,那老板叹了声气,突然张了张嘴,
也没管凌晨的困苦到底是什么,就开始说起了自己的经历,
“其实吧,在创业这种事情上,”
“绝大多数到最后能成功的人,”
“都要经历旁人意想不到的坎坷。”
“……”
“也是好多年没个人说了,我家的米线店,小凌你还记得吧,就你上学那会儿……”
凌晨抬了抬头。
老板想起了很多年的岁月,感慨着看着他现如今已经很红火很强大的米线店,
“姑娘读书大概是12年13年那会儿?是那两年吧!我记得是,因为当时我老婆刚好去逝,我是跟着我老婆来这边的,我本家在安徽的一个小县城。”
“孩子……现在上初二了,12年那会儿才一点点大。我也没什么手艺,结婚前就是在老家米线店打杂的。”
“一个人孤苦伶仃,家里也没什么人,老丈人他们也走的早。就一个人带着一个孩子,然后听说在学校门口卖米线比较赚钱,所以12年那会儿就在S一中西门这边买了个小推车,几把太阳伞,开始卖米线。”
“当时好多竞争的,真的、很多很多家店同时竞争!我也不会、什么营销套路都不会,刚接触这一行,能把餐给做扎实了,就很不错了。”
“然后那会儿出餐也慢、味道上也没那么出彩,我感觉做生意呢,无论多么需要钱,都不能违背良心。当年隔壁还有家卖的很好的米线店,老张他们家,现在老张也不开了好多年也没了联系……他那个时候看我什么食材都自己挑、烂了一点儿都菜叶子、都不能要,就语重心长教我——”
“‘老杨嘞!这叶子不能这么浪费!’”
“‘还有那个丸子,你看看你!非得买那种最贵的干嘛!便宜一些的次品倒入锅中,加点儿汤料,那些孩子也尝不出来哦!’”
“……”
“反正每天都会有同行这么教导我,会有耐心、也有人嘲我傻,香精什么的都不舍得放,高汤专门买大骨来熬,价格还不提高。种种吧!因为出餐慢,所以也比不过人家,客人也少,顶多就是一些爱干净的小孩、就像小凌你这样的,愿意光顾我家米线店。”
“然后13年,政府开始出台营业执照规划的文件,营业执照很难弄,你得食品质检合格卫生干净什么的等等……一堆乱七八糟的。基本上整个一中的小摊,都没有能够合格的。”
“但人家政府要求,我觉得还是得听政府的话,毕竟人家要求的是质量检测卫生合格,这些东西对于客人而言,也是保证安全的第一要素。”
“于是我就去弄了,弄得过程是真的艰难,一遍遍改善食材,一遍遍每天换洗垃圾袋桌布,盘子什么的都要洗三遍,大晚上别人回家睡觉,我在路灯下摘菜叶子……当时为了能多赚点儿钱,还咬咬牙把生意开到晚上十点半,因为这中间还是会有学生或者路人过来吃饭的。好在营业执照成功弄下来了,这样我在这儿摆摊也就没有城管过来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