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黑尚书的落跑小将军(23)+番外
一想到这里,李玉泽就忍不住烦躁。他把手里的书放回书架上,重新愁眉苦脸地一屁股坐下。
李玉泽长得人高马大,却并不善口才。所以在朝堂上,他每次和赵显荣、戚承业吵起来,看起来都是对方占了上风。
而且因为他们两个比李玉泽的父亲李岩年龄还要大,算正儿八经的李玉泽的长辈,他就算再生气,也不能真上去打这两老头一顿。
——废话,打一下打坏了,军饷不就发得更慢了!!!为了军饷,我李玉泽也得忍!
所以李玉泽只好忍气吞声,最后由陛下来和稀泥,每次上朝都上得他十分憋屈。
方宜民也合上自己手里的书,给李玉泽倒了杯茶水。看对方一饮而尽,他才偏头对李玉泽说话,语气里带了点“幸灾乐祸”的笑意。
“而且你今天早上不是还把赵大人的二公子打了吗……想必明天,赵大人应该有很多话要跟你说吧。”
李玉泽郁闷道:“子澜!你不能看热闹不嫌事大啊……”
还真不是方宜民没心没肺,他只是觉得,李玉泽被别人气得跳脚却又无可奈何的样子,实在是……有点可爱。
不过要是真的赵显荣和戚承业阻碍了李玉泽什么,比如去年年末的那次拨给玄铁骑的军饷,那方宜民肯定又是第一个站出来给李玉泽出气的。
不知道自己这算不算是一种恶趣味呢……方宜民垂眸想着,心想幸好李玉泽并不知道他的这些小九九。
不然……人肯定要更生气了吧。
李玉泽叹了口气,也想不出明天该怎么跟赵向明打嘴仗,索性破罐子破摔了。
“那能怎么办?我打都打了!谁让那家伙调戏民女,还当街便要动粗?就是陛下问起来,我也是行得正坐得直。”
李玉泽感叹道:“说起来,对比他大哥,感觉赵显荣还没长大似的……他似乎和我们也是差不多年纪吧?怎的形式做派还像个孩童,事事都只顾着顺从自己的心意来?”
今日他一见到赵显荣,第一印象就是这肯定是个被宠坏的小孩儿。
别的吃穿用度自然不用说,处处都是讲究的。可他脸上的神情,却让李玉泽有点意外和吃惊——
赵显荣今日的种种行为好像都是完全顺应自己心意来的,甚至都没有考虑过这么做合不合理,合不合适。
他的喜怒哀乐都带着一种残忍的天真——赵显荣似乎完全没有思考过自己的情绪,强行加注在别人身上是什么感受。
方宜民对这件事倒是了解得比李玉泽要多:“赵承弼一直在外驻守,前些年还受了次重伤,听说是好不容易才能捡下一条命……想必赵大人经此一役之后,怕是有些后怕了,所以才对他那二儿子格外纵容了些。”
李玉泽也叹了口气:“云雀山那一役我也有听说……据说异常惨烈,他能捡回一条命已是实属不易。”
像他们这样常年征战沙场的人就会明白,其实每一次打仗出征,都不知道结局会是怎样,能不能够全须全尾地回来。
所以在这种不确定的日复一日里面,能够有命回来,就已经是足够幸运的那一拨人了。
多得是不幸的英魂,他们其实才是最可悲的——特别是在朔北征战,因为离濯京太过于遥远,很多将士的尸体都不能被运回来让家人见他们最后一面,只能是就地埋葬。
在李玉泽征战的这几年里,方宜民时常会做噩梦。
有时候会梦见他像赵承弼一样,一代名将最后只能却暗淡地呆在濯京,做个闲职文官。有时候梦见自己迎接他回京,迎接的却只是一具棺椁……
想到这里,他不由得开口:“从羿……”
李玉泽疑惑地“嗯”了一声:“怎么了?”
方宜民摇了摇头,看着他没有说话。
其实他就是想确认一下身边这个人的存在——李玉泽回来了,平安地回来了,好好地呆在自己身边……
不然,他真的害怕自己已经弄混了梦境和现实,面前这个平平安安的李玉泽,只不过是他的想象化为了现实而已。
方宜民伸手扣住他的手臂。手指接触他衣服柔软的布料,真实得骗不了人,让他的心也安定了一点。
他问道:“你这次回京,还要再回北地去吗?”
羌人的威胁已经解决,李玉泽没有必须再返回朔北的理由。方宜民这么问,是想看看对方是怎么打算的。
李玉泽沉吟半晌,给了一个和给父亲一样的回答:“我也不知道……还是看陛下有什么打算吧。”
玄铁骑毕竟大部队都还驻扎在朔北,群龙不可一日无首。虽然说北边已经没有了羌人来犯,但是就这样把一支军队丢在那里,也不是李玉泽的作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