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穿书后,全家都是反派,我怂了吗(249)

作者: 参苏饮 阅读记录

岁岁求饶地看向了娘亲,却是许隽站出来替她解了围,“卫大人,岁岁为表孝心,亲自去了笔墨斋为您挑选了文房四宝,这一挑就把笔墨斋镇馆的笔墨纸砚全给买了下来,怕路上出事端,这才一路护送他们回府,望大人莫要再怪罪她了。”

一番话将事情圆得滴水不漏。

卫殊朝楚兰枝使了个眼色,看得出来,他对许隽甚是满意。

“有劳许公子费心了。”

许隽自谦道:“理应如此,卫大人,人已送达,我们先行告辞。”

“再会。”

卫殊目送着许隽走远,回头凶了他们四个道:“别以为我不知道你们在笔墨斋干了什么,这里是京师,不是临安,无法无天了你们,再这般行事下去,早晚得出事。张世通,看着他们几个,禁足十天,谁要是放他们出这个门,就陪着一起受罚。 ”

楚兰枝默默地不做声。

苏世卿领着李扬跑到笔墨斋时,热闹早已散去,诺大的馆里就剩了掌柜坐在竹凳上叹气。

李扬走过去问道:“前来踢馆的那四人在哪里?”

“谁知道他们去了哪里,”掌柜一提到那四个人就来气,“拿走了我们镇馆的文房四宝,他们溜得比谁都快。”

苏世卿:“掌柜,你知道他们去了哪里吗?”

掌柜骂道:“鬼才知道他们去了哪里。”

京师城里千巷万户,一滴水落入湖中茫然无迹,要找一个人,犹如找到那滴水般艰难。

掌柜好事地说,“你俩找他们做什么,讨债的?”

“那可不是。”李扬受挫地回道。

“那你们看看这个报名簿子,上面登记有他们的姓名地址,就是字迹太潦草了,压根看不懂写了些什么,”掌柜鼓励他们道:“他们发了一笔横财,使劲找到他们,把债讨回来。”

苏世卿抢过那个簿子,翻到宋易写的那两行字,他抚摸过那些字迹,激动得手指打颤。

李扬见那纸上写的怎么可以称作是字,“能看明白么?”

苏世卿欣慰道,“能看个八九不离十。”

------------

第181章 :苏世卿找上卫府

苏世卿天天早出晚归,出门去寻找卫府。

宋易的字太潦草,他依稀辨认出几个字,划定出几个街巷后,便逐街逐巷地寻过去。

不是每一户宅邸门前都会有牌匾,长到看不到尽头的巷子,少则几十户,多则上百户,一家家地问过去,不说跑断了腿,单就嗓子都说哑了。

李扬让他上官府去问问,毕竟卫殊携一家人进京,必定是做官来着,可府衙森严,苏世卿区区一介书生,他凭什么进去,又凭什么让人告诉他卫殊的宅邸在哪里。

荀老的弟子中不乏有在京师做官的弟子,苏世卿一一登门拜访,他们殷切地说要帮他打听卫殊的近况,让他回去等消息。

他也一直在等。

这些年在南麓山,他每月往临安捎去一封家书,往往等一封回信,快则一月余,慢则两三个月,有时路上弄丢了信件,还空等了一场。

苏世卿最近收到的那封家书还是三月前写的,信上并未提及先生要上京赴任,而他当时寄回去的信件里也未提及上京赶考一事,便是如此匆匆错过了。

李扬让他在客栈里等,最多不过几日,同门那边便会传来卫殊的消息,可他等过了漫长的年月,在知晓他们就在京师后,却是一刻也不能再等下去,哪怕用这种最笨拙的方式去寻人。

他希冀着敲开那一扇扇铜门,会站出来一个他熟悉的脸庞。

“归心似箭,”李扬靠在门墙上,看着苏世卿敲开了别人的门户,沙哑地问着那重复了一百遍的话,“就算让他快上几天找到人,受尽这千般苦也不值当,何况这并不一定能找到人。”

郭娉婷靠墙站立,她望上了顶上的日光,融融地照在了树冠上,“你见过苏世卿手上的那把弹弓么?”

李扬:“见过几次,问他要,他死活不给。”

“我偷偷把玩过那个弹弓,”郭娉婷低低地说着,“那弓架被他拿在手上磨得跟玉一样润滑,也不知是他哪个兄弟给他的,让他珍视成这样。”

“既然老苏这么看重兄弟情义,我就姑且帮他这一回,”李扬伸了伸懒腰走出去,“指不定哪天他就为我两肋插刀呢。”

苏世卿往下一家走去,见李扬站在那里,不待他走过去,李扬便上前敲开了人家的大门,“请问,这里是临安城巡抚卫殊的宅邸吗?”

对方冷冷地摆脸道:“不是。”

“那请问你知不知道这附近有没有一处姓卫的人家?”

铜门在面前摔上,李扬碰了一鼻子灰,回头冲苏世卿扯了笑道:“怎样,学你学得有九分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