兄妹二人心下甚安,真怕忙活一大阵,人家到时候再不收就麻烦了。
李掌柜交代二人,如果忙不过来,就不用跑的这么勤快,毕竟进一趟城也不容易,五六天来上一次就可以了。
于是在之后的日子,穆青青兄妹二人就隔上个四五天才进一趟城。
何况也不是每天都有牛车进城,如果去的人少还不够车把式一天的工钱,车把式那天就不去。
这就方便了穆家两兄妹,穆青青深知财不可外露。
有的时候药材太多,穆青青怕引人注目,就跟车把式提前约好,趁着没人去的时候他们把牛车给包了,单独给他们跑一趟。
于是这将近一个月来,穆家的日子紧张又有章程的进行着。
因为有凌墨安排的人暗中留意着,所以兄妹二人不管是在山上,还是在城里没有发生任何意外。
二人在山上,还能时不时的捡到一些好东西,要么是一堆野鸡蛋,要么是伤了翅膀的野鸡,或者腿瘸了的野兔,总之运气好得很啊。
一心堂大药房那边也非常好说话,送过去的草药全都收了,而且给的价格一直都很公允,这让穆青青也很高兴。
礼尚往来,有的时候去临江城,穆青青兄妹也顺便带点山上找到的野味,拿给一心堂的李掌柜打打牙祭。
这么一来二去的,和李掌柜就熟识了起来,做起生意来愈发顺畅。
当然,李掌柜能对穆青青的草药照单全收,一是穆青青拿来的草药确实不错,二就是东家特意给他交代过要对这兄妹二人多照拂一些。
李掌柜虽不知这兄妹二人身后有何背景,让素来生意第一的东家如此看重。
但李掌柜凭着生意场上的多年经验,也看出穆青青兄妹二人绝对是可结交之人。
药材好,做生意爽快,尚且懂得人情世故,时不时给他带的一些山里的野菜,野鸡蛋,偶尔还有点野味,都表明了这兄妹二人绝对是慷慨大方之人。
因而李掌柜从心里愿意和这兄妹二人往好了处,每每二人来店里,都是热情有加,还时不时的送二人一些店里自制的药丸,跌打损伤的药酒之类,虽说都是些不甚值钱的药,但是在这缺医少药的年代,哪怕是这寻常的日用药品也是弥足珍贵的。兄妹二人对此感激不尽。
一切都非常之顺利,穆青青有时候都怀疑,这是老天觉得上辈子亏了她,这辈子补偿她呢。
等到断崖下半山腰的草药都快被挖得差不多的时候,穆青青的钱匣子已经差不多装满了,而且大多都是白花花的银子!
又一天,从临江城里卖药回来,吃了晚饭。
穆青青回到西屋,把她屋子的那块破窗帘布拉了又拉,扯了又扯,觉得屋子严实了,然后把她的钱匣子搬到床上,把所有的钱都倒出来,仔细地数着,越数嘴巴咧得越大,眼睛都快看不见了。
光光是银子,就有整整两百一十五两,外加一些铜钱,穆青青也没数,估摸一下,应该也有一两千文的样子。
穆青青心里很开心,把银子又收回钱匣子,兴冲冲的到东屋去。
“爹,大哥,我刚数了一下咱家的银子,还真不少!”
按捺不住心中的激动,穆青青把刚刚数过的数报给了穆老爹和穆云正。
父子两个,连同在旁边看书的穆云逸都忍不住的乐开了花。
穆青青也是满眼含笑的说:“爹,我想咱们是时候先把房子给盖起来了。”
穆老爹笑着道:“成,就按青青说的来,咱们先把房子盖起来。”
现在穆青青在穆家有着绝对的话语权,但凡她张罗点儿什么事,穆家人无有不应。
穆家其他人从不觉得女人当家有何不妥,只知道穆青青是个能干的,跟着她走,家里的日子越来越好。
以往家里连整日里吃糙米都舍不得吃饱,身上穿的衣服也都往往是补丁加补丁。
再看看现在,顿顿可饱了吃就不说了,而且吃的是精米饭,家里顿顿都有荤菜。
再说说身上穿的,谈不上多精致,多昂贵的料子,但是最起码各个都穿的整整齐齐,再没见过补丁。
穆家人都知道,这一切变化都是穆青青带来的。而且穆青青也是全心全意的为着家里着想,所以穆家人现在可以说是全部以穆青青为马首是瞻。穆家人对穆青青有着绝对的尊重。
于是,既然穆青青提出要盖房子,那除了在西屋早早睡下的最小的穆云婷,穆家其他人都围坐在东屋商量着,房子大概要怎么盖,需要多少钱。
最后按照穆青青的说法,房子分开盖,前院一栋,分正房,东厢房和西厢房;后院一栋,分东厢房和西厢房,就用青砖青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