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宠小萌妞,不要奶茶要爆爆(267)+番外
唐先生令大坑他们把这些孩子都遣了出去,第一轮就被淘汰。
等在外面的家长见自己的孩子被赶出来,不知是何原因,一问才知道,先生还啥都没考,就把他们给轰出来了。
家长就急了,纷纷道,“凭啥把我家孩子赶出来?”
“不是说考试吗,咋没考就轰出来了?”
“我儿子做错啥了,死也要让人死个明白吧!!”
这种问题不用先生亲自解答,大坑就代言了,“先生出的第一道考题是排队,这些被淘汰下来的孩子都是没按规矩来的。”
家长们更不解了,“不就是排个队么,我家孩子重新排一次就是。”
“排队和念书又没关系,我们是来念书的,又不是来排队的!”
“我家孩子又不是傻子,难道连排队都不懂?”
“就是嘛,排队那么简单的事,谁还不会呀?”
全是抱怨……
十岁的大坑已是小小少年,他个子很高,穿学堂统一做的灰色长袍,很有些气势!
第211章 必须拼命
“各位婶子大娘,你们说的对,排队这么简单的事,还真就有人不会!不然方才先生说排队时,也不会有这么多没排!
排队虽然是一件小事,但从这件小事中可以看出这个人是否遵守规矩,若连排队这么小的事情都不能按照规矩来,将来怎么做大事?”
大坑没白跟蓬玉烟念书,说出的道理已经是一套一套的了。
这事若是搁在从前,没人会善罢甘休,肯定得闹一闹,可现在谁敢?
人家白家是啥人家,家里有郡主和县公老爷,谁能惹的起?
何况大坑说的有道理,连排队都不能遵守秩序,还指望他能做成啥大事?
思及此,这些家长看自己的孩子时,就有些恨铁不成钢了。
不过家长们还是不死心,问道,“那今后我家孩子还有没有念书的机会?”
大坑笑笑,“自然是有的,等过了八月秋闱,先生要再招一批学生,这段时间若你们在家教的好,孩子就有读书的机会。”
家长们一听,顿时又觉得有了希望。
大坑又道,“不过我可提醒你们,下次不一定考排队,所以你们最好各方面都管教好,以防下次又考不上。”
大坑说完便进屋了。
家长们闻言又蔫儿了,这位先生真是奇怪,考啥不提前告诉,让他们咋教?
不过一想人家是太子太傅,这么做肯定有自己的道理,只能默默认了。
为了考上唐先生的学堂,从此后,这些做爹娘的对自家孩子管的更严了,走路要挺直腰杆、不许撒谎、吃饭要文雅、当着人的面不许咳嗽,不许吐痰……总之能想到的都做了。
有人不知道规矩,还专门跟虎妞身边的两位嬷嬷讨教过。
唐先生没想到歪打正着,自己出的这道考题居然让附近村子的风气好了许多。
自然这都是后话。
唐先生出的第二道题,是让排好队的孩子快速准确说出自己的大名、爹娘的大名以及自家住址。
这样又淘汰大半。
这些孩子还真说不出自己和爹娘的大名,有的即便说得出,也是磕磕绊绊,想了好久才想起来的。
这些都不要。
连自己叫什么都不知道,你还念什么书呀,先回去认识认识自己再说吧!
这轮淘汰下来的孩子,家长倒没说啥,啥也甭说了,连名字都说不上来,能怪先生吗?
领回去教便是!
争取九月份入学!
唐先生出的第三道题是问大家长大后想干什么。
有的说想考取功名,将来娶一房漂亮媳妇,过好日子。
有的说不知道想干啥,是爹娘非要自己来的。
有的说想做买卖,能认几个字、算几个数就行。
还有的说想做一个先生这样的教书先生。
有的说想去朝廷做大官。
总之五花八门,说啥的都有。
唐先生把想考取功名的、想做教书先生的、想做大官的留了下来,其他的淘汰。
毕竟爹娘逼着来的,读书非本意,自己学不进去不说,影响同窗是大事。
做小买卖就不用特意念书了,一年二两银子的束脩可不便宜。
这批淘汰下来,就剩十来个孩子了。
这十来个孩子考试通过,明日即可前来报到。
其实唐先生这么做,并不是不想教那些被淘汰下来的孩子,而是一个人实在精力有限,只能择优录取。
不过唐先生有个想法,就是朝堂中有好几个与他关系不错的老友,都到了告老还乡的年纪,何不把他们游说到这里,与自己教书同乐?
这样,就能扩大学堂,届时所有想念书的孩子都可以来。
而且他还可以把学堂分为两类,一类专注考功名,另一类是专门教做买卖的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