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个情夫陛下(19)
陆母说起陆霄小时的事一脸忿忿,以前找不到人述说,现在同儿媳妇说起来,倒是一股脑全说了。
“如今你同他做了夫妻,你多怜惜他一些,平日里他若忙了,记得提醒他注意休息。待他这次回来,让人熬些汤水,好好的给他补补……”
杜玉知不为所动,吃着小芸递来的蜜饯,慢声说道:“母亲要是不放心夫君在外,不如这样,我让小芸去寻夫君,让她照顾他。”
“小芸?”(丽)
“小芸你去给老夫人磕个头。”杜玉知笑了笑又看向陆母,“她是夫君新纳的妾室,去照顾夫君也是应该。”
这事陆母并不知道,也有些懵,待小芸磕完头,拉着她细致的看,确实是个美人,又问了她几个问题。同小芸说话时,还时不时去打量杜玉知的神色。
随后说道:“倒也不必特意派人过去伺候,霄哥儿去办公差,不过两月,不用这般小题大做。”
小芸喂完药,端着东西就下去了。
陆母想了想,还劝了杜玉知两句,“你也别同霄哥儿生分了,你是他的妻子,他定然是爱重你的。等他回来了,我便好好说说他,让他别胡来……”
正说着,婢女又来禀报,说是宣武侯夫人来了。
陆母也没久留,同宣武侯夫人寒暄了几句,就回去了。
这宣武侯夫人是杜玉知的三婶娘。
杜玉知的祖母,一共育有二子一女,老大便就是杜玉知的父亲杜毅。还有一子便就是宣武侯,行三。另有一庶出行二,如今外放一家子并不在京中。至于这一女便就是皇宫中的杜太妃。
按理说,杜玉知祖父去世之后,这爵位应该是落在杜毅身上,但是当年杜毅执意要娶杜玉知母亲,与家中产生了一些矛盾,惹得杜玉知祖父的不快。与家中僵持了许久,杜毅还是与杜玉知母亲完婚。
杜玉知祖父是专断之人,见状直接请立了杜三叔杜斌为世子,后来也由他袭爵。
“你这婆母言行举止看着就,怎么说呢……上不得台面,有几分的粗鄙。”谭氏见人走了,摇摇头,忍不住说道。
“当初我就劝过你了,这陆家寒门出身,他父母都是市井小民,这般的人只会带累你。”
杜玉知虽然现在对陆家没好感,但对于这个三婶娘的作派也觉得无语,十分不能苟同。
谭氏语气里带上了惋惜,“当时我侄儿那般的诚心求娶,你若答应了便就是国公府的世子夫人了……”
杜玉知面色微沉,“婶娘这话可莫要再说了,我已经嫁人了,再提这些岂不是要让人误会。”
她这个婶娘若说她出身好,那也是顶好的,娘家是承国公。可要说不好,那便是承国公多的是女儿,尤其是庶出,这一多,难说是金贵。
生了十个女儿,才有了一儿子。
而她口中的侄儿,便就是这宝贝儿子好不容易得来的孙子。
“这里又没外人,也就随意说说。反正知知你向来不在乎这些,随性惯了。”
什么叫她不在乎这些。杜玉知告诉自己要平静,要淡定,不必同她计较,没意思。
谭氏端起长辈的架子,“要我说呀,你就该改改你的性子,就得学着稳重一些,这般为了玩闹而受伤,说出去也不好听。你祖母也让我来好好说说你,既然嫁人了就要收敛起性子。杜家也不指望你如何,只别让人看了笑话。”
杜玉知觉得再听下去她这伤口就要裂开了。
她祖母不喜欢她母亲,连带着对她也不亲厚。她对他们也没太多指望,向来都是面子情,过得去就好。
“你二妹要进宫选秀了,这是家中大事。可别因着你,影响到你二妹……”
杜玉知头昏脑涨的听她说完,估计是祖母授意谭氏来的,倒也没了顾忌,对她多有指摘。她懒得同谭氏做不必要的争论,只当是耳旁风。
“如今你二妹,每日在家中由着教养嬷嬷教导,比以往稳重端方多了。你若是也需要个嬷嬷教导,便就让你祖母帮你再寻一个。”
杜玉知赶忙拒绝,“不必了,我又不进宫。还是让二妹好好学,二妹才貌双全,定然能在大选时脱颖而出。”
谭氏听她的奉承自然开心,却还是忍住笑意叹气,“唉,只可惜你二妹要是进宫了,可比不你这般自由,我是难见到了。”
谭氏又假模假样的关心了几句,留下一些补药便就走了。
只还没等她躺下休息,又有人登门拜访。
知是项青珠来了,杜玉知就没将人拒之门外。
只是没想到项青珠竟然和项青筠相携而来。
“我同我二妹一起出来买东西,顺便过来看看你。”
“陆夫人好。”项青筠同杜玉知打招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