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美食治愈病弱督主(38)
“怎么?怕我来了之后比过你们?御膳房也就这样了,连我这个乡野厨子都怕。”
果不其然,掌膳大监嘶了一声,怒极反笑:“你什么意思?”
姜宁靠着门框,探头往厨房里看了一眼。
“做的菜味杂色暗,火候控制得不到位,菜品也少,难怪姬大人要从宫外招厨子。”
姜宁不知道,她这话可是踩了掌膳大监的大雷。
他在宫里几十年,一直伺候的都是天子,他们都对他的厨艺赞不绝口。
但五年前皇帝薨逝,变故丛生,宫里一夜之间仿佛易了主。
他伺候的人从天子成了宦官不说,这姬恪还越吃越少,后来甚至在宫外遍寻名厨,这分明就是看不起他!
前不久还传出消息,自从姬恪招了这个厨子后就吃了不少东西,这不是在打他的脸是什么?
他瞪大眼睛,眼里因为熬夜而出的血丝增加,看起来骇人极了。
“你个小丫头,别以为我没去过你家的天香酒楼,你以为你家的手艺又有多好?!”
姜宁颇为赞同地点头:“确实很烂,油是陈油,米是陈米,就连炒个小青菜都用蔫了的菜叶。”
“你……”姜宁就这么直白地说了出来,将他的话完全堵在了口中。
“哎,大监别激动啊。”姜宁笑着压下他抬起的食指。
“咱们厨子可是文人,不动武力,比一比谁做得好不就见真章了吗?”
掌膳大监收回手,看起来是平静了,但紧皱的眉还是泄露了他的情绪。
“想和我比?你做了几年菜,够资格吗?”
姜宁看向他身后的御厨,舔舔唇,面上却依旧笑着的:“那大监可以随意挑人来比,反正我不会输。”
这话太狂又太绝对,姜宁本来也不想说,但这个大监的情绪快要到了,她得加点油。
“狂妄!”掌膳大监鼻孔都气大了,他指着其中一个御厨。
“我最得意的弟子,你和他比,若是你输了,以后离我的御膳房百丈远,别来指手画脚!”
这句话他早就想对姬恪说了,之前不敢,现在可算是有机会指桑骂槐了。
“好。”姜宁等的就是这句话。
之前她说的只是较量,但现在的赌约可是他自己提的,以后有问题也赖不到她这里。
姜宁站直身子,笑盈盈地开口。
“若是我赢了,你们不仅要给我道歉,还得给我常待的批文。”
“没问题。不过这评判人定谁?”掌膳大监拿下肩头的白巾擦擦汗,眯眼看她:“你可别说是咱们的九千岁。”
“大人公务繁忙,这等小事就不要打扰他了。”姜宁后退一步,看向周围早就停下来看热闹的宫人。
“宫中最多的就是咱们这样的人,人数多、口味杂,让大家来评最公平。”
掌膳大监转头一看,顿时来了信心。
宫里的人吃御膳房的食物吃了很多年,哪个宫爱吃什么他一清二楚,这姜宁初来乍到哪里比得上他。
想到此处,他瞪大的眼睛终于收小了一些,转头对着其余人拱手说道。
“诸位都听见了,咱们宫里也不禁这个,后天一早,还请大家赏脸来评个菜!”
这样的比试属于切磋才艺,姬恪从不禁止,其余人也乐得凑热闹,便纷纷答应了下来。
由此,姜宁要同御膳房比试一事没多久就传遍了后宫,引起了不少人的注意。
比如一脸钦佩的周淑妃,她正在自己的寝宫里写首小诗赞叹姜宁的胆子。
一边写一边点头:“姜宁,不愧是你。”
而西北处正在处理事务的社畜郑皇后就没那么惬意了。
她把笔一甩,心情顿时更加烦躁,她总觉得这是姬恪想要笼络人心的招数。
“烦死了。”
昔日也是大家闺秀的郑皇后忍不住开了口,她的发丝也跟着乱了一些。
“他姬恪就不能安分一点吗,就不能在我不忙的时候搞事吗?”
服侍她的兰草姑姑在一旁一边研墨,一边小声地答话。
“您也没有不忙的时候,前不久的单票内务府也送来了……”
郑皇后长叹口气,向后靠在椅背上:“你后日也去。”
兰草啊了一声,不解地看向她:“娘娘是要奴婢去投票?”
郑皇后答应一声,伸手揉揉眉心。
“带人投给鲁鹏那边,断不能让姜宁常待御膳房,谁知道他们打的什么主意。”
兰草点头称是:“奴婢明日便去联系其他宫。”
郑皇后直起身,捡起桌上的笔,认命地开始查内务府的账目。
她写到一半又开了口:“御膳房的人多为暴躁,你看着些,投票就好,其余的犯不着去为难一个小姑娘。”
兰草点头:“晓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