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美食治愈病弱督主(73)
藕片土豆和水果玉米纷纷被切开,撒上香菜和脆芹,再倒入花生油和辣椒粉,撒上芝麻开始腌制。
小菜准备完,鸡翅改刀切好,接下来就是最重要的两道食材,虾和蟹。
虾蟹在雍朝不是没有人吃,只是少人吃,京畿离海比较远,会处理虾蟹的厨子是少数。
他们大多都在大酒楼中做大厨,处理方法不会轻易告诉别人。
虾只取掉背部虾线就好,虾头留下,待会儿做煲时熬出的虾油会很香。
腌制好的菜和虾蟹全都摆在砂锅中,这样的煲用砂锅熬味道才会更正。
黄豆酱、番茄酱、蚝油和辣酱调味,再加上蜂蜜和几滴柠檬汁调味,最后加入淀粉勾芡,这酱便做好了。
食材准备完毕,姜宁没有立刻开火熬制,而是就这么放在一旁随它入味。
三汁焖锅的食材准备好了,剩下的就是夏日饮品,柠檬茶。
不必做得太复杂,红茶下水熬出茶色、滴出茶味,加入打碎的薄皮柠檬后过滤,再在底部加一片柠檬和蜂蜜,均匀摇晃后就得了简单的柠檬茶。
差不多做好这些,她便匆匆提着东西出宫和小贩汇合。
“她出宫了?”
姬恪坐在走在回水榭的路上,转身问身旁的人。
“听说是出宫了。”喜公公点点头:“不过她出宫前还去给殿下送了碗面。”
姬恪默了一瞬,突然开口。
“你上次说水榭的纸的确少了几张,最近呢?”
“最近没少。”
喜公公回道,自从上次丢纸之后他便对这样的事查得很严,最近倒没发现这般事了。
姬恪点点头,不再言语,但到了水榭之后,他没去看小太子,反而是先去看了盆栽。
那里原本堆积着的灰不见了,他轻嗅一下,还闻到了空气中残留的一丝烟味。
他侧眸看去,小太子立刻埋头进奏折,嘴里在不住地念叨治国鉴的句子。
姬恪垂下眼,指尖摩挲两下,没有追究,只掀袍坐在他身边。
“等你何时想说了再开口。”
小太子把头埋得更深了。
虽然他此时很怕,但他绝不会出卖姜宁的!
此时的姜宁不会想到,年幼的太子正在遭受什么样的心理压力。
她从糖葫芦小哥手中接过摊车后,自己独身一人去了乘风书院门口。
早早在那里等候的小摊贩们见到她都不免有些吃惊,他们没想到姜宁已经被放出来了,更没想到她今日还来。
说实话,昨日她那一架打到他们心里去了,虽然当时是呆住的,但事后回想起来确实爽。
她说得很对,凭什么他们在街上摆摊赚的钱要分那个院监一半?
想到这里,小贩们统一给姜宁挪了个正中间的位置。
谁都不想出头,既然现在有人出,他们自然是乐意接受的。
事情仿佛突然变得紧张起来,谁都在搓手等着接下来的发展,而姜宁却只是停在了边上,自顾自地开始烧起炭火。
炭火温度均匀好控,用它做出的三汁焖锅味道会更香。
很快,院里响起了钟声和踢踏混乱的脚步声。
此时开门的不止是乘风书院,还有隔壁的毓秀书院。
男男女女一同出来,像是约定好一般往她这边冲来,即使是在边缘,大家也能一眼看到她。
领头的仍旧是那个瘦高个,那个被称作顾公子的青年。
他冲到姜宁的摊位前,快速地开了口:“我要两个鸭腿,多来点藕片和蛋……”
他身后跟着的其他人也纷纷开口点餐,一时间把推车都挤得往后移了一些。
“等等等等!”
姜宁伸出手止住他们:“今日卖的不是卤味,是三汁焖锅。”
她打开砂锅盖子,里面的汤汁已然微微变热,正飘出不少雾气。
众人探头往里看,浓厚的酱汁正在每一块划开的鸡翅里流动,煞是好看,而溢出的香味也勾人得紧,还带着一些说不出的鲜美。
“好料!”
领头的顾公子不由得拊掌称好,声音里夹杂着一些咽音。
他和他爷爷食遍京畿,从未吃过这样的食物。
毓秀书院的女学子也挤到了边上,这样飘着酱香和甜香的滋味实在是诱人,很得她们喜欢。
“诸位且等等,这个要现炖才好吃。我今日准备的份量不少,但若是等不了,也可先行去吃些其他的。”
姜宁扇着小炉子,里面的炭火忽明忽暗,这样煲出的三汁焖锅可说是把酱汁煮到了芯里。
时间一点点过去,大家也不急,主要是被这香味勾住了脚步,实在不想离开。
“或者大家可以先来杯柠檬茶?”
姜宁这时才从摊车箱内拿出一篮高颈瓷杯,虽看不到柠檬茶那极让人有食欲的颜色,但味道保持得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