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淬骨(192)

作者:猫说午后 阅读记录

没有人注意到,昏迷中的许上云,睫毛微颤。萧栖迟刚刚起身,正见军医带着几个徒弟再次回来,准备了止血散,热水等等各种东西。

萧栖迟知道自己看不下去,一旦惊惧起来,怕是会影响军医施诊。她叮嘱杜元初看着,自己起身撑伞,出了帐。

雨小了很多,但还在下,秋雨寒,一阵阵的凉风直往脖子里钻,可风一过,便卷起一段肩上披风的他的气息,让萧栖迟莫名安心。

她抬手伸出伞外,雨打落在她指尖,一点点冰凉的入骨,脑海中却只有他带自己跑进雨中的画面,萧栖迟这才恍然发现,她似是不怕冷了。

两刻钟后,军医从帐中出来,向萧栖迟行礼道:“箭已拔,血已止,将军还未醒,只要明早烧能退下去,想来便不会有大碍,臣这便去煎药。”

萧栖迟点点头,道谢后送走了军医。她转身回了帐中,许上云安静躺在榻上,杜元初上前行礼:“这里末将看着,殿下也去歇歇吧。”

萧栖迟摇摇头,在许上云身边坐下,而后道:“我想陪着他。”

杜元初伸手挠了挠头,面色有些尴尬,而后道:“那……末将去给殿下准备些吃的。”

说罢,杜元初退了出去,去火头军营里,给萧栖迟弄吃的。

萧栖迟一直守在许上云身边,直到雨停,直到夕阳西沉,直到繁星满天,她都没有挪动。杜元初虽然也想守,但萧栖迟在里面他不好进去,只得一直坐在许上云帐外。

就这般一直到卯时,营里忽然传来一道口谕,杜元初急忙将人带到了萧栖迟面前。

口谕上说,此次营救昌阴长公主,许上云功不可没,待回京后,自会论功行赏。昌阴长公主陷入为难,皇帝忧心不已,既已被救,还请长公主速速回宫,莫在外逗留。

萧栖迟听罢,便知是梁靖城在催她回去。想让她回去,除非她生了脑疾。

萧栖迟正欲拒绝,却听传口谕那人又道:“陛下说,那日殿下身边的罗映进宫报信,陛下知她是殿下贴心的人,怕公主府还有裴氏余党,便将人留在了宫里。”

萧栖迟眸光如箭般刮向那人,梁靖城这是打算用罗映来威胁她?

她胸膛微有些起伏,她确实不能不管罗映。沉默片刻,萧栖迟对那人道:“去外头等我吧,唤杜副将进来。”

那人行礼退去,杜元初进来,萧栖迟看着许上云,对杜元初道:“罗映被梁靖城留在了宫里,我得回去救她。这次去,梁靖城恐怕不会轻易放我出京,你们八成也会被他调去别处。等上云醒来后,你告诉他,我在汴京等他,让他一定要照顾好自己。”

这次回去,她会想法子杀了梁靖城。再也别想有人打扰他们平静的生活。

杜元初点点头,他看了看许上云,而后对萧栖迟道:“倘若殿下入宫,可以问问内宫门处的守卫,今年三十,去谁家吃冷元子。”

萧栖迟闻言有些不解,但看杜元初说的认真,还是应了下来。

第74章

萧栖迟走到许上云身边,俯身,轻轻贴上了他的唇,随后起身,对杜元初道:“你照看好他,务必小心分辨京里来的旨意。”

杜元初郑重应下,萧栖迟复又看了看昏睡的许上云,为避免不必要的麻烦,脱下他的披风放下,这才起身离去。跟着梁靖城派来的人,上了备好的马车。

马车中已有两名伺候的婢女,且车内宽敞豪华,以软毛铺地,又以鹅绒做垫。两名婢女一见萧栖迟进来,恭敬行礼道:“拜见长公主殿下。”

随后指着一口箱子道:“梁先生已为殿下备好新衣,奴婢伺候殿下换上。”

婢女称梁先生,萧栖迟便知,这是梁靖城的人。且这俩婢女腰背挺拔,怕是会武,看来既是来保护她,也是来看守她。

萧栖迟“唔”了一声,展开手臂,仍由两名婢女来给她换衣服。萧栖迟看着手法娴熟的两个人,问道:“孤的公主府,靖城打理好了吗?”

婢女回道:“梁先生早已清理了殿下府邸,被裴贼所杀的人丁,也已为殿下更换补全。只是梁先生说,眼下世道乱,陈贼与裴贼都未伏法,殿下在公主府里不甚安全。梁先生已在宫中为殿下打理了宫室,殿下随我等回京,暂且住在宫中便是。”

萧栖迟眼睑微抬,平视前方,未置一词。待为萧栖迟更好衣,两名婢女便叫启程,往回京路上走去。

曾公元带出来的人,一共八千,参与去救裴煜的,不过百来人。他和萧栖迟分开后,便被人直接带着去和主力汇合,其余人分布在汴京附近的城镇上,乔装隐藏。

一到落脚点,裴煜便命人将曾公元抬了进去,再唤军医来瞧。曾公元伤重未醒,裴煜一直守在外间。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