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锁东宫(双重生)(58)

作者: 狐狸毒唯 阅读记录

戚铃兰突然语塞,若是实话实说,让书兰知道这是太子为她折了一晚上的成果,恐怕她心里要难过了。

“在三青县时旁人送的,你若是喜欢就拿去。”

戚书兰凑近了些仔细打量这草折的花,小声嘀咕:“这手艺也太差了,花瓣折的大小都不一样。”

说着又仰起头来问道:“是男子送的呢,还是女子送的?”

戚铃兰道:“你猜。”

“我才不猜。”戚书兰兴致很快就过去了,一手挽着戚铃兰的小臂往屋里走,“姐姐自己留着吧,摆在屋里也算是个装饰。”

戚铃兰转手把‘花束’递给乔茱,吩咐道:“你拿进房里找个花瓶插上吧。”

“是。”乔茱应了下来。

再晚些时候,戚明松也从宫里出来回到了伯府。此次灾情控制及时,皇帝对他和太子的作为都称赞有加,大手一挥赏了好些古玩玉器。

赵氏在府里提心吊胆了好几日,如今亲眼见着戚明松平安归来心中才踏实,一手挽着戚明松进了前厅,招呼着下人将晚膳热了端上来。

一家人用完晚膳后,香兰闹着不肯回屋就寝,赵氏不得不去哄着她,戚明松则是独自去了书房。

戚铃兰与戚书兰结了伴一起回后院,迈过二道门进入后宅的院子,戚书兰脚步慢了下来。

“怎么了?”戚铃兰察觉她脸上欲言又止的表情,主动问道。

戚书兰再三犹豫了一会儿,终究是没按捺住问了出口:“姐姐,我听人说三青县大雨当日,你被困在青云观里,险些就被山上滚落的泥石砸中,是太子殿下身骑白马冒着雨赶来,才将姐姐从山上救下来……这都是真的吗?”

戚铃兰听到这离谱的说法不由得蹙眉,扭头看她一眼:“这都是哪里传出来的谣言?”

戚书兰的食指随处一指,说道:“我听陈府的姐姐还有王家的妹妹都这么说,就这些事迹京城里都传遍了。”

“尽是一派胡言!”

戚铃兰被气笑了,转了身对着她说:“大雨当日我料到青云山上不安全,一早就和道长们下山去了,根本没留在山上。若真是在山上等太子来救,恐怕今日运回府邸的不是我本人而是一口棺材!”

戚书兰没见过姐姐这样发火,正犹豫着安抚两句,还没张口又听她嗔怒的声音在身旁响起。

“最可笑的是,太子此次前往三青县骑的是汗血马,不是什么白马!”

戚铃兰说这句话时还是带着气的,可就是不比方才那番话让人紧张,戚书兰怔愣了一下,竟是没忍住捂嘴笑了。

“你笑什么?”戚铃兰眼神严肃向她瞪去,“你不会还对太子有那些心思吧?”

戚书兰脸上的笑意收敛了些,低头用手指绞着衣袖,半晌不作声。

“我真不明白你究竟喜欢他什么!”戚铃兰看她一副怅然若失的样子更是来气。

戚书兰出乎意料地没有反驳她,也没有像前几次一样说陆之珩的好话。

或许在这场大雨之前她还能忽视太子殿下对姐姐的爱慕之意,可是今时今日,京城里已经传遍了,太子送戚氏大姑娘玉簪,数次前往端信伯府约见,还为她连夜冒雨赶往三青县。

太子对戚铃兰的爱慕之心、追求之意已是人尽皆知。她的一厢情愿甚至不曾入得太子殿下的眼睛,纵然她固执不肯放弃,又能改变什么?

情窦初开却无疾而终的滋味是苦涩的,或许比莲子之心还要苦上百倍。

她拉了一下戚铃兰的袖子,声音微不可闻,“姐姐,总要再给我些时间。”

戚铃兰原已经做好了听她夸陆之珩优点的准备,怎料事实并非如此。

这下换她愣了。

戚书兰松了手,退后一步说:“姐姐,我明日约了陈家三姑娘去听戏,先回屋休息了。你在外边这么多天怕是劳心也劳身,别太晚睡了。”

仲夏的夜晚偶尔阵阵清风,戚铃兰看她提着衣裙小跑着回屋去,难得有几分欣慰。

因着赈灾有功的缘故,戚明松得了两日清闲,休沐在家不必去衙门应卯。

次日晌午阳光正好,伯府后院竹林的凉亭总算有了用处,戚明松命人将箱底积压了多年的一副棋具拿了出来,很有闲情逸致地叫来戚铃兰陪着下棋。

下棋时心若是不够静,落子便漏洞百出。戚明松平日甚少能静下来摆弄棋谱,棋艺只能算是略懂一二。

短短一炷香的时间过去,戚铃兰胜局已经,先一步收了手扭头喝了口茶。

戚明松皱眉苦脸看着棋盘上的局势,捏着棋子的手抬起来挠了挠头,犹豫着要落子,下一秒又打消了念头。

良久,他终于泄了气一般将棋子扔回罐里,有些感慨道:“都说棋局如战场,我领兵打仗半辈子今日还是输给你这小姑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