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之陛下是个病美人(144)
他们手中的种粮绝大多数都是从世家收缴或是买来的,大多都是一些精粮或是药材香料,这些当然不能交给这些农民去耕种。
即使郑希在收到陛下的消息后便第一时间意识到了这点,匆匆派人去他城购买种粮,也依旧有些艰难。
更何况如今还是早春,随着时间的推移,蒙朝逃来此处的流民数量只会越来越多。
他低声叹了口气,拿起一旁的一个空白的奏折,酝酿了一会儿,提笔写了起来。
“太守,太守!”一名小官吏跑了进来,面容难掩兴奋,“大将军要回来了!”
“真的?”听到这话,即使是向来淡然的郑希,也忍不住抬高了点音量。
“太好了。”他低声道,然后对着小官吏吩咐道,“准备接风宴,到时候我亲自出城迎接大将军。”
郑希当然知道小皇帝颁布的这份命令目的是什么,倒不如说,以他的聪慧,再加上阳城绝佳的,位于两国之间的地理位置。当他注意到蒙朝内部严重飙升的粮价和愈发严重的土地兼并时,就意识到这一切都在那位陛下的掌握当中。
在他半月前收到那封奏折时,他一方面提起了十二分的紧张,知道这是既接手阳城后陛下对他的又一次重任,另一方面,他在敬佩那位皇帝陛下的同时,也忍不住感到了深深地头痛。
人口在如今的时代究竟意味着什么?那几乎是比徒土地还重要的资源。陛下命令阳城直接开城门接收流民,这甚至是比直接抢夺蒙朝两座城池还要挑衅的行为。
几乎和直接在蒙朝那位皇帝的脸上直接打上两巴掌没什么区别了!
这位陛下可真是大胆啊。他有些头痛地想到,没想到朝中的诸位大臣也没有劝阻。
他们不是想来双手一踹什么都不管,明明是尸位素餐,却还美名其曰垂衣拱手而治吗?
听说先帝也是一样杀伐果断,甚至比当今陛下还要独断,这样想想,陛下倒是有几分其父之姿啊。
他苦笑着想到,还好陛下还知道些轻重,又将大将军派过来了。
想到黑甲军和城中的兵工厂,郑希原本提起来的心也慢慢放下来。
有了大将军的帮助,至少蒙朝只要是脑子没烧掉,就不会轻易举兵试图进攻阳城了。
而他的任务,就是根据陛下的指示,不断接收流民,越多越好。
第83章 新的一年
=====================
“阳城共收流民四千余,伊城收三千余,七成为少壮之人,已分发田土良种,命其耕垦……”
苏洵撑着脑袋坐在龙坐上,静静地听着朝臣们念奏折。
阳、伊二城接收流民的数量比他想象的要少,看来蒙朝这次反应速度还算不错,很快便察觉到了不对,并对边境的官员下了命令。不过没关系,蒙朝的问题在于土地兼并,在于耕种产业单一,这可不是一朝一夕便能解决的,而只要无法解决,流民的问题就永远不会终止。
他算了算,按照阳、伊二城从原本在其中世家缴获的田土数量,阳城总共能接收三万名流民,伊城数量少一些,但一万多名没有问题。流民聚集在一起很容易出问题,但有了田土和房屋,这些流民很快就会转化为本分的百姓和农夫。
土地兼并,苏洵在心中冷笑一声,光是收缴世家一半的田土,就能释放出能养活数万名百姓的田地。
等那名官员念完后,整个早朝突兀地停顿了数秒也没下一个人站出来,这让原本沉浸在自己思路中的小皇帝忍不住抬了抬头。
他看到一名官员已经稍稍侧过身想要站出来了,但表情却十分纠结。
有意思。
“爱卿但说无妨。”
“陛下。”那位官员尴尬地轻咳一声,“是蒙朝的文书。”
哦,蒙朝。不知道是不是听到了那声咳嗽,苏洵觉得自己喉咙也有点发痒,他抬起手,借此掩盖了一下。
他压住嗓子:“念。”
那名官员就只能硬着头皮念了下去。
蒙朝的文书说不上是客气,也是,两朝在去年都到了拒绝向彼此派遣使者的地步了,还要什么表面的和睦呢。除去一些言辞激烈的部分,文书大致上是在指着他们禹朝“抢夺”蒙朝的百姓,用阴谋诡计迷惑他们,胁迫他们背井离乡,缺德地狠。
那名官员念着念着冷汗都要下来了,如此直白狠辣地指责一国之君是“卑鄙”“图谋不轨”的,这在两国邦交用文书上是极为罕见的,他真害怕读着读着把自家陛下给气晕过去。
苏洵没有气晕过去,但是憋笑憋得快晕过去了。
那句话怎么说来着,无能狂怒?苏洵觉得用这个词来形容容濯如今的状态真是太好不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