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品罪奴(159)
青婵用疑问的眼神看了看青辉,青辉则比了一个「杀」的手势,青婵灿烂地笑起来,皮肤的黝黑倒是让这个笑容格外艳丽了些,她笑着说道:“哥,也不用这么极端吧。”
第124章
搅局
样貌有些相似的两个人,在忽明忽暗的篝火映照下,有了些诡异的气氛。
雍王府只有一子一女,嫡子和庶女,天生体弱的嫡子和精明能干的庶女。
人们只知道雍王妃故去后,多病的嫡子被放在京城中养身体。而雍王征战沙场,不知道怎么回事又添了个没有来源的庶女。
原本在京城诸多看热闹的人中长大,青婵和青辉本就是看似尴尬的关系。
雍王因为连年征战身体虚弱,也没有再娶夫人,青婵不到八岁就早早开始了打理雍王府上下,及笄后不仅将雍王府的产业做的越来越好,甚至还招赘入门,自己也成了将军。
相比起来,一直平平无奇的雍王世子青辉,就显得很没有存在感了。
青辉本就体弱,虽是有足智多谋的才名,但在外人看来也毕竟是不中用的。若不是侯府的嫡女嫁给了他,只怕是青辉会一直沉沦在雍王府中。
青婵夺去了原本属于青辉的一切光彩,这毋庸置疑,就连青婵自己心里也是明明白白的。
但关起门来,雍王府内,青婵和青辉,却是从小一起长大的玩伴、是好友、也是知己。
青辉不像别人,他从一开始就很喜欢自己新来的妹妹。妹妹不仅带给了雍王府许久没有的热闹和欢乐,也让雍王开始了深居府中的日子。当青婵到来时,青辉的世界突然从单调变成了炫彩。
青辉也从来没有看不起青婵,他支持青婵的想法,在所有人都不看好她领兵打仗的想法时给她分析局势,让她去找云妃联盟。
雍王府的一双儿女,看似是分离的、不和睦的、甚至是针锋相对的。但背后却都有着一个目的——保卫家国。
雍王的弱势并没有让朝廷轻视自己,但却让兵权开始旁落到了镇平侯的手上。
雍王虽说是老迈了,却一直关注着时事,关注着动向。若不是雍王在背后鼎力支持,从前那一起雍王世子迎娶侯府嫡女的美谈更是无从说起了。
雍王府一开始便布下了一张大网,等着镇平侯跳进来再直接收紧,而这一切,甚至连砚儿也不知道。
许久不见兄长,青婵的神情缓了缓,说道:“他们中若是有愿意收编归降的,倒也可成为助力。”
青辉摇了摇头,叹气道:“这些日子和他们同吃同住,我已经摸透了其中一些人的底细。他们有从年轻时就被镇平侯洗脑,一心想着要开创大业的。
也有等着镇平侯发达好衣锦还乡的。他们中没有一个不清楚镇平侯的事情,却也没有一个是有任何摇摆或者不坚定的。”
青婵的眉头皱了起来,她确实从不知道镇平侯还有这一招统率军队的办法,她用询问地眼神看着青辉,看着自己信任的兄长,问道:“除了赶尽杀绝,可还有别的法子?毕竟我的士兵也不能再消耗在这些事情上了。”
青辉思考了片刻。两人的影子在昏暗中慢慢靠近,像是在低语。
深宫之中的砚儿此时已经隐隐有了些把握。自从楼兰一语道出了太后的意图,自己的心中反而是踏实了不少。
太后每天忙着应付朝臣、又处心积虑要控制皇上的「病情」,想来自己的身世曝光得越多,自己就越像是个烫手的山芋,太后接不过来,也没办法真的处理了自己。
这些想法一旦理清,心中也明朗了不少。而就当砚儿在这一处幽静偏僻的大殿终于安下了心来。外面却已经乱成了一锅粥。
萧毓凝的眉眼中依稀有些喜色,她屏退了众人,确认一般地问着书儿:“你确定说是侯爷回撤了?”
书儿点了点头,侯府此时对萧毓凝的倚重更加,因此这样要紧的消息也是递到了她的面前:“说是侯爷前几日就赶着往回走了,京中的流言对镇平侯府很不利。”
至于要萧毓凝做什么、帮衬什么,这些话传到这里,书儿都只当没听到一般,略去了这些,只留下了最关键的信息。
萧毓凝的脸色好了许多,此时又问道金兰:“你们娘娘在宫中具体有多少能用的人手?”
金兰仔细回想了自己听到的消息,回道:“大约是五十左右。”
萧毓凝点了点头,心中想着此时会不会已经是最合适的时机营救砚儿出来。
毕竟,镇平侯在路上,若是杀回来前就让局势发展到他无法控制的地步,想必镇平侯的伎俩一定会土崩瓦解。
萧毓凝心中预演着事情发展的可能性,思考着这些。同时盘算着的,还有宫中剩余的两个此时最能派上用场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