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品罪奴(34)
现如今,萧毓凝手里握着自己远在宫外的母亲,但这种牵制会持续到什么时候?
若是有一天自己还能和母亲相聚,那她还愿意为萧毓凝鞍前马后吗?
砚儿想,自己已经伺候了萧毓凝八年,就算是报当日出宫的恩情,也算是报完了。自己必须要早做打算,她还有亲人要照顾,她也不想永远都在被安排。
那就出现了一个问题,如果砚儿有一日要离开梨落台另立门户,那服侍自己的下人该去哪里找?
砚儿决定要多多留心,伺机培养一些自己的亲信。好在她此时已是妃嫔,再不济也是个小主子,梨落台各处砚儿也能随意走动,宫人们也能搭上几句话。
萧毓凝对自己虽有戒备,倒也不至于生分,能借着她帮到自己,也是事半功倍之举。
砚儿想着,便又进了正殿,看到萧毓凝正在宣儿的伺候下品茶,见她进殿行礼,萧毓凝问道:“可是有什么事了?”
砚儿也不绕弯子,说道:“娘娘,臣妾初为妃嫔,虽未再传唤侍寝,但指不定什么时候要有下次。臣妾此时还没有使唤丫鬟,再让姐妹几个去做我的陪床,或是粗使,实在不妥。要不娘娘召集一下梨落台的二等宫人,挑两个来臣妾身边跟着吧。”
此话也不僭越,本来砚儿受宠,主位妃嫔安排奴才伺候,是应尽之义。
然萧毓凝虽然处事精明,却总是有点傲气,从来对奴婢不是很关心,自然也就忽视了砚儿。
这时才想起来,便说道:“可是生活上有何不便?还是谁给你脸色看了?”
砚儿忙摇头道:“娘娘放心,臣妾一切都好。只是今日想起来,觉得身边没有个人,也怕有心人用此事做起文章。”
萧毓凝便问道:“那你可有合适人选?”
砚儿说道:“但凭娘娘做主。”两人这便喊来梨落台的二等三等宫人,站成两排。
萧毓凝打量着她们,说道:“云更衣初次受宠,这几日本宫才想起,似是没给她指派两个下人,这才召了你们来。你们中可有人愿意伺候云更衣?”
有四个宫人站了出来,其中两名宫女都长相秀气,虽不出众但也算中人之资,一人介绍说自己能伺候梳洗打扮,一人则说自己没有所长,但愿意为云更衣使唤。
两个太监一个身材中等,年纪稍大,一个则身材小小的,看上去还是个孩子。
砚儿仔细打量着几人,忽然觉得那个说自己身无所长的宫女有几分眼熟,又想不起来在何处见过。
未登砚儿开口,萧毓凝看了一番,说道:“不若选了他们俩?一人能伺候梳洗,一人能在你身边护卫?”
砚儿摇了摇头,挽着萧毓凝的手撒娇道:“娘娘若是看得上,不如让她们来补了我的缺,我要了这两个小的,也方便调教点。”
萧毓凝心中也许有不快,但无所谓因此事和砚儿争议,便说道:“都依了你,你便带下去这两个再训一番。”
砚儿谢恩行礼后,便带着这两人去了偏殿。梨落台本就不繁华,偏殿更是简陋。砚儿初得恩宠,也没有什么好布置的,萧毓凝虽知此情况,却也不在意。
砚儿随意坐在一把椅子上,问道:“你们俩都唤什么名字?可曾在哪里当过差?家中还有什么人?”
宫女行礼后答道:“奴婢名唤娇儿,是从前在绣房当过差的。自幼便被送进了宫,家中没有什么人。”
太监也作了一揖,说道:“奴才本就是梨落台的宫人,贱名小竹子,是从前跟随母亲进宫的,后家中变故,才留到了宫里。”
砚儿看着娇儿,这才想起了她是谁,她一时也无心再跟两人谈天,只说想一人一人问话,便使了小竹子在外面候着。
一等小竹子出了门,砚儿便站起来几步走到那名自称「娇儿」的宫女面前,拉着她的手喊道:“雀儿姐姐,是你吗?”
那宫女先是抬头,不可置信地打量着砚儿,又忽然流泪,点了点头。
这才说道:“自奴婢被指去钟粹宫当差,见到小主时就觉得十分眼熟,后才想起你是以前的娇娥,自你走后,你娘亲只说是你暴病没了,也一日日消沉下去了。但她一直十分照顾我,谁成想后来有一日就忽然不见了……”
砚儿也泪流满面,她拉着雀儿的手,说道:“我知我知,你说自己叫娇儿,是想谈谈我是不是胡娇娥。”
雀儿我也摇了摇头,说道:“自您和胡大娘都走了,奴婢一人在宫中十分艰难,却仰仗胡大娘教奴婢的手艺,得了些赏钱,也有了些尊敬,这才能到钟粹宫当差。奴婢感念旧情,这才把名字改成了您的。”
两人一时感慨,又叙了半天旧,砚儿说:“姐姐放心,跟在我身边,我定不会亏待姐姐。但皇上已知晓我的身份,你再叫此名也确实不妥,不若还是改为雀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