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品罪奴(57)
他笑着看向砚儿,拉着她的手便往外走,禅房人多眼杂,此时虽无人看到,但一旦出声怕是很难有人不发现。砚儿回头看着自己的母亲也跟了上来,这才放了心随着小和尚往出走去。
待走到了没有人在的地方,小和尚才回头说道:“恭喜砚儿姐姐和胡姨母女团聚。”
砚儿一把揪住小和尚的耳朵,听他「哎哟哎哟」开始喊疼,才说道:“谁让你跟守卫讲我娘跑了的,你知道昨晚若是没有太后娘娘,我母亲会陷入什么困境吗?”
小和尚还在叫痛,挣扎着从砚儿手中逃出,一边揉耳朵一边说道:“不会没有太后娘娘的,昨日我送你回去时便看到了太后身边的刘嬷嬷偷偷跟着,她什么都知道,肯定早就做好准备要救你们了。要不昨晚也不会那么巧就遇上了。”
砚儿这才明白,小和尚之所以昨晚突然出现在自己身边,怕就是知道了还有太后这一层助力,才想着赶紧让自己也能借着太后这阵东风救出母亲。
砚儿这才消了点气,知道自己是错怪了小和尚:“好吧,我道歉,我不该揪你耳朵。”
小和尚奶声奶气地说道:“罢了,出家人不和你一般见识。今后你们在宫中也多多照顾自己。等我成为了住持,定会好好保护你和胡姨。”
砚儿不禁一阵想笑,而胡氏也抚摸着小和尚的头,说道:“那你可要好好长大念书,照顾好自己。”
砚儿看母亲和小和尚俨然一副母子的模样,不由心中感叹,这也是一段善缘。
回宫的路上,砚儿与萧毓凝隔着远远的距离,仍然能看到她不满的神色。
无论如何,母亲已然救了出来,自是一件好事,回宫后砚儿也会想办法报答太后,甚至如果太后愿意,短期地归顺于太后也无甚不妥。
一回到宫里,祈福的闹剧自然就被太后一五一十转告给了皇上,母子俩不知道是如何说的。
但太后懿旨很快颁了下来,虽没有明面上惩罚萧毓凝,却晋砚儿为嫔。
这样的封赏自然也是打了萧毓凝的脸。对应位份的份例和赏赐很快也由内务府送到了钟粹宫。萧毓凝以主位的身份召砚儿前去问话。
“云嫔,你这样做,到底把侯府放在什么位置上?”萧毓凝问道。
砚儿不着急,假装糊涂道:“娘娘这话是不是没绕过弯子?臣妾晋升了位份,对侯府也自然是一件好事。”
萧毓凝重重地把茶具放下:“你少和我装糊涂?你身边的胡嬷嬷当真是个嬷嬷吗?还是你的母亲胡氏?”
砚儿看了一眼自己的母亲,只见她虽是有几分惊恐,但也未表现得太过瑟缩。
砚儿也就放心了:“娘娘说胡嬷嬷是臣妾的母亲,太后娘娘说胡嬷嬷是她赏赐给臣妾的嬷嬷。娘娘觉得后宫里是该听谁的?娘娘的还是太后的?”
萧毓凝的话被顶了回来,她又拿出了侯府的杀手锏:“你别忘了,你母亲的卖身契,你们俩的罪奴底子,侯府都一应掌握着。”
砚儿笑了笑:“娘娘,如今您还单纯着呢。我已是皇上的嫔妃,胡嬷嬷是太后身边的嬷嬷,您拿着这几张纸,还真的觉得它们能派上用场吗?”
萧毓凝也不说话了。砚儿坐在椅子上,慢悠悠地品着茶。
一反常态地没有主动离开,她在等萧毓凝的下招,萧毓凝坐在正中,一直没控制主动权的她气得脸色通红,见砚儿也不走,自己竟是先拂袖而去了。
宣儿扶着萧毓凝离去,顾妈妈和书儿也紧随其后,墨儿则是慢吞吞地走在后面。
砚儿放下茶杯,笑着说道:“这顺妃娘娘,真是想拿捏住所有人啊。”
也不知道这话是说给胡氏听的,还是说给墨儿听的。砚儿笑着把茶一饮而尽,这才站起来往回走去。
第44章
木兰
护国寺果真灵验,拖了四个月的西北战事终于平复了下来,大月氏派了使臣来与天朝议和,大军也从西北班师回朝。
沉寂了许久的京城终于热闹了起来,就连低调度过的新年喜气,也再度被人们用红彤彤的装潢迎了回来。
砚儿心中一直惦记着青婵郡主,不知道她如今是什么情况。
正在砚儿忧心焦虑时,喜福传来了消息,原来是她的灰喜鹊从宫外带来了青婵郡主的亲笔书信。
砚儿赶紧接过,从灰喜鹊的腿上解下一卷纸条,展开便看见青婵洒脱地字迹:“砚儿,我已从西北边关回京,如今还望你助我拿到军功,我已上书皇上,女扮男装在军中浴血奋战数月,千万不能功亏一篑。”
女扮男装!青婵郡主数月杳无音讯,竟然是偷偷去了军中。
砚儿脑海中曾经有过无数设想,甚至想过会不会青婵郡主被雍王世子软禁了起来。却从来没想过这最有可能却最不可能的情况——女扮男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