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一品罪奴(68)

作者: 肆久 阅读记录

皇后笑着说:“为皇上绵延子嗣,是臣妾的福气。”

两人难得的温情一段,待到皇后落座,皇上才命常哲宣读起第二道圣旨。

原来是为了庆祝皇后生产,封皇后的父亲为从一品国公,母亲为从一品夫人,虽只是晋封,并没有实权,也让皇后开心了不少,眼中甚至隐约含着眼泪看向杨渐。

杨渐这才又让人宣读了第三道圣旨,原来是为了安抚陈嫔和砚儿有孕辛苦,特将陈嫔晋为昭仪,砚儿则晋为云修仪,虽只是在嫔位基础上的晋封,两人晋封后仍然还是嫔位,只是享有更高的待遇,但也是一种荣宠了。

宴会继续进行下去,众人都知道接下来就要有大月氏的使者上前觐见了,与大月氏一战,虽是大胜,却也让天朝人感受到了大月氏的神秘风情和多样的西域产物,便更期待接下来与大月氏使者的第一次会晤。

第52章

楼兰

大月氏位于天朝边界的西北方向,是以游牧为生的民族,每逢旱季或寒冬,就会向天朝边境进攻掠夺,以获得生存必需的粮草。

大月氏有自己的语言,但却因为长期与西北牧民和边关将士打交道,有些人也会说天朝官话。

楼兰使者听到传召,便自最下的一阶往上而来。只见他们头上插着羽毛,脚踩皮靴,衣物也多是兽皮和草编而成。

这倒是新鲜,砚儿也从未见过大月氏人,细看他们的五官,似是也与天朝人不同,多都是鹰钩鼻,高高的鼻梁和深深的眼窝,皮肤也黝黑一些。

使者上前行礼后,便呈上了来自大月氏的贺礼,名曰贺礼,实际上却是为了彰显大月氏归降的诚意,砚儿看到一箱一箱的金银特产抬了上来,杨渐也满意地看着这些。征服一个民族的快感让他不禁神采飞扬起来。

又听大月氏使者操着并不标准的官话,说道:“臣这次前来,还送来了我们大月氏最真诚的礼物。”

说罢便拍了拍手,只见四个高大雄壮的武士抬着一个铜制大鸟笼走了上来。鸟笼先是露出了个顶,众人已经是探着头想要知道里面是什么了。

萧毓凝侧着身子往前看,问着砚儿:“不会是只老虎吧?”

就见武士们已经抬着鸟笼走上了第一阶,里面并非是老虎,而是一个披散着长发、神色冷漠的大月氏女子。

她眼神平静,也不四处打量,只在鸟笼中站着,平视着前方。

甚至武士们放下她时还有些颠簸,她也纹丝未动,更没有一丝慌乱的神情。

砚儿回头看着杨渐,发现他也正认真地端详着那名女子。砚儿心想,看来这就是议和必然联姻,后宫又要多一个可怜姑娘了。

此时大月氏的使者也介绍道:“这是我们大月氏的圣女,名叫楼兰,她是幸福和睦的象征,将她赠予天朝皇帝,也寓意着大月氏和天朝的安宁。”

楼兰仍旧没有反应,砚儿看着她,心想哪怕艳如萧毓凝、纯如华嫔,整个后宫中仍然无一人能够比肩楼兰的美貌。

她的头发也不同于天朝人的黑色,而是更偏向于琥珀红色,深陷的眼窝里是一双黑宝石一样的眼眸,瘦削且精致。恐怕这样的美貌,无人不会折服。

杨渐也是看得愣住了,一直没有发话。使者便又说道:“皇帝陛下,圣女楼兰还是未婚处子,若您喜欢,便可收为嫔妾;若您不喜,她也善于占卜通灵,在宫中豢养亦有大用。”

砚儿看着杨渐,见他显然着迷于楼兰的美貌,一时也有些心酸。

果然与皇帝谈论男女情爱之事,是自己过于愚蠢了。杨渐盯着楼兰,缓缓开口道:“楼兰姑娘,你怎么想?”

砚儿看着楼兰,见她一言不发,甚至像没有听到一般,便猜想该不会楼兰并不懂天朝话吧。

就见使者开口道:“楼兰自幼养在我们大月氏的皇宫中,是圣洁无暇的圣女,从未受过外界的污浊,更没有所困于金银,自然不像我等粗鄙之人,通晓商贾言语和天朝官话。”

砚儿一时也不知道该怎么想,这使者的话看似是在吹捧楼兰,实则却也是贬低了天朝的言语。

但杨渐却没有想象中的愤怒,而是和颜悦色道:“既然远道而来,也是一桩姻缘。便先安顿楼兰住在宫中,之后的事情便等楼兰学会了天朝话,朕再好好问问她的意思。”

砚儿心中又是一阵酸涩,自己成为妃嫔原本就是杨渐问了自己的意思,而宫中只有自己一人,是杨渐心悦了许久,征求了同意,才纳为妃嫔的。

而楼兰虽是貌美,却与杨渐一见,便让他如此倾心。原本在危难中互相保护的那一份感动和温存,此时想起来却那么苦涩和嘲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