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一品罪奴(86)

作者: 肆久 阅读记录

加上二人都有心让此事发酵,还额外添了些添油加醋的东西,过了不到三日,未央宫的宫人和钟粹宫的宫人见了面都得绕开走。

顾妈妈关键时救主,侯夫人和萧毓凝上次起争执又是因为砚儿,怎么会错过这么好的机会。一听到消息便特意进宫来安慰萧毓凝,听闻两人长谈后还抱头痛哭。

虽然侯府势力很大,但京城的禁军还是主要掌握在雍王府手里。

因而砚儿的父亲虽然遭受了一些阻挠,却都无关痛痒,在青婵的刻意关照下,原本从琼州到京城,两个月的路程也顺顺当当走了下来。

父母回京,砚儿自然不能不见,而杨渐作为下旨召回二人的皇上,自然也在未央宫设家宴召见两人。

其实搬进来的第二日,未央宫便焕然一新,许多从前待在库里吃灰的摆件也都被金兰一一拿出来擦好放了上去。

如今小远子已经是未央宫的总管,砚儿也管他叫起了大名朱翰远。

乔迁新宫,又都升了头衔,未央宫上下都充满了喜气。砚儿本喜欢简单的陈设,从前住在偏殿地方也小,也就随她去了。

如今一个人独居未央宫,地方大且宽敞,陈设简单反而显得空空落落的,因此也没再反对把那些珍奇古玩摆到面上了。

未央宫一时堪比永宁宫,即使已经有些奢华了,杨渐还特意送来了些南珠来装点屏风帐子等,又增添了一些低调的底蕴。

已有多年没见过父亲,砚儿也有些紧张,杨渐为了预先让她做好心理准备,还特意告知了砚儿,说胡愈的状态或许不太好,日后会派太医好好医治。两人交握着手,一同坐在上席上等待着从宫外接来的胡愈和胡氏。

胡氏本就是前些日子才从宫里走的,只是为了保全体面极少数人才知道这事。

胡愈则是这么多年头次进宫。两人略带拘谨地走进未央宫,胡氏行礼道:“皇上万岁,娘娘千岁。”

而她身边的胡愈却环顾着大殿,还盯着砚儿看了许久,神色中并不像是认识自己的样子,胡氏还拉了他一把,他才勉强像行礼一般弯了弯腰。

砚儿仔细观察着自己的父亲,见他眼神空洞,神情迷茫,便试探着开口道:“父亲母亲都别拘礼,这些年你们受苦了。”

杨渐也赐座给二人。只见胡氏扶着胡愈,缓缓地走向座椅,还未等坐下,胡愈便一把甩开,在殿里跑了起来,边跑还边笑道:“娘,你看这里多漂亮啊。”

砚儿傻了眼,她看向杨渐,后者安抚地拍了拍她的手:“你父亲在琼州受了不少苦,记忆也有些错乱,假以时日,慢慢总会康复的。”

胡氏也搭话道:“皇上、娘娘莫怪。从琼州回来前外子便有些疯疯癫癫,此时是癔症犯了。”

赶紧前去把胡愈扯开,一把按在凳子上,见胡愈还不安分,又狠狠捏了他两把。

砚儿知道母亲也才刚见到父亲,不好多问什么,只能问问杨渐:“臣妾的父亲,何时开始是这样的?”

杨渐耐心地回应道:“听去琼州接你父亲的人上报,说你父亲在早年发配琼州的路上便开始有些神志不清,开始只是记不得事情,后来到了现在竟是也记不得人了。”

砚儿有些失神,胡氏赶紧安慰道:“娘娘莫要难过,臣妇在宫外定会好好照顾外子。”

砚儿看到母亲有些劳累的神情,又看着一旁已经有了花白头发的父亲,心中一阵苦涩,眼泪也落了下来。

杨渐见她伤神,赶紧搂了过来,又说道:“传令下去,将胡愈和其妻安置在昔日的胡府,另外拨丫鬟守卫各二十人随身伺候,太医定期问诊。一应生活所需,都尽力满足。”

砚儿虽是悲伤,却也坚持道:“还是从臣妾的俸禄中出钱吧,不要让皇上背负了偏袒外戚的罪名。”

胡氏见状,便要拉着胡愈告退。砚儿还没得及阻拦,便听到胡愈高兴地大喊:“出去捉迷藏咯。”便一溜烟横冲直撞出去了。胡氏也只能行了礼赶紧往外追去。

砚儿远远地看着父亲一蹦一跳地离开,母亲在后面追赶着。心酸之余又叫金兰从库房拿了些金银药材之类的,跟着送了过去。

杨渐也不怪罪二人御前失仪,而是好生安慰了一会砚儿。

待到杨渐走了,墨儿才开口安慰道:“娘娘切莫垂泪了,刚出了月子忌讳这个。要奴婢看着,老爷似乎并没有癔症那么严重。”

砚儿回想起刚刚的场景,自己的父亲仿佛三岁孩童一般,行为举止完全不受控制,疑惑道:“这样也不算严重吗?”

墨儿想了想,说道:“医书中记载,若是真的癔症严重,定然听觉视觉发生错乱,轻则认错人、认错地方,重则打杀身边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