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承鲛人的冲浪冠军[重生](126)
“那不知道会不会出现收买评委的现象?”莱克啧了两声,说道。
冲浪比赛的主观性很强,大部分的评分都是掌握在评委手上。
等于说是,在冲浪比赛的现场,评委把控着选手们的生杀大权,以及金牌的诞生。
旁人摇摇头,说道:“应该不会,评委制度启用的是新的。”
莱克一愣:“什么新制度?”
“好像是随机评委。”那人想了想,转开了话题:“你们觉得这次谁会拿金牌?”
这又像是开启新话题,记者们嘀咕道:
“金牌?我觉得这次旗国的徐沐没参加,世界排名前十的只有马尔兹和奇卡斯参加了,我估计金牌应该就在他们之间产生。”
“那也不一定,有可能杀出一匹黑马呢。”
“黑马?也有可能,冰岛冲浪和以往的比赛都不一样,很考验这些人的心理素质。”
“那这次很可能是比赛型选手能拿到好成绩。”
比赛型选手,通常会在比赛时候比平日更加兴奋,成绩也会比训练更好。
而训练型运动员则刚好相反,一旦在正式比赛上便会出现意外而无法发挥自己正常水平。
有人曾经猜测过,这是因为运动员的心理素质而决定的。
但是后来大伙却发现,这种状态实际上也是可以通过培养而达到的。
教练在训练运动员时,会刻意培养出体育生眼高于天、嚣张的态度。
因为如果看到比自己强的选手,还没比赛就已经退缩了,这还怎么进行比赛呢?
所以,有时候大家会调侃体育生的目中无人,看来也都是有原因的。
不过光是嚣张但却没实力反而会成为全场的笑柄。
所以真正比赛型选手不管内心还是外表都需要无比自信。
世锦赛的安保速度实际上也挺快的,没一会记者们就被安排到比赛现场。
他们望着眼前黑沙黑水的景象,举起相机。
不得不说,冰岛的黑沙滩确实称得上是世界前十名的海滩。
黑色的砂石踩上去感觉很细腻,和其他白沙、黄沙并没有什么区别。
莱克也举着相机,拍摄着比赛现场。
突然,他的镜头里出现一位蜜色皮肤,红白相间运动服的青年。
对方正坐在选手席上,撑着下巴发呆。
青年像是感应到莱克的视线,微微抬起眼睑看了过去。
当两人对上视线后,青年嘴角微勾露出一个礼貌的笑容。
莱克按下快门,截下了这一画面。
时满在看到有记者给自己拍照,笑了笑后便收回视线。
他的心里很平静,但是能感觉自己的身体却有些微微颤抖。
青年很确定,这并不是因为紧张而颤抖,而是因为兴奋。
没错,就是兴奋。
从小到大,只要是遇见比赛他就非常兴奋。
那种兴奋是从内心深处涌出来的,根本就没法控制住。
即便是自己准备好冲浪的组合动作,却会因为踏上浪尖而突发奇想更换自己的组合动作。
所以他并不是因为懒而不去准备冲浪技巧动作,而是因为他根本不确定自己会不会临时起意更换。
上次联合杯冲浪比赛,他也是临时起意更换了不少动作。
不过那次的效果倒是挺好的。
时满看向海面远处,心里慢慢浮现出以前父亲跟自己说的那句话。
“时满,你是天生的比赛型选手,但是要记住,信心源自你的能力,而你的能力则给你带来信心,两者缺一不可。”
对,信心和实力,两者缺一不可。
*
冰岛举行的冲浪世锦赛是冲浪界的一大盛典,但是却并没有华国观众前往当地观看比赛。
这是因为冰岛距离华国大约一万多公里,没有直达航班,算上转机的时间抵达冰岛至少需要十几个小时。
不过华国粉丝虽然没有到现场,但大伙都在网上观看着体育台的现场直播。
体育频道选的解说员是人们非常熟悉的王博,他曾经解说水上运动十几年。
王博却有一个外号,叫做王神经。
他每次解说时总会忍不住明褒暗贬,几乎所有的话都需要大家从相反角度来听。
这也是他的一大特色。
这个特性让王博受到不少人喜欢,所以他解说的体育赛事也会涌进来不少并不是体育界的粉丝们。
网络直播的视频稍微慢上几秒,有几分卡顿的现象。
当王博的声音响起时,便代表着比赛即将正式开始。
“大家好,我是你们熟悉的朋友,王博。这次将由我来解说十八届冲浪世锦赛的比赛过程。”
“虽然这不是我第一次解说冲浪世锦赛,但是这次绝对是我最开心、兴奋的解说!华国冲浪队居然有三位选手拿到了比赛资格,这是我们华国第一次参加冲浪世锦赛,希望能再接再厉,突破零奖牌的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