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婚眼花(136)
他希望通过自己悲情的表演能够获得老两口子的怜悯,进而心甘情愿地掏钱为他买辆摩托车。
怎奈老两口子都没喝假酒,脑子也清醒着呢,他们就是不往摩托车这上面扯。
季卫国更是给他出了一个绝妙的好主意,让他弄块海绵系在车座上,这样就不会硌着蛋了。毕竟蛋命关天,牵扯到季家传宗接代的大事。
“这不是块海绵就能解决的事儿!”季秋天沉不住气了,干脆和父母把话挑明:“你们就给俺买辆摩托呗,要不然上下班的太苦太累,到时候干活没累着,骑个破自行车倒给累死了。”
季卫国和葛桂兰听了这话相视而笑,然后冲着宝贝儿子四只手同时一摊——没钱!
已经嫁出去两个姐妹了,可还是没能换来一辆摩托车,季秋天的摩托梦破灭了三分之二。
失望之余他还有一线希望,那就是秋季,现在看来只有把摩托车的圆梦重任交给四妹。
不过远水解不了近渴,秋天现在急需摩托车代步,而父母又都不愿出钱给他买,这让他很是上火。
其实秋天自己是有存款的,但别忘了他是谁,他可是季卫国和葛桂兰这对神经侠侣培养出来的异形怪胎。
花别人的钱,过自己的日子,这就是他季家人的行事风格。所以,他是无论如何都不会动用自己小金库的。
用自行车轱辘了几天后,季秋天实在是忍不下去了。他威胁父母说,要是再不给他买摩托车就不去上班了,干脆辞职了事。
季卫国没把儿子的话当回事,说你爱干不干,反正为你这事几万块钱都花出去了,想怎么做你自己掂量着来。
葛桂兰也是甚为狂怒,大骂儿子不懂事。一个大小伙子骑二里的地自行车都能当成是受罪,没出息!
杠杠没出息!她还说有很多人蹬两个多钟头的自行车上下班,也没见有谁为了这种事就把工作丢掉不干的。
可季秋天这个秧子已经暗自拿定了主意,声称再不解决车的问题他就立马辞职。
老两口还以为儿子说的是气话,说说也就完了,却没想到他竟玩起了真格的,在四月五号那天真的就辞职不干了。
季秋天在一天之内就把辞职手续全部办完,效率出奇的快,从来也没见过他办事这么痛快过。
为了和父母呕气,为了一辆没见过面的摩托车,秧子季秋天竟然把这么好的一份工作给扔了,实在是令人匪夷所思。
金平知道这个消息时也是大吃一惊,但是时间已经过去了两天,而且这个信息还是葛桂兰亲自送来的。
葛桂兰过来找大哥的用意很明显,让他要么是把秋天的工作再办一次,让儿子回原单位去;
要么是把三万块钱给她吐回来。第一条金平做不到,小徒工的职位稍纵即逝,那个空出来的坑第二天一早就被人给填上了。第二条他也更不可能同意,进了兜的银子哪有再掏出来的道理。
大哥金平这阵子来钱的道儿较少,只能通过「上贡」来拓展一些创收的业务,这次他也是费了好大的劲才包揽了徒工一级的招工事宜。
他一共给办了二十个人,每人三万,总计六十万元。这笔钱他是不可能独吞的,各个环节下来,他自己也就能剩下个三十来万。
“工作是你家秋天自己辞的,这笔账咋能算在我的头上呢!”
面对葛桂兰要求退款的诉求,金平表现出了一个国企厂长应有的风范。
人家到底是个领导干部,说起话来有理有据,有板有眼。
金平的板子上都钉着钉子,而且每一板子都打在了葛桂兰的屁股上,把她疼得呲牙咧嘴还让她说不出什么来。这就叫水平,国企领导的水平。
葛桂兰阴笑着点头哈腰地退了出去,金平以为她知难而退,不会再生出什么事端来了。
但他想错了,葛桂兰在对待这种事情上根本就没有善罢甘休的可能,她随时随地都有可能杀个回马枪。
当贼心不死的葛桂兰再次冲进机械厂时,金平才发现自己犯下了天大的错误。
在这个世界上他或许谁都可以忽悠,但唯独这位老女人却是万万沾不得边的。
这次葛桂兰是有备而来。她手里拿了份过期的报纸,在这张报纸上,有则招工简章占据着一个整版的篇幅,那正是金平所在企业集团的招聘信息。
在这篇招工简章当中,除去招聘各类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以外,在最后一个招聘岗位上清清楚楚的写着:徒工二十名。
“要求年龄二十五周岁以下,初中毕业,城镇户口……”葛桂兰拿着报纸坐在大哥办公室里嗑嗑巴巴地念着,就像正在和金平进行一次组织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