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头婚眼花(52)

作者:头婚眼花 阅读记录

“你爹妈舍不得打你、下不去手没关系,我来替他们教育你!”

眼巴巴盼了二十多年,老乔一真以为刘青山是自家没跑的内定女婿,可到了却被这小子放了鸽子,而且还招来了一群下三滥,他能不火么。

为啥开门就挨打,刘青山当然知道了。无论是从老乔的辈分上讲,还是出于香君的角度来说,自己挨的这两巴掌真是一点也不冤,所以他一个屁也没敢放。

“要是感觉不对劲,就尽早撤了吧,免得没处买后悔药去。早散早解脱!”这是豆子临走时留给刘青山的忠告。

撤!怎么撤?自己好象没有退路了,而且也根本就不需要什么退路。虽然现在和秋月赌点小气,但依旧还是爱得火热。

若真的如豆子所说,把挑选人生伴侣当成是撒网捞鱼,那么刘青山的渔网显然是撒偏了。

他本想收获爱情与幸福,却不料一网子下去竟捞出一窝的河豚来。

往下怎么处理这些有毒带刺的家伙,他没考虑好,甚至拿不出半点的主意。

关于婚姻之事,他的智商还处于蒙昧阶段,一些事情似乎只是懵懵懂懂的感觉到一点点,但还不是非常的了解。

“等结完婚就好了!”青山在心里劝慰着自己,至于怎么个好法,他也不知道。

婚姻不仅是两个人之间的相互承诺,更要各自面对配偶的家庭成员。

而且还要时刻准备着,准备着在各个方面为他们付出与负责。看样子,刘青山在这方面并没做好任何的准备。

转眼到了腊月里,刘翰林夫妇选了个日子,奔向山城季家。

虽说是去提亲,但两人却没有一丁点儿的喜庆感觉。城下之盟签下耻辱条约,被人逼着去提亲,心情可想而知。

他们此行可不敢空手,携带的诚意包括:两瓶茅台,两条中华,两包上好普洱茶,还有两盒燕窝。

此外还有更重要的一样,那就是六千六百块钱的现金。可千万别嫌多,就这价码还是人家老季家嘴下留情才落得的优惠价,按当初葛桂兰的说法:俺们没要六万六就算是对你们家开恩了。

其实葛桂兰对于这个钱数也是存有疑义,但季卫国说了,这种事得松驰有度。

因为他觉得伸手要钱的事不能总是紧绷着,得适当的缓缓,要是一下子把那根绳套给绷断了,以后就可能连毛都捞不到半根儿。

提亲哪有送钱的?还没怎么着就开始掂对着收费了,这老季家也太会做「买卖」了!

赵红梅很是反对拿这笔钱,但刘翰林倒是非常认同秋月爸爸的说法。

因为季卫国曾亲口说过:提亲的钱就是走个形式,这钱他们老两口都会给孩子攒着,到最后也是要用到孩子的身上。

可刘翰林却没想过,这钱到底是会用到哪个孩子的身上。而季家人则暗笑,除了季秋天还能有谁。

刘青山和季秋月都没跟回去,因这次所谓的「提亲」用不着他们俩参与。说得直白点,这套程序压根儿就没他们什么事儿。

当刘家老两口按照地址找到季家住的小院时,不由得倒吸了一口凉气。

第22章

被迫提亲 02

眼前的景象完全出乎刘翰林和赵红梅的意料之外。从整体外观来看,季家住的院子不像是民居,倒更像是个军事禁地。

只见两扇对开的墨绿包铁大门赫然矗立在一围水泥高墙的正中,门头与墙头之上均安插着涂着绿漆的铁制矛尖状防护刺。

推开大铁门上虚掩着的一道小门,迈步进去后眼前又是一亮。

刘家老两口惊讶地发现,这个所谓的小院其实是个大院落,仅前院的面积就不止有一百来平米。

院内地面上铺满灰色地砖,三条青石小路将大门与两间大瓦房通连在一起。

而院墙内侧则以白水泥打底,又用黑色鹅卵石镶嵌出梅、兰、竹、菊等植物造型图案。

在院子正中间的一个圆形大花坛里,竟立了一尊不大不小嶙峋俊秀的假山石。

正面看似个正在低头梳妆的美少妇,侧面瞧却如猛虎向天啸,真可谓是造型别致,巧夺天工。

另有两个长方形小花坛,分列在中间花坛的左右两侧,虽然修砌得整洁利落,但是里面却被堆了一些不相干的杂物。

再看院内两间起脊大瓦房,举架高大,一正一偏,全都是白色瓷砖打底,配以蓝、橙两色马赛克瓷砖贴出几何图案。

从外到里,这套院落跟周围其它人家的房院比起来,简直就是天上地下的差别。

此时刘家老两口顿时疑窦丛生,从住房条件上看。难道……这季家真的不是凡人?

季卫国和葛桂兰早已笑呵呵地迎在正房门口,而后客客气气地把他们让进了屋内。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