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事里(441)+番外
为了给儿子置办婚房,花了人家姐妹不少的钱,张美凤有些心虚,只得在大年三十赶了回来。
不过,她在家里才安生呆了一天,初二一大早,几个姑姐就回来了。她们看到张美凤,叽叽喳喳的就围了上来。
“美凤啊,我说这个大亮太不像话了!拖了一年又一年,又是相亲又是订婚的,又是买房又是装修的,到现在媳妇没见到,他人也不见了,合着这是逗我们玩呢?”
大姑姐向来快言快语,丝毫不给张美凤留面子。
“大姐,大亮这孩子有骨气,他花你们的钱心里也过意不去啊,非想要出去看看,想要自己去挣钱……”张美凤陪着笑解释着。
“我们的钱给他花,我们心甘情愿啊,只要他把媳妇给我娶回来。再说,谁也没说不让他出去挣钱啊!
把婚结了,把孩子生了,全中国随便跑!可是你们不能谁也不商量,就这么悄不声的就走了啊……”大姑姐依然怒气难消。
“嗨,这孩子他也没跟我商量啊!我这一睁眼,他人就不见了,就给我留了张字条,说去广东了,你说我啥办法?”
张美凤一看姑姐们这架势,不能硬碰硬,只得示弱,嘴角一撇,眼睛一眨,抽抽搭搭的就哭了起来。
大过年的,一看张美凤哭了,姑姐们也就不好再咄咄逼人了。
“行了,行了,我这说大亮呢,谁也没说你……这孩子,去广东了也不知道混的啥样?”大姑姐的语气终于缓和了下来。
“大亮去哪儿了?广东?那个小静不是也在广州吗?他是不是找小静去了?”老太太在一旁听的迷迷糊糊,插嘴问道。
“哎呀,妈,还哪有什么小静啊,现在是青青啦!成慈家的闺女,两人都谈好久了,我和大姐也都见过了。”小姑赶紧给母亲解释着。
“是吗?成慈家的闺女啊?那闺女可有日子没见了,小时候见过一两次,印象里可好看了,像她爸……”老太太努力回忆着。
“是啊,那闺女长得好,身材也好,人家家里现在开制衣厂的,还一人送了我们一条裤子呢。我们的见面礼她也都收下了……”“那不是挺好的?这婚事不都算定下了吗?”老太太疑惑的问。
“是挺好的啊?本来想着过了年,回来商量商量,让他俩尽快把婚结了,怎么这大亮还跑广东去了……”大姑姐忍不住又唠叨了起来。
“大亮跑了,也不耽误我们聊。这两天等成慈回娘家了,我就找她商量商量。”张美凤赶紧安抚着大家。
听张美凤这么说,几个姑姐觉得大亮和青青的婚事也就八九不离十了。正好,门口有几个邻居过来,大家就一起说了起来……
就这样,几个女人的大嘴巴一传十,十传百,很快闹的整个林家湾都知道了——林大亮和柳青青订婚了。
——
大年初四这天,林成慈终于回了林家湾。
她回来是因为老母亲身体不好,这次准备多住几天,好好伺候一下母亲的。
不过,她才刚进了老四的家门,就听四嫂说了村里关于大亮和青青的传言。
她登时气的火冒三丈。
自从这个林大亮偷偷去了南方,她一直都不高兴。所以,年前她对张美凤就冷淡了下来,两人很少再联系,张美凤给她打电话,她也不再去接。
何况,自从知道了青月制衣厂竟然是自家的产业,她的腰杆就挺直了不少。林大亮家的条件在她眼里忽然就没那么优越了……
她本以为大亮走了就走了,两个孩子的事黄了就黄了,反正青青看着也不太上心。
她还等着过了年,得了空,好好的找亲戚朋友给青青再介绍几个好人家……
没想到张美凤这个大嘴巴子,竟然把青青和大亮的事添油加醋,在村里宣扬的人尽皆知……
她正在生气,张美凤竟然找上门来,把她叫到了大门口,说去她家里一起聊聊两个孩子的婚事。
“你儿子跑了十万八千里,人离的那么远,这婚事还怎么谈?”林成慈没好气的怼了一句。
“现在交通多方便,坐上火车,说回来就回来了呗。再说,年轻人么,出去见识见识,说不准就挣大钱回来了,也是青青的福气。”张美凤知道自己家理亏,所以只得满脸陪笑。
一旦对一个人有了不满,那么她所有的表现就都是错。林成慈看着张美凤的有些讨好的笑脸,忽然就想到了小月的事。
当年的蝴蝶毛毯和玉坠,若不是因为她的贪小便宜,怎么会让自己和小月阴差阳错的错过,这么些年母女近在眼前都不得相认?
“挣大钱?有些人爱贪小便宜,我看一辈子也挣不了大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