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炮灰徒弟重生了(460)

作者: 姜鱼 阅读记录

阮秋看完信,心情久久不能平复,他小时候不懂娘为何总跟他说对不起,长大之后知道真相,确实也因此痛苦过。但现在看到信,他想说娘完全没必要跟他道歉的,他生来这样,也不是娘所期盼的,但娘早已经不在,他这些话也找不到人说了。

“小秋?”因为阮秋沉默了太久,神情很是低落,殷无尘忧心不已,轻轻握住阮秋的手腕。

阮秋缓缓回神,朝殷无尘摇了摇头,再看向谢玄卿时,不由得轻叹一声,便将信交给他。

“我想这信不仅是留给我的,也是留给大师伯的。”

谢玄卿有些不敢接,他怕会看到顾兰君的斥责,过分的自责压抑得他几乎喘不过气,但在阮秋那双清澈的秋水眸注视下,他还是僵硬地伸出手,又小心地接过了信件。

看过这封信,阮秋对谢玄卿也多了几分真正的信任,他看着谢玄卿难掩颤抖的指尖,不忍心叹道:“大师伯,娘没有怪你,她一向很清楚爹是因何而死的,当年带我离开,只不过是不想拖累你和燕前辈。”

谢玄卿手上猛地一震,双眸睁大,呆呆看着信纸。

李三思大抵猜到什么,偏头看了阮秋一眼。殷无尘也不再问,只是用力握紧阮秋的手。

这种无声的安慰叫阮秋有些好笑,他其实没那么难过,能再看到娘留下的信,他是开心的,他也轻轻捏了下殷无尘的手心,告诉他自己没事,他只是有些担心谢玄卿。

在今日之前,他对谢玄卿一直持观望的态度,如今知道当年爹的死确实如谢玄卿说的那样,他才算真正认下谢玄卿这位大师伯。

况且娘能在临终前将他托付给紫霄宫,可见她对谢玄卿的信任,那么阮秋也愿意相信他。

一直以来,谢玄卿都将阮灵昭的死认定为自己的责任,为此自责多年,已成心结,也认定顾兰君当年离开是因为怨恨他害死了阮灵昭,尤其是在知道顾兰君离世之后。

为此,他一直不敢提当年的旧事,也不敢见顾兰君,不敢去找他们,便只在紫霄宫等着。

他觉得自己是没有资格出现在顾兰君和阮秋面前的。

只能祈求他们的原谅。

但没想到他会在今日知道顾兰君离开紫霄宫的真正原因,也看到了顾兰君留给他的劝慰。

原来顾兰君没有怨过他。

谢玄卿许久不语,也许久都没有回神,他忽然想起来,阮灵昭临死前将顾兰君托付给他时,也从未说过怨恨,他却说过一句话——

灵昭不悔做过大师兄的师弟。

对于谢玄卿的心结,阮秋也知道几分,由此猜到这封信对他的重要。阮秋也不知谢玄卿能不能放下心结,只能说:“大师伯,在爹娘眼中,你如兄如父,是他们最重要的人,他们的死和离开,你也很难释怀,但已经二十年了,你该走出来了。”

谢玄卿沉默须臾,哑声道:“我想单独陪陪他们。”

他抬头望向墓碑上并列的两个名字时,眸中泛起微红血丝,也闪过一缕不易察觉的水光。

阮秋不由怔住。

顾兰君当年能将阮秋托付给谢玄卿,如今阮秋就对他有着足够的信任,再看一眼父母的合葬墓碑,看向殷无尘和李三思,李三思没说话,识趣地默不作声往山下走去。

殷无尘也是无奈摇头。

他们都不是当年紫霄五子中的任何一个人,谁也无法设身处地地体会到谢玄卿心中滋味。

阮秋便同殷无尘离开,走出几步后,他脚步一顿,再次回头看向谢玄卿,眸中秋水清潋。

“那我们在道观等大师伯,希望大师伯不要让我们等太久,毕竟娘说了,让我去紫霄宫。”

谢玄卿倏然抬起头,眸光怔怔地望着眼前的墓碑。

阮秋没再多话,他想,谢玄卿应该能明白他的意思。他明知道谢玄卿没有回头看,还是冲着他僵硬的后背笑了笑,便牵着殷无尘的手下山。倒是殷无尘意味深长地看着阮秋,眼底笑意分明含着浓浓的无奈。

三人走远之后,阮秋才留意到殷无尘这个眼神里的深意,他有些心虚地摸了摸鼻尖,小声道:“师尊,娘的遗愿是希望我回紫霄宫,至少,我也要将这剑匣送回去。”

他说这话时都没跟殷无尘商量,而且他们之前的打算是带谢玄卿看过父母之后就分别,掌教送他和殷无尘回玄极宗准备婚事的。

殷无尘没有生气,还失笑道:“去紫霄宫是你母亲的遗愿,你想回去,我又怎么会拦着?”

只要阮秋不是一去紫霄宫就不回来了,他就不怕。

得到殷无尘的支持,阮秋松了口气,弯唇笑了笑,又忍不住感慨道:“我真没想到娘会将信放到剑匣里,自她走后,我就没打开过剑匣。想起来当年将剑匣埋起来时观主一再问我真的不再多看一眼吗,我竟然都没看过一次,我真是个大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