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软软美人(3)

作者: 三月蜜糖 阅读记录

翠喜忙福身回应:“姑娘,今儿余嬷嬷去库房领茵褥,谁知全叫栖香阁的领走了。”

姜瑶眉头蹙成小川,少顷,嗤道:“宝忆,你等着!”

撂下话,姜瑶就拎起裙子直冲着栖香阁去了。

不过一刻钟,栖香阁的下人就亲自抱来两床崭新的茵褥,说了几句无关痛痒的话,匆匆离开。

余嬷嬷和翠喜去铺床,屋里点着灯,罩纱下的光温暖柔和。

姜宝忆低头把帕子小心翼翼塞到荷包里,暗暗道:大姐姐对她这般义气,即便难办也要帮忙送出帕子。

周启又不是大老虎,总不会吃了她吧。

饶是如此想着,躺下后,姜宝忆翻来覆去烙饼一样睡不着,后来约莫滚得累了,才昏昏沉沉迷瞪过去。

清早起来,余嬷嬷给她梳了双丫髻,簪上嫣粉色珠花,换了件淡粉色襦裙,她身量纤细,裹上披风后愈发显得娇小。

因为起的太早,姜宝忆并没有去给外祖母请安,而是径直去了春晖堂。

舅舅不在家,舅母正在安排下人布餐。

姜宝忆进门便朝舅母苏氏福了福身,柔声道:“舅母安。”

苏氏招手,笑道:“宝忆赶紧坐下用膳,待会儿陪程哥儿去周家,一定要盯好他,莫惹出什么祸端,叫人笑话。”

苏氏只有姜瑶和姜锦程两个孩子,姜锦程又是好容易怀上生下来的,故而苏氏对他很是溺爱,七岁的年纪,猴子一样顽皮。

苏氏托人花钱才求到周家私学读书,可姜锦程死活不肯,闹得鸡飞狗跳后,眼见着没有商量的余地,便伸手一指,非要姜宝忆跟着一块儿,他才肯。

毕竟是头一日去周家,姜宝忆难免紧张,偏姜瑶盯着她腰间的荷包使了个眼色,她呛了口,愈发觉得腰上不是荷包,而是烙铁。

苏氏又反常的殷勤,不断往她碗里夹菜,姜宝忆吃的提心吊胆。

捱到坐上马车,驶离大门后,她才觉得胸口那只小鹿稍稍停止蹦跶。

姜锦程今日穿着宝蓝色锦衣,腚底有针一样坐不住:“五姐姐,读书好玩吗?”

姜宝忆脑子里还在想待会儿见了人该如何问好。

周大人是京兆府尹,从三品官职,周夫人的母家是昌平伯,满门显贵。而舅舅只是光禄寺丞,从六品上,照理说姜家踩着高跷都攀不上周家私学,可舅母不知用了什么人脉,七拐八拐竟把程哥儿塞进来了。

这厢理清了头绪,又开始焦虑如何把荷包送到周启手中。

故而对于姜锦程的问话迟了半晌,才答他:“读书使人明智,读书使人上进,读书....”

姜锦程很是不耐烦,堵住耳朵表示拒绝接收。

马车晃晃悠悠走了一刻钟,然后停下来。

车夫道:“姑娘,周府到了。”

-完-

第2章

◎真是吓人的梦啊◎

周家庭院布置与姜家相似,只是姜家不似从前风光,府里好些物件很是陈旧,院墙屋檐多年不曾休憩整办,全然没有周家的气派。

姜宝忆牵着姜锦程的手跟在管家身侧,行走间不时用余光悄悄打量,才是初春,院里好些稀奇珍贵的花草都争相开放,淡淡的花香拂面而来。

沿途遇到的丫鬟小厮都会恭敬行礼,府上下人教养极好。

这会儿周夫人在花厅见客,管家把她们领到一处偏厅,吩咐丫鬟端来茶水后,让她们歇息片刻,便先行退了出去。

姜宝忆默默吁了口气,端起案上薄瓷茶盏啜了口,复又低头将衣裳整理一番。

偏厅甚是宽敞,斜对面有一方软塌,搁着张檀木案几,案几上头摆的是棋盘,日光透过窗纸将那黑白棋子映得通透莹润,塌左边是博古架,最下面放了插满迎春枝子的长颈瓷瓶。

姜宝忆把目光移到右侧,有两排书架密密实实的耸立在屏风后,再往里应该还有一间屋子。

忽然听见“哗啦”一阵响动,姜宝忆回头,便见姜锦程不知何时跑到软塌上,一手摁着棋盘,垫脚去够楹窗上的铃铛,棋子撒的到处都是。

姜宝忆忙站起来,着急的走上前一把抱住姜锦程的腰,阻止他继续东摸西碰,博古架上的瓷器摇摇晃晃稳住没掉。

她不敢太大声,将人摁到方椅上后,细着嗓音劝:“程哥儿,你安稳坐好,回去姐姐给你做扇子。”

姜锦程荡着小腿,点头咧嘴:“五姐姐,我乖的。”

姜宝忆起身,犹不放心,“你若不听话,往后我不跟你一块儿来了。”

姜锦程眨着无辜的大眼睛,仰头保证。

幸好方才进门时,姜宝忆扫了眼那棋盘布局,约莫心中有底,便把地上和榻上的黑白子都捡回棋盒里,那棋盒应是羊脂玉做的,触手温凉细腻,她分好棋子,凭着记忆开始复原棋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