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糊也没关系(165)+番外

作者: 子不懂 阅读记录

“让他们埋,我们这次一定‘掂过碌蔗’!”

陈楚阳大手一挥,一点都不带怵的,“我们的王牌他们可干不过!”

《国有重宝》确实带起了一股怀旧风,继莲神和栋爷之后其他的台的综艺节目都跟风请了一些老牌的艺人站台。

可大家要知道啊,十几年前全国文娱业发展最好的就是大湾区,别人请不到的艺人前辈们多多少少都曾经跟大湾台打过交道。

这次大湾台直接请到了一位至今仍活跃在大荧幕后的传奇名导演——冼锦标。

华语电影在国际影坛上一向容易受到冷遇,但除冼锦标的电影除外。

也不知道冼锦标的电影有什么魔力,他拍的题材别人也拍,他用的演员别人也用,但只要他带着电影去参赛就一定能被评委青睐,入行十五年,拍了五部参赛作品,三部提名、两部获奖!

大湾电影业前几年遇上寒冬,冼导拍了两部商业片都反应一般。

他一气之下干脆转行做起了投资,这些年国内影业蓬勃发展,冼导终于耐不住心动再次下海。

他的新作刚好在宣传期,于是大湾台“趁虚而入”邀请到他做第一季的特邀嘉宾。

“那是,冼导一出,谁与争锋!”林确赞同地点头,内娱综艺,卷起来吧!

“我记得你和冼导还挺熟的,后来还有联系吗?”

陈楚阳突然想起好几年前林确突然被隔壁剧组“借去当翻译”的事,“就是冼导那边让你去当翻译的,我没记错吧!”

“是啊!”

都有七、八年了吧,林确和陈楚阳还是在校大学生,刚开始接触编剧这一行,跟着陈楚阳的朋友进了个小成本的电影剧组里当小工,不图工钱只图赚点经验值。

隔壁就是大制作大班底的冼锦标剧组。

冼导的剧组里又有外国人又有香岛人,就特意从大湾区带了两三个能说粤语又能讲普通话还会英语的翻译。

没想到有一天晚上翻译们出去宵夜集体食物中毒,第二天一堆语言不通的演员和工作人员都傻眼了。

林确前几天路过剧组时听到熟悉的乡音,一时激动就跟人搭讪聊了几句。

恰巧那人正是剧组的剧务,着急忙慌时突然想起这个小兄弟,跟冼导一汇报就由冼导出面把人从隔壁剧组里借了过去。

现在的大湾区艺人为了融入内地都开始学讲普通话,挺多还讲得不错。

但像冼导那样上了一点年纪的人是很难改变口音的,他经过一个上午的鸡同鸭讲正痛苦不堪。

又不可能整组人停工两三天等翻译,一听说有人能当翻译一蹦三丈高,马上去把林确借了过来带在身边。

恰好又是学英语专业的林确精通“三语”,还本身就是混剧组的粤译中译英个专业名词都没问题,可把冼锦标高兴坏了。等翻译出了院也还是让林确多跟了几天。

“那时候还不兴微信,冼导给我留了电话,但也没有联系过了。”

林确不是那种会来事的,自认为够不上和冼导来往的档次,只是应了个小急。

何况人家剧组也包了个丰厚的红包当酬劳,后面当然就没有再主动联系过冼锦标了。

“行吧,你就这性格。以前合作了那么多演员,很多现在都成名成家了,你一个也不会去主动联系。”陈楚阳摇摇头,但也不会替他惋惜。

林确这样也不是一天两天了,说好听点叫淡漠,说难听就是不适应社会。

陈楚阳觉得谈不上好坏,自己活得舒坦最重要。

工作室的事情他担起的是比较多一点,可但凡是需要林确出力的时候,他绝对不会说一个不字。

“说不定联系了人家也不记得我这个小角色呢!”

说这话时的林确怎么都想不到,冼锦标不仅记得他,还把他多留了一天。

第八十五章 以前是不是见过

晚上九点多,卫青岚从学校图书馆出来直接赶了地铁回家。

明明阿确早上才走的,可是推门进屋时的一室漆黑却像寂寞了一整个冬天。

下自习后给阿确发的信息一直都没回,应该是还没忙完。

早上六点就起床到现在也不知道休息过一下没有。卫青岚干脆进了书房一边继续看书一边等。

等到十一点多才等到林确回的消息,他马上就一个视频申请发了过去。

林确接得也很快,身上穿得还是早上出门时的那件蓝色卫衣,看样子是刚进的房间。

“吃饭去了,怎么吃到这么晚?”

卫青岚有点酸溜溜,一分钟都不想离开的人在几千公里外陪别人吃饭,自己却只能守着一室凄凉。

黑玉听到了林确的声音,从脚边攀上卫青岚的大腿扒在桌沿边往手机那边凑。

上一篇: 被哭包竹马攻了 下一篇: 信息素过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