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军,夫人她又往家里领姑娘了(979)
简单的用过了早膳,几人都坐在屋子里,没有说话,却也默契的没有散去的意思。
后面尚云达夫妇也来了,一屋子整整齐齐的,坐在一起发呆。
好一会儿,还是木易南首先开口,打破了沉默。“这会儿时日已经不早了,岳母那边想必已经厮见的差不多了,你们要是不放心的话,要不然咱们……”
“不可。”尚云闻摇头,打断了木易南的话。“于理不合。”
哪有做人儿女的,在娘亲成亲的第二天一大早,赶去娘亲新任公婆面前的?
知道的说他们是为人儿女的,心里记挂娘亲。不知道的还以为他们这是想去将自家娘亲抢回来呢!
木易南有些无奈的看了自家大舅哥一眼。
虽然若说于理不合,那也确实不妥。
但这事儿,要真说起来,也没有哪条礼是规定了这事儿不行的不是?
然而尚云闻既然表了态,荣景元与木易南两人又能说什么?只能换个方式安慰。
“既然如此,不若咱们先与大长公主那边去信,后日一早,咱们一道到大长公主府上一聚?”
毕竟后日是新嫁娘回门的日子。
第974章 一起等一个娘亲回门
赵淑兰虽然是从昭兰郡主府,也就是现如今的尚府出的嫁,但他们也从一开始的时候,就定好了等赵淑兰回门的时候,会去大长公主府上。
毕竟,那里才是她真正的娘家。
也才是她爹娘的家。
虽然说林清迎娶赵淑兰,走的是盛安帝的圣旨赐婚的路子,不同于一般人家的儿女婚事。
但显然如果没有大长公主二老的同意,就是盛安帝那也是不敢随便赐婚的。
最多只不过是相对而言,林清在求娶这件事儿上,能少走很多弯路罢了。
至于剩下的,一个都少不了。
而讨好老丈人这件事儿,亘古以来都是很重要的。
讨好真心喜欢的妻子的爹娘,那就更是绝对不能少。
更不要说,对方还是当朝大长公主和尚老将军,这两位他一直十分敬仰的老人家。
所以,明日他们这位继父,定是要带着厚礼,在整个华京城爱看热闹的所有人的围观之下,带着他们娘亲,热热闹闹的回门的。
他们这些为人子女的,尤其是大家都是已经成家立业了的大人了,是正儿八经入了尚家族谱的尚家子嗣。
不是年幼的“嫁妆”的子女,在娘亲嫁人的第二天就上继父家,有些不合适。
但他们娘亲三朝回门的时候,回自己外祖家,总归没人能拦着吧?
即便是御史知道了,也没什么能说的。
就算是有人说,他们也能够有理有据的反驳回去,他们这是孝道!
在场的几个都是聪明人,想到这点之后,当即眼神一亮。
这个办法,可行!
“还是你们二人聪明!”
“是极!是极!我也有半月没有去过外祖家了,理应登门探望……”
“外祖父外祖母想必也早就已经想咱们了……”
“既然如此,咱们这就给外祖父母去信!”
“可!”
“大善!”
几个人迅速原地复活,也不继续围在一起发呆了,写信的写信,备礼的备礼,尚云瑶也急忙吩咐厨房准备一些外祖父母爱吃且易克化的糕点。
恩,还有他们新鲜上任的继父那里,还有林家父母那边,该准备的礼他们也是要备上的……
可万万不能在林家面前,落了他们娘亲的脸面。
见兄妹三个突然又有了主心骨一般忙碌起来,身旁伺候的下人们,自然也跟着迅速打起精神。
忙忙叨叨的,时间很快飞速流逝。
再不见早上度日如年般的枯燥。
到了赵淑兰回门那日一大早,尚府诸人更是酉时便起了身,赶在林清与赵淑兰之前,早早的就到了大长公主府上。
大长公主虽然现如今年纪大了,但到底是从小习武,征战沙场的巾帼。
即便是早已解甲归家,但仍有早起晨练的习惯。
尤其是知道今儿个女儿和新女婿要登门,她起的比往日还要早上一个时辰。
然而即便是这样,大长公主这边还没有开始晨练呢,就听闻门房上传话,说尚云闻他们到了。
大长公主听到这话,还愣了一下。“你说谁来了?”
一边问,一边还下意识抬头望了望天色。
这个时辰,城内的宵禁才刚刚解开,城门都还没打开呢吧?
这群孩子这也太猴急了点儿!
虽然这样想着,大长公主还是起身迎了上去。
瞧见孙子孙女们带着各自的家眷,真的这个时辰就跑过来了,热热闹闹的凑到她跟前行礼,连带着荣景元这个白来的便宜外孙都在,大长公主欣慰又好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