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侯府小财迷(490)

作者: 唐初八 阅读记录

再说说子嗣。

无论莫止湛的身子如何。

现在莫止湛不在京都,他们夫妇二人没有子嗣也是正常。

若真让沈扶摇大了肚子,那恐怕整个莫家都乱了套。

说到底,人家真正想要表达的,还是她沈扶摇的无能。

年纪轻,没威信,镇压不住下,。

掌管不好内务,使得内宅不得安宁。

倘若沈扶摇没有猜错的话……

一旦自己露怯,那么长房那头定会开始夺权。

一想到此,沈扶摇心里烦躁极了。

就为了府中中馈这一件事儿,侯府里前前后后闹了多少回?

自她嫁入侯府至今,这种大大小小的明争暗斗,就从没停过。

倘若与她斗与她争的,是别人,那倒也罢了。哪怕是庄眉宁,沈扶摇都能接受。

可偏偏啊。

这长房蹦跶得极其厉害!

而每一次跳出来挑事儿,原因无非就那几个。

年纪轻。

没能力。

管不住。

商宦之女。

没什么实质性的证据。

前前后后光凭着一张嘴。

古言云:人贵在有自知之明。

自己是个什么身份,有没有资格问鼎府中中馈,长房的人难道心里没数吗?

就凭着长房大老爷是长子,有着一些痴心妄想的野心。所以,便一而再再而三的挑起事端。

难道他们不知,这是北定侯府?沈扶摇身为北定侯夫人都不掌管中馈,长房那头又凭什么?

呵……

这种只为自己私/欲,而连半点自知之明都没有的人,沈扶摇心里厌弃极了。

连多说一句话,多作一些解释,都觉得是在浪费精力。

但……

这长房又偏偏是长辈。

沈扶摇这人,也不喜欢别人骑到自己头上。

故而,哪怕心里再厌烦,还是开了口:“大伯母这是在责怪扶摇了。

扶摇知道,自己年纪尚轻,有许多事儿或许处理得不够妥当,还需学习。

祖母的资历与威严就摆在那,扶摇自然是越不过的。”

话说到此,沈扶摇顿了顿,便又话锋一转:“但……扶摇再怎么说,也是沈家的嫡女。

如何当家,如何料理内务,母族早便教过扶摇了。就更别提,在扶摇初入侯府时,便得了祖母的指点,跟在祖母身边儿学习。

说句不害臊的话,扶摇虽然蠢笨,可有了祖母这样的师父,自也不会让侯府大乱。”

说罢,又朝大夫人刘氏看了一眼,礼貌道:“现如今,下人们胡乱嚼舌根子,是事实。身为当家主母,我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但……下头的丫鬟小厮们躲懒不干活,只一昧嚼舌根子这事儿,我还尚未发现。

毕竟……这些不堪入耳的话,我倒没在星辰阁里听到过。”

言毕,沈扶摇又尴尬笑笑,看似极为内疚:“可能是因为星辰阁这头的下人们,干活儿都比较卖力。根本就没那闲功夫,去说三道四。

世安院呢……大抵是有祖母坐镇。每每扶摇过来请安,瞧见的也都是兢兢业业的奴仆。

而青黛院和柠溪房那头,也未曾听说有何不妥。

倒是大伯父与大伯母的勤善房!前些日子,出了一个彩蝶。不知……是不是大伯母瞧下头人躲懒瞧得多了?

若是如此,可一定得赶紧报上来!咱们侯府人多,事儿也多。光是下人,就好几百个。而光是每个月的例钱,就够繁琐了。

所以有些事儿,扶摇可能察觉得慢了一些。特别是世安院、勤善房、青黛院和柠溪房。

到底不是扶摇时时刻刻都待着的地方,而扶摇也是庸人,生了一双俗人的眼睛和耳朵,无法穿墙而视,穿墙而闻。

在扶摇看不见的地方,不守规矩的人肯定是有的。这就得靠各院的主子多多看着,好好管教。

若管教得好,自然没有那些乱七八糟的事儿闹出来。柠溪房有三婶婶管着,我便不说了。

但青黛院如今是沁雅姨娘看着,不也一样没出差错吗?

若管教不好……”

沈扶摇话说到此,适时打住。

一副微微尴尬的模样儿,又换了个说法:“扶摇的意思是,若大伯母繁忙,管教不过来。

那还是得赶紧将那些不守规矩的人,一一上报到我这头来。届时,是责罚还是发卖,都有个说法。

不至于惯着她们的毛病,最后却又毁坏了咱们北定侯府的名声儿。

如此,岂不是得不偿失?”

第376章 :长房的野心呼之欲出

沈扶摇伶牙俐齿,一番话立即便扭转了局面。

长房那头想利用这次下人们嚼舌根的事件,来坐实沈扶摇无能,掌管不好中馈。

哪怕不能夺掉她手中全部的权,也可分出一部分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