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侯府小财迷(499)

作者: 唐初八 阅读记录

下头人见沈扶摇欢喜得像个孩子,不免偷笑。

霓裳手脚利索为沈扶摇更了衣,又一路随着沈扶摇到世安院。

世安院里,太夫人刚刚午睡起来。

瞧见早晨才请过安的沈扶摇,又往自己这边儿跑,不免有些疑惑。

还以为,是府中又出了什么事儿,沈扶摇无法解决。

可待沈扶摇走近,那满身洋溢着的欢喜,立即便让太夫人也跟着欢喜了起来。

“扶摇丫头,这是怎么了?”

话才问出口,目光依旧扫到了沈扶摇手上的家书。

于是,忙问:“是不是湛哥儿有信儿了?”

“果然什么都瞒不过祖母呢。”

沈扶摇笑了笑,步伐更快了一些:“夫君的家书到了!扶摇特地过来与祖母一起看信呢。”

说罢,人已走到太夫人跟前。

太夫人接过沈扶摇手里的家书,见上头还为拆封。

心下,一阵感动。更觉得沈扶摇这孩子,贴心懂事儿极了。

于是,又将家书退了回来:“祖母年纪大了,眼花!你且先看,再告诉祖母,湛哥儿说了什么?”

沈扶摇点了点头,忙拆看家书。

从头到尾仔细看了一边儿,脸上的笑容更藏不住了。

“祖母!夫君说,边疆的战事儿,如今咱们天启国占了上风。在写这封家书时,他已命人去烧匈奴人的粮草了。”

说罢,又道:“对了!夫君身子里的毒,怕是要解了!

夫君说,前阵子他抓了匈奴王的一个姬妾。那姬妾深得匈奴王宠爱,匈奴王为了救出那姬妾,亲自为夫君寻来了解药。

夫君已将那解药拿去验过了,可用!相信不出一段时日,身子总能大好。”

“好!好!好啊!”

太夫人高兴极了,一脸说了好几个‘好’。

沈扶摇再抬头时,太夫人竟哭成了一个孩子。

“祖母……”

沈扶摇心疼,忙上前拍了拍太夫人背,给太夫人递上了一杯热茶:“祖母,一切都会好的。”

说罢,又看了看日期,道:“祖母您看?这封信,是夫君上个月写的。如今一路从边疆过来,用了将近一个月的功夫。

这一个月,想必夫君早已打了胜仗!他的身子,想来也恢复得差不多了。”

“太夫人!太夫人!”

沈扶摇正安慰着太夫人呢,下头便有人连滚带爬跑了进来。

“侯夫人!”

若不是因为那人满脸喜滋滋的模样儿,太夫人与沈扶摇定以为是莫止湛出了什么事儿。

“太夫人,侯夫人,大喜啊!”

说罢,便激动道:“宫里头传来消息,说是侯爷在边疆打了胜仗,击退了匈奴!

匈奴人连连求饶,不仅愿意成为咱们天启国的附属国,每年朝咱们天启国进贡。还愿意割地以表诚意呢。”

“好!好!”

太夫人高兴坏了。

原本以为,能收到孙子的一封家书,已足够欢喜好长一段时日。

没曾想,孙子立下了战功。匈奴人击退了!自己儿子的仇,也能报了。

“宫里头可曾说了,侯爷什么时候班师回朝?”

太夫人激动过后,满怀期待朝来人问道。

那小厮愣了愣,摇摇头:“回太夫人话,这倒没说。”

“没说?”

太夫人笑容渐渐凝固:“怎么会没说?”

“祖母,您别急。”

沈扶摇见此,忙安慰道:“夫君打了胜仗,自会班师回朝的。只是军中里的事儿,总要善后。

咱们且耐心等上一阵就好。”

“不。”

太夫人摇了摇头:“别人打了胜仗,自能班师回朝。可咱们莫家的男人打了胜仗,却大多得留在军中驻守。

当年你祖父是如此,你父亲也是如此。战场上刀剑无眼,谁也说不准会发生什么。

我生你父亲与熹妃娘娘时,那是特地请了圣旨,让你祖父回来留个后的。每一次,待我有了身孕,你祖父便又上了战场。

湛哥儿出生得早,北哥儿呢?则是太后娘娘当初寿诞,大赦天下。正巧边境太平,你父亲回来贺寿,这才怀上的。

慎姐儿就更离奇了!那是你父亲在战场上受了伤,我放心不下。可奈何,我身子不好,不能前去看望他。

青黛院那位心里也惦记着你父亲,便说服了我,大老远跑去边疆照顾你父亲才怀上的。”

话说至此,太夫人不免叹了口气儿:“现在到了湛哥儿,怕也一样啊。匈奴人虽割地投降,做天启国的附属国。

可这还只是一个开始!

匈奴人素来狡猾,凶残。谁也不知道,他们投降的背后,又打了什么主意。

我一介妇人都能想到的事儿,皇上自然也能想到。为了天下太平,他定会提防着匈奴人。所以啊,湛哥儿怕是难得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