虹祁贵女(260)
“……”他身上怎么可能有铜板?不过看她双眸亮晶晶的模样,他二话没说,伸手一招。
“少主。”突兀的黑色身影出现在房间内,低头附耳。
原来靖王爷也有暗卫啊锦甯用挑剔的眼光看了那人一眼,然后满意的收回。
暗卫狐疑的望着和自家小主人搂抱在一起的少女,这位应该就是传说中的未来世子妃了……不过为什么是传说中的?
因为他被分到少主身边没多久,还木有见过哇
坦白说,暗卫是有些激动的。分来这么久了,少主也没让他做过什么事情,实在是有点大材小用,太浪费了哇只不过现在青天白日的就唤他出来,莫非是有重要任务?
“两个铜板。”梁乐祥冷着脸,沉声说道。
暗卫直觉应道:“是”正准备消失,忽然想起来,少主说的任务好像是……
两个铜板?
如同被暗算了似得,暗卫飞了一半的身子一个料峭,差点没跌个狗吃屎。“少主?”
“拿两个铜板来”梁乐祥的目光更冷了,他可不喜欢有人质疑他的命令“连这点小事都办不好么?”暗卫羞愧的低头,的确是小事……可是这种小事,用的着把他这样精英一般的暗卫找出来处理么?
太木有战略眼光了吧……再说,他身上怎么可能会有铜板这等平头小民才会用的到的货币?
不过,这好歹是少主吩咐的第一件任务,就算再微不足道,他也要办好……擦了擦额头的虚汗,马上消失在二人的眼前。临走前,还听见少主温柔的哄着他怀里的姑娘道:“稍微等下,一会就给你送来……要不要喝点水?”
感情他是在给未来的小主母办事哇那更得尽心尽力了。
半个时辰后,可怜的暗卫带来了铜光闪闪的两枚铜板,交到自家小主子手里……
于是他躲回暗处看着未来少主母兴冲冲的跑了。
话说,这个地方找个铜板还真不容易啊……贵人们的钱袋里翻不出这种东西,这找两个铜板,竟然耗费了足足一个时辰,要不是他机灵……好吧,那种丢脸的事情就不要说出来了……
“武,铜板哪里找来的?”梁乐祥仿佛知道他心里想什么似得,忽然问道。
房中明明没有半个人,却诡异的让人有种灼热的感觉。当然,不是什么东西自燃烧起来了,而是仿佛眸中生物的脸皮被自身的热度烤红的味道……
“属下……属下是从一个卖茶得大娘那里‘借’来的,”木有办法,那种升斗小民,就算一个铜板都恨不得藏到裤腰带里,只有那个大娘的铜板光明正大的等着人偷……咳咳“不过属下已经还了她十两银子的利息……”
借两个铜板还十两银子,这比高利贷还黑啊……
“嗯,办的不错,我会跟父王说的。”梁乐祥点点头。
其实您心里已经笑翻了吧?只不过冷脸了太久,已经不会对除了锦甯以外的人露出笑脸了吧?
屋里静默了半晌,一个弱弱的声音传来。“那个,少主……”
“嗯?”梁乐祥挑眉。
“这种事情,可不可以,不要告诉王爷啊?”要是让王爷知道,他一手训练出来的暗卫,居然去偷人家百姓的钱财,一定会想要扒了他的皮的……
“这怎么可以本世子做事一向最公正不过虽然只是见微不足道的小事,但也还是要让父王知道的好本世子绝不会埋没人才”梁乐祥一本正经的道,是多么的正气凌然啊
果然啊,和蓝锦甯那种娃呆久了,还是会被传染的吧?世子殿下,您可不可以不要这么腹黑?
少主果然不好伺候……“武”欲哭无泪的苦着脸,已经预料到了自己杯具的下场……
“大娘”蓝锦甯跑回茶摊,笑眯眯的递上两个铜板:“给您茶钱”
茶摊大娘惊讶的看向那只攥着两个铜板的白嫩小手,想起了这姑娘,顿时笑眯眯的道:“不是说不用了么……”手脚利落的收下,回头乐呵呵的夸奖道:“这大户人家的姑娘,果然就是不同,一点小便宜都不爱占……”
蓝锦甯害羞的低下小脸,仿佛被夸赞的脸红了:“看您说的,我回去了啊,大娘”
“唉姑娘慢走啊”挥挥手道了再见,看看没什么生意,乐滋滋的捧出了装茶钱的匣子:“……一百四十七……咦,怎么还是一百四十八,刚刚那姑娘不是给了我两个子?这是什么?银子?哪来的银子啊……卡兹……哎哟我的牙,还是真的啊”
大娘愕然的望着多出来的银子,有些恍然的往官驿的方向望去,那漂亮小姐的身影一晃眼竟然已经看不见了。
“莫非那姑娘是仙女儿……嗯,一定是好心的仙女儿……”
于是,某年某日某时,从京畿附近的某一个官驿外小集市里,忽然传出了仙女下凡的传闻……
————————————
251.东晋先生
又是一年浓秋。
趁着天气凉快,朴实的百姓们自然勤勤恳恳的下地干活。正是秋收时节,各个郡县也正紧锣密鼓的筹备着年末的岁贡。
固国公府蓝家也有自己的土地,各处的庄子收成下来比起一个下县的岁贡都不会少。从搬到这座宅邸的第一天起,老爷子就将自己明处的产业一件不漏的都交给了王氏——男主外,女主内,谁叫王氏是唯一的主母?老爷子也不怕王氏会糊弄自己贪墨银子,这一大家子都要靠她来主持的,没点信任根本过不下去。
幸而王氏是个贤惠忠贞的,没有辜负老爷子的期望,不仅将固国公府打理的井井有条,各个庄子也是井然有序,没有半点忙乱之处。
最困难的时候已然过去,如今只要坐享其成就好。蓝家早就不缺钱了,节余的钱财,不过是为了后世的子孙能有更多的资本罢了。
钱财乃身外之物,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然而大部分人还是希望能有更多的富贵,好让自己的子孙后代能永远享福。只是大半这样做的人,积累的家财总会叫不肖子孙肆意挥霍的干净。
这世上,永远不缺不知人间疾苦的二世祖和虎视眈眈狼子野心的小人。
内忧外患之下,覆灭几乎是一定的。
北边的东盛国忽然放弃了与大梁的连年对峙,撤出守在戍边的大半兵力。然而向来有“猛兽”之称的东盛国士兵,即便只剩两万的边关将士依然是不可小觑的战力,更何况东盛的那位新帝心思阴沉难以捉摸,因而宸帝并没有因对方的撤兵而懈怠,而是命人原地待命静观其变。
未及一月,潜伏在东盛的探子便传来了最新的消息。原来东盛国主抽调兵力,竟是给了那个在戍边战役中与六皇子斗的不相上下的少年将军,让他对夹在东盛与暨国之间的一个小国实行战略性入侵。
那小国的国主昏庸,底下文武官员饱食终日,只晓得剥削民众,压根就是一群蛀虫。战事一起,竟都是晃了手脚,不过三两日,便被破了三座城池。这样的国家,国民忧心忡忡,官员惶惶不可终日,根本难以维系正常的朝堂秩序。
少年将军万夫莫当,剑锋直指皇城
其实即使东盛国不插手,这个小国的灭亡也指日可待。
很显然,东盛与大梁僵持不下,而新帝急于建功,便将目标落在了暨国头上。小小一个垂危小国,自然不会被放在眼里,只是这位东盛皇帝,未免也太心急了一些
暨国不乏有远见的良才美玉,唇亡齿寒这个道理,暨国国主心中通透的很。只是暨国乃是农业大国,于军事一道并不擅长,虽然派兵助阵,却依旧节节退败
这一年秋岁,小国得了暨国指点,派遣使臣前往大梁,替国主求取大梁公主,以求联姻之谊
“想要我大梁公主下嫁,做他的春秋大梦”即便那是一国之主,然而如此没落如此昏庸的一个君王,哪里值得赔上一位公主的终生幸福?宸帝在朝堂之上便勃然大怒,就要命人将那痴肥的使臣丢出殿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