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虹祁贵女(311)

作者: 冬雪傲梅 阅读记录

锦甯并不想责怪她不懂得好好照顾自己,换做是她,在自家夫君如此厌恶腹中孩儿的情形下,恐怕也不能顺畅的休息。再加上听说,梁乐桓竟然将迎娶侧妃之事都揽过来交给周氏打理,可想而知她每天过的是什么样的日子。

惊恐和不安,伴随着这个女子过了不少日子了吧?也就是这个时候,她才能好好的歇一歇,还得让外边的小丫鬟们都放轻手脚,免得惊醒了她。

梁乐桓告辞的时候,周氏已经醒了过来,换上了自己来时的衣衫。她默默的跟在他的身后,离的有三步远,看似是恭敬和敬畏,实则是害怕他闻到自己身上淡的几乎没有的药味。

不过她也是多虑了,这些日子梁乐桓也一直在用药,又哪里分辨的出,那药味是来自自己,还是她?

锦甯和阿常并肩立着,看的着实有些无语。

“你啊,还是心太软了。”阿常揉揉她的发,像是在哄孩子一般说道:“其实没了这个孩子,他心里兴许还会有一丝愧疚。可她若是坚持要生下来,他只会更厌恶她。”

“我知道。”锦甯转过头,看向阿常,眸子里闪过一丝沉痛:“可是我没办法,看着一个爱孩子的母亲,在明知道可以挽回的情形下,失去她的孩子。”

说完,她转身离去,只留下阿常站在原地。

“可是甯儿,这个孩子就算生下来了,也活不到长大啊”。.。

295.心思对于阿常说她心软这一点,锦甯是不认同的。但不认同的同时,心里还有一丝淡淡的雀跃,这似乎表明,在他的心里,她依然保有着善良的品质。

就像当年她鼓动王氏将府中一些不用的旧物,不穿的衣服,稍作改变之后赠给京城中那些贫困的孤儿一样,只是因为存在于内心之处的一丝怜悯,身为能够吃饱喝足的一员,身为地位崇高的一名贵族,给予低下平民的一种毫不珍贵的施舍。

在很多时候,这种怜悯,可称之为善良,当然,也可以说,是一种伪善。

因为她们从头到尾只是舍弃了自己不要的东西,而不是倾尽全力去帮助那些可怜的人。短暂的温饱并不能解决任何问题,顶多只能提供一些力量,剩下的,还要靠他们自己。

想要一直依靠施舍的人注定会卑微的死去,没有人会在意他们是死是活。

只有那些从心灵的贫困中真正走出来的人,才能拥有更好的未来。但这些未来,其实和王氏这类人并没有什么关系。得到回报会觉得欣慰,得不到也不会觉得有任何失落。

因为毕竟没有付出太多,那些记忆都会随着时间的消磨而淡薄起来。

当然,到现在为止,固国公府以及许多贵夫人们已然愉快的坚持着施舍,在微薄的付出就能获得人们感激以满足她们虚荣心,获得名声的同时,又能有更多的事情占据她们乏味的人生,当做是调剂,这样的事情,何乐而不为呢?

当然,她对周氏的帮助,也仅仅是出于同情和一丝暗藏的愧疚。

不过周氏显然并不那样认为。

周氏地位高贵,她其实是可以选择像娘家求助的。以周太傅的地位,只要他开口,梁乐桓一定不会做到这种地步。他至少也得顾忌一下臣子们的想法以及宸帝的心思,周氏是他的正妃,她腹中的是他这一世第一个孩子,也是皇家的子孙,可不是他说不要就可以不要的。

周氏没有那么做,就算能获得梁乐桓表面的善待,其实本质上反而是把他推向了离自己更远的方向——她并没有对他完全的私心。再者,她也放不下那个脸去求自己的父亲。她一回家诉苦,家中的兄弟姐妹自然都知道了。兄弟们会如何表现她不必去想,可是那几个嫉妒自己嫁的妹妹们,脸上可能会浮现的幸灾乐祸与嘲讽却是她不能容忍的。

在她所认识的人之中,能够帮到她而又不让这件事情泄露出去的,也并非只有蓝锦甯一个人。不过,蓝锦甯是目前最好的选择,因为她早就被牵扯了进来。

在她看来,是她强行将蓝锦甯牵扯了进来。因此对于锦甯几乎无私的帮助,心中很是羞愧。

所以她的后悔未必有假,心中也是极其复杂,只是,她却没有退路。。

只是状况似乎出乎她意料的糟,并没有如她期望的那样好转起来。

梁乐桓越是和靖王世子走近,她就越觉得心慌。特别是每次他说要去靖王府时,她的心头就一阵不安的狂跳。她在靖王府小心翼翼,茶水点心除非是锦甯亲自端来的,否则她不敢多喝一口,不敢多吃一筷。

倒不是疑心靖王府的人会害了她去,只是……她这些年也并非一无所知,梁乐桓虽然十分擅长掩饰,但是在家人面前,始终还是会露出一些蛛丝马迹。她害怕的是梁乐桓是否在靖王府也有眼线,万一……不仅她和孩子有危险,就连靖王府,也会被牵连进来。

她不是没心没肺之人,别人帮了她,她同样会感激。

用了药浴之后,她自己也有所感觉,身子似乎好了许多。就连替她请脉的太医都非常讶异的说,即使停用安胎药,也不会有什么妨碍了。

但是梁乐桓并没有让她停,补药一直没有断过。原以为他终于要正视这个孩子的存在了,却被锦甯一句无心的话给打落云端。

“是药三分毒啊……”

她偷偷的倒掉了每日送来的药汁,即便是当着梁乐桓的面吃了进去,也会在事后想尽办法的抠出来,让跟着她嫁来的陪嫁丫鬟心疼不已。这一番折腾下来,药浴的效用也减弱了不少。虽然身体渐渐好了起来,可她的精神却一直处于一个紧绷的状态。

锦甯说她思虑过重,她不能反驳只能苦笑。

周氏在想什么,锦甯不会去猜测,只要按照她的意愿保住这个孩子就够了。梁乐桓领不领情,也不是她会关心的事情。其实她心里也清楚,她的做法,只会让梁乐桓更反感周氏,可是她又不能不做,只能装作什么都不知道一样继续下去。

同样的,她也没有退路。

劝解梁乐桓的事情,似乎一时之间,卡在了一个关键的点上,再没有半点进展。

其实,锦甯未必没有想过另一种可能。只要梁乐桓对她死心,那么在走到生命的尽头之后,他也不会继续坚持下去了,也就规避了魂飞魄散的风险。同样是达到目的,这种方法反而更可行。不过……她和阿常,却都没有开这个口。

但是,事情似乎正向着这个方向发展,而她,却为此感到后悔了。

人……真的是一种很复杂的生物。

靖王妃“康复”之后,似乎对锦甯不再怎么上心了。既不针对,也不接纳。这种态度,其实是很伤人的,完完全全把她当成了陌生人。然而锦甯并不在乎,奉养梁乐祥的父母,只是她身为人子得义务。只要他们无病无灾的老去,风光大葬之后,这一切都会成为往事尘埃。

靖王爷想劝一劝却不嗯呢刚,于是干脆一反常态的关心起儿子儿媳妇来。

对阿常这个名义上的嫡子,靖王爷从来都是处于一种放羊的态度。他极少出现在阿常面前,和他说话时也从来不用一个父亲面对儿子的态度……小时候的梁乐祥因此而受伤失落的样子时常让他为难,六岁那一年的出事,未必就不是这个孩子为了吸引他的注意而故意为之。只是从那之后,他发现那孩子的眼中再也没出现过孺慕之色。

那时候觉得,这孩子或许已经不需要父亲了。

当然,他并不知道,梁乐祥已经换了一个灵魂。

这个男人,即使最初接受陈氏是因为想要帮助自己的哥哥,又或者迫于太后的压力。但近二十年得相处,就算是普通人也该生出些情分来,更何况是夫妻。陈氏虽然怨恨,但心中未必不明白事情的真相。只是她必须要有一个怨恨的目标,而他,显然是最适合的人选。所以,即便她在府中一再地针对靖王爷,但该做的本分却一样没少,在外面,也会保持着“相敬如冰”的假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