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虹祁贵女(372)

作者: 冬雪傲梅 阅读记录

依旧乖巧,也依旧有着自己的坚持。

她看着小夫妻俩,意味深长的对阿常道:“我倒宁可你跟别人家的儿子一样。”

那声调分明有些感慨遗憾,又似乎有些欣慰。

阿常没做声,事实上也不知道该说些什么才好?难道说其实您不必遗憾,您的儿子早就换了个里子了。

锦甯忙打岔道:“怎么不见乐瑾,他的桂花糕我给买回来了。”

“下午玩的累了,歇午觉去了。这会子说不准已经醒了,不如你去瞧瞧。”陈氏笑道,又看眼阿常:“祥儿就留在这儿陪娘说说话。”语气里有几分恳切的意思。

这还是第一次陈氏主动要和阿常说话,阿常点了头,锦甯便独自去了韩侧妃屋里。

“祥儿,你来坐在娘身边。”陈氏指着身旁的椅子道。

阿常走过去坐了,陈氏便只是目不转睛的看着他。说起来,他似乎长得更像自己一些,眉目眼角多是柔婉,却只有一双眼睛生的最像他。

可又是不一样的,那人的眼睛总是饱含着许多不同的情绪,让人瞧不出他真正的心绪。而祥儿的眸子,总是清清淡淡的如一潭泉水。

没有情绪,也从不会掩饰自己的喜恶。

真不像是他的儿子。

她试探着开口:“祥儿……若是,让你再纳一房侧妃,你可愿意?”

阿常皱起眉头,看了她一眼:“母妃,您分明知道……”

陈氏打断他:“我知道可那不是我想,只是逼不得已……”

阿常翘起唇角,瞧着却有一丝讽刺:“逼不得已?如果我将自己不孕的消息透出去,只怕没人会愿意将好好的女儿嫁过来吧……”既然站不到高处去,又何必浪费一颗好用的棋子?

陈氏噎住。

阿常又道:“如果是那个人的意思,您不妨直接回了他,就说绝无可能……儿子不介意丢脸,真的。”

陈氏瞪大眼睛。

“你……你都知道了……”声音有些发颤。

.。.。

352.仓惶“孩儿什么也不知道,我只知道,今生,我是您的儿子。”阿常轻轻一笑,道。

陈氏呆滞的望着阿常,仿佛想从他脸上看出一朵花来。好半天,才缓过神来,目光轻闪了闪,才神情恍惚的道:“既然你不愿意……这件事就罢了……”

阿常听她似乎还有些犹豫,便笑了笑:“孩儿与锦甯青梅竹马两小无猜,却也历经了许多才走到如今,也是不易……孩儿本就无心旁人,子嗣如今与我也无关隘,母妃既然心知肚明,何苦误了人家好好的女儿家的一生?”

陈氏想到,无论想要生过来的是谁家女儿,只怕还真是害了人家。

便点了头,应道:“我做主推了就是。”

心里却想着,家里这般和乐,其实她也不愿意给锦甯添堵。如今心平气和的看谁都顺眼,每天与韩侧妃有说有笑的聊聊天,逗逗乐瑾开口说话,日子挺充实的。这样就挺好,虽说水至清则无鱼,可太浑浊了也不好不是?

至于那人如何作想,其实又与她何干?他们早就是两个世界的人,只怕入了黄土也呆不到一块去,她又何必还牵挂着?

心里那点放不下,似乎便这样轻轻落地了。

其实陈氏心里可谓明镜一般,如今她不过是在爱情与儿子的单选项中选了儿子。既然乐祥觉得够了,那便够了,她不想再多事与儿子离心。等儿子和媳妇定了下来,她跟着走就是了。

人生不过百年,何苦执着一生。

便撇开了这个话题去,与阿常闲说了两句。

没过多久便又近了年关,有了前年晚稻的好处,这年大梁许多地方都开始种植。晚稻的丰收让宸帝喜的合不拢嘴,素来喜怒无形的脸上在早朝时也少有的露出了笑容。不过到底还是被人探去了消息,也传来暨国种成晚稻的消息。都只忙着防备东盛了,暨国那边自然放松了些。但想着暨国与自家交好,也就罢了。宸帝仔细琢磨过后,干脆让司农寺写了份单子给暨国送了去,还附上十个种晚稻的好手。

暨国皇帝自然感激不尽的收下了,派人送了许多回礼。自己摸索与拿着别人的研究成果去做本就不同,少走了许多弯路,又听闻大梁的晚稻也不过才种了两年……单就冲着这一点,对之前宸帝藏私的那点不满,也就烟消云散了。

才过了年,戍边的战事终于传来了调停的消息,东盛的小皇帝军粮吃紧,又知道大梁的余粮富足,一张俊脸都憋得青了,只得遣了使者停战。

王氏等了又等,也没等到大军班师的喜讯,不过听见停战了,也不由松了口气。

韩将军的亲信千里迢迢的送来了捷报与请功折子,上头罗列了大大小小的几十次交战,以及各人的军功如何,锦奇自然也榜上有名。

本是件高兴的事情,可王氏一听锦奇竟然有几件斩杀敌将的首功时,脸都白了。

这首功自然不是那么好拿的,就算她不懂战争,可到底是武郡侯府出来的媳妇,皮毛还是知道一些的。只有那些冲在最前沿,在战场与敌军肉搏厮杀的,才能拿到首功。

一来还是好几个,哪里像离开时说的那样,只要跟着韩将军躲在后头混军功就好?

好在锦奇无事,王氏一边自我安慰着,一边在心里暗暗打算,等锦奇回来了,非得好好给他吃一顿排头,这孩子实在太让人操心了

再接着,便是小乐瑾的周岁宴。

小乐瑾抓周的时候舍了满桌子的玩意,独抓着靖王爷腰间挂的玉佩不放手。众人都不知该说什么好,唬的靖王爷和韩侧妃脸色一阵白。后头还是陈氏道,小乐瑾将来要继承王爷的衣钵做个镇边大将军,大伙这才笑容满面的应和起来。靖王爷乐呵呵的抱了小乐瑾,韩侧妃偷偷瞥了陈氏与阿常好几眼,只觉得他们面上并无异色,这才放了心。

却不知道,全知因为锦甯在这之前拿玉佩逗弄小乐瑾好几日,小孩儿记仇,自然他一见到玉件便拿住了不放手,省的又被某个坏心喜欢逗小孩的嫂嫂抢走了。

这一年,又是一年桃花开。

汝阳王府的蓝瑟生了庶女,取名蓉,汝阳王爷派人往固国公府递了话。虽说只是庶出的孙女,蓝正杰与王氏这些年也一直不怎么管这个蓝瑟的事情,但说到底,她依旧还是固国公府的女儿,总要通报一声才是。王氏得了消息,算了算时间,竟是与蓝绣的第二胎差不多时间怀上的,不禁有些唏嘘。

对蓝瑟,她无悲无喜,只觉得过得好是她命好,过不好便是她命苦。蓝绣便不一样,蓝绣的荣辱,与固国公府时牵绊在一起的。前者是他们放弃了得女儿,后者,是他们庇护着的。

蓝绣还是妹妹,第二胎都快生了,那个做姐姐的,方才得了一个女儿。

庶女,莫不是她当了一被子庶女还不够,连她的女儿都要沾上一个庶字?

汝阳王府门第是高了,可做妾,就一定风光么?

王氏叹了口气,还是差人送了些许补品过去,算是尽了心意。

送东西的下人回话说,姑奶奶都收下了,还谢了他打了赏,王氏才略松了口气。

磨难了这些年,可算是想明白了。

便渐渐与汝阳王府上也多了走动。

没过几日,蓝绣生了二儿子,取名应嘉。王氏亲自带人送了礼物上门,陈家人受宠若惊的接待了,对蓝绣更是看重起来。

能让嫡母如此对待的庶女,比起嫡女来自然也不差了。

清明时节,春雨应景而下,绵绵细雨让整个京畿都染上了几分绿意。

祭祖完毕,太子妃留了锦甯说话。

东宫还是老样子,只是多了小孩子依依呀呀时笑时哭得吵闹声。太子妃也不觉得吵,只笑盈盈的与锦甯说话。

锦甯瞅了瞅围着小婴儿转得八个乳娘,心里一阵无语,这孩子有这么大胃口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