虹祁贵女(38)
一声姨姨叫的韩侧妃那个心花怒放啊,当即蹲下身子和她平视,打量了须臾,转头对王氏道:“这丫头我喜欢,给我们家世子当个世子妃如何?”
靖王嫡子也就是世子,当然是姓梁,名唤乐祥,乳名阿常。乃陈氏所出,听说生来就是一张桃花脸,俊逸不凡,只可惜三年前摔了脑袋,性子不复往日活泼,显得有些木讷……
韩侧妃是个爽朗的人,或者说,很有些傻大姐的样子。像这样没大脑的话,估计也只有她能脱口而出了。世子的婚事,连王爷王妃都做不了主,除非皇帝不想管,否则谁开口都没用。
“姐姐慎言……”王氏听的一惊,就要拦她,奈何肚子挺着费力,直不起腰来。
“行了行了,你就安心躺着吧,咱的性子你还不知道?就那么一说,没什么别的意思。”韩侧妃翻了个白眼,张口拿话堵了她的嘴。这丫头自打嫁了人就怕这怕那的,以前那股爽利劲也不知道去了哪里。
“韩姨姨,甯儿能不能看看我娘?”蓝锦甯暗地里翻了个白眼,感情这位自说自话习惯了?
“乃个小丫头,这么丁点大,能看出什么来?”韩侧妃瞧着那张一本正经的小脸就想叹息,看这孩子可怜的,都被吓成什么样子了?“一会韩姨姨给你娘叫个太医来看看就是了,你乖哈!”顺便伸出虎爪摸了人小甯娃的脸蛋一把。
吓,被吃豆腐了?那神马,真把她当成小屁孩看了?
蓝锦甯也不申辩,羞羞涩涩朝她展颜一笑,真把个害羞滴小银演的入木三分:“姨姨……”
韩侧妃看的那个眼热啊,恨不得把人搂在怀里狠狠蹂躏一番……咳咳,是疼爱一番。
“韩姐姐,让甯儿过来吧,这孩子打小身子不好,叫她也在咱身边躺躺。”王氏则是担心蓝锦甯身子弱受不住,到底是一点点看着长起来的,就算不是亲的,也和亲的没两样了,便出言相帮。
至于锦甯的医术,她心里其实也没底。不过孩子有心,总不好打击了人的积极性不是?
“也好。”韩侧妃点了点头,亲自牵了锦甯的小手走到近前,将她报上了塌,又传了太医来相看。
蓝锦甯害羞的谢过,锦华小哥俩见状也连忙凑上来,一人一句韩姨姨转开韩侧妃的注意力。
锦甯便伸手摸了王氏的脉门,知晓只是累到了。王氏肚子里的小娃娃很乖,遂也不再去管,专心倚在边上陪着笑,问一句答一句,没事绝不多说一个字。
待到太医姗姗来迟,王氏已经坐起吃了一盏蜂蜜水并几块点心。太医请了安问了脉,说了无事,韩侧妃这才点头起身带了王氏去陈氏屋里问安。
王妃陈氏是个貌似温和的女子,不等她们拜下便叫了起,拉着王氏的手客气了两句。韩侧妃看着在她跟前也颇为自在,并无半点提防之心,反倒似亲姐妹般相处融洽。
蓝锦甯起身后见没她什么事儿,便打量了周围的诸人。
王妃房中并无其他宾客,估计也就是见了礼就出去了。身旁的是一干婆子丫鬟并两个太监,这还是锦甯头一回亲眼瞧见真正的太监,免不了多看了两眼。他们约摸三十岁上下,面白无须,生的也还干净,开口时也没有那传说中的尖锐女气,听着并没有多么刺耳。
最后看的,便是在王妃身旁坐着的,那个面庞精致,却略显表情有些呆板的男孩。蓝锦甯估摸着这孩子大概就是所谓的靖王世子梁乐祥了,只是不知为何,她总觉的这孩子有几分眼熟……
“这位妹妹生的好生眼熟……”带着几分稚嫩的青涩嗓音,含着一丝熟悉的热嘲与冷淡,将蓝锦甯有如雷劈一般震的心里面焦黑一片。
妹妹什么的,最讨厌了。
陈王妃惊讶的看了一眼儿子,又看了看一副想跑模样的蓝锦甯,乐祥这孩子极少会对陌生人开口,更别提是一个头回看见的小女孩了。心下不由一动,便笑道:“阿常,这是蓝家的三小姐,叫做锦甯,你唤她甯儿妹妹便好。”
梁逸祥努力挤出一个笑,却偏偏生硬无比:“甯儿妹妹好……”
啊啊啊啊……死人脸、白无常!怪不得觉着眼熟呢!虽然脸蛋换了,但是那万年僵尸表情压根就没变啊!
“无……阿常哥哥,你也好。”
(无常哥哥木着一张脸:有粉红赶紧投了,不然打入十八层地狱!
冬雪擦汗:您这是求票啊还是威胁啊啊啊~~~~)
42.婚事之难
靖王妃刚和王氏寒暄完,就被白无常……啊不,是靖王世子这突然蹦出口的一句话给吸引了注意力,没有顾上旁人。
急不可耐要上前搭话的三奶奶公孙氏端着僵硬的笑脸,进也不是退也不是。
大房的刘氏冷冷一笑,心道:想拍王妃的马屁,也不看看自己是什么身份。能进得这王府不过是沾了王氏的光,一介商贾之女,还待人另眼相看不成?这些年因着老太爷对大房不喜,公孙氏可是在她面前耀武扬威了一些时候。也不想想,老太爷根本就看不上这个老三媳妇的出身,否则为何丝毫都不曾考虑过让她也参与管家!
什么玩意!
不过是面上一闪而过的思绪,转瞬即逝,也没人发现。不一会便又恢复了平和,笑着搭了句:“世子怕是和我家三小姐一见如故了”,便不再出声,就如她平常表现的那样,沉默而低调。
刘氏这一出声,蓝锦甯才恍然发现自己竟然忽略了这两房的人。
她的注意力都被韩侧妃和陈王妃给引了过去,一时之间倒是忘了自己一行人是以蓝府女眷的名号出的门,而非蓝府二房。
大房只来了四少爷蓝锦逸,大少爷蓝锦僢已经十一岁了,因为只是小聚,不便带出府来这女眷居多的场合。三房的嫡子嫡女都来了,二小姐蓝锦珠今年十四了,不知为什么还没有定亲,本也不该带着倒出乱跑,但公孙氏想带女儿见见世面,还是带着人来了,倒也不算违礼。
王府所请之人非富即贵,若是有哪家夫人看上她家锦珠……
蓝府嫡女本不该如此愁嫁,家世好的多半不喜她嫡母的出身,门槛低的却又不敢上门求娶。
蓝锦珠最好的出路,怕是只有明年的选秀了。
若是运气好,指给某个皇子或宗室,哪怕只是侧妃,也不算辱没了蓝家。哪怕被皇上看上了,也算是幸事,毕竟皇帝正直壮年,并不算老。若是运气不好落了选,那也没什么,寻个稍差些的人家嫁了当嫡妻也是好出路。最怕的就是不好不坏,留中不发,那就必定要再等三年。
十七岁……已经可以算是老姑娘了。
假使锦甯和锦珠的年龄差的不大,只怕王氏也少不了要为三房操心。但左右二人相差了近十岁,她根本一点都不急,等着看戏就是了。
三房还有个十六岁的庶长子蓝鞘,亲事还没有着落。倒不是有心嫌弃他是庶出,蓝家到底是世族大家,旁支显贵的也不少,只是公孙氏压根不把他的婚事放在心上罢了。
蓝三爷不在,老太爷不管,大太太只天天琢磨着如何多拿回些权力,至于蓝老爷……朝事繁忙,皇帝又器重,他忙得过来才好,兵部尚书,可不是那么好当的。
对于那个少年,蓝锦甯是有几分好感的。
庶出,但并不爱强出头,更不因此而自卑。许是有蓝二爷的例子在先,这位庶堂兄对读书很是上心,只是天分不显,但那份刻苦却不容人小觑。
蓝正杰也称赞过他毅力过人,也曾郑重的告诫过锦华,莫欺少年穷!
这穷,可不单是指穷困潦倒。
对于这个庶堂侄的婚事,蓝正杰也没有任何言语。只是锦甯有一回听见他和王氏说起时,曾感慨过自己当年的经历,就算他十五岁就考得了举人,婚事不也是没有着落?若非那年恩科,他得蒙皇上青眼,成为大梁史上最年轻的探花老爷,中书令大人能将爱女下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