虹祁贵女(391)
影子觉得,心底似乎更冷了。
“继续给朕盯着,只是不要让人发现了……只怕那鬼精灵的丫头早就发现了。”宸帝瞥了眼影子,移开眸子看向手上的奏折,挥了挥手。
影子松了口气,转眼消失在冰冷的大殿中。
“徐安。”宸帝看看桌上的大堆折子,将手中的也扔了出去,叹了口气,唤道。
一个老人应声而来,诚惶诚恐的趴跪在地上,正是宸帝身边惯用的老太监:“皇上,老奴在。”
“去把那些弹劾蓝家的折子都给朕烧了,还有传旨,蓝家二小姐与朕的孙儿大婚在即,封她做明曦郡主,赏她宫纱百丈,黄金万两,以示皇恩。”
“皇上?”徐公公惊愕的抬头,眼底满是不可置信。蓝家已经出了一位封号郡主,那位蓝二小姐都要嫁入皇室了,还要封赏?
“朕的话你可是听不明白?”宸帝声音一冷。
徐公公顿时一顿,忙低下了头:“老奴听清了,老奴这就去。”
说罢,颤颤巍巍的抱了那一大堆的折子离开。
看着空落落的桌面,宸帝的心情好似好了些,英俊的面容上多了丝笑意。
接着看了几张奏折,总算不再是那些没营养的废话了。哼,明君就不该给蓝家过度的恩赏么?他还偏要如此了那些人,一个个的就那么见不得旁人好么?
良久,宸帝起身,腰间的玉佩撞击在一起,清脆的叮咚作响。
又莞尔一笑。
当年那个看似活泼可爱,实则心眼极多的丫头,到底还有多少惊喜等着给朕看?
宸帝是不会相信养生丸那样的好东西只有那么一份的,王家会不会孝敬上头他不清楚,但他明白,蓝锦甯这个女孩子,手里不会只有这么一瓶。
那么说,分明就是故意的。
他是忌惮蓝家,可还不到铲除的地步。不觉得看武郡侯府那两个小子你争我抢得很有意思么?定下来?定下来他还有什么乐子可看?多久没瞧见蓝老爷子变脸了?
没想到老狐狸还沉的住气,小狐狸却跳了出来,还明晃晃的摆了赤果果的诱饵在他眼前。
他应该说是意外之喜么?
不过,他终究还是上钩了啊不管是情愿又或者不情愿,那般神奇的东西,他还是不愿意放过。
虽然他不过中年,依旧年富力强。
是人,都有老去的一天。
是人,都怕死。
而生为天子的他,比旁人更加怕死。。.。
369.何人为帝
蓝锦曦赐封明曦郡主的那一日,宸帝的案头多了两瓶养生丸。
“这东西至多不可超过十粒?”宸帝摩挲着小瓶子,动作看似随意,眸中却闪过慎重:“十粒之后,只可养生,不可延寿?”有几分莫名的失望。
夜魑堂堂正正的跪在御书房桌案前,举止恭敬,眼带好奇却并无多少惧怕。
哪像寻常人头一回见到皇帝的模样。
“是,世子妃说添福添寿是人间美事,只是过犹不及,就是山中神仙,亦不能长生。”夜魑有礼有节的答道,声音铿锵有力,显得十分可信。
山中神仙……那韩道长便自言从紫薇山上来,可他却从未听过什么紫薇仙山。
这世间有许多传说,可有哪一个传说是真的?
听闻山中神仙亦不能长生,宸帝只觉得心里莫名的踏实了些。
“罢了,你去告诉那丫头,朕领了她的情。”宸帝摆出上位者的威严来,端茶送客。
夜魑恭恭敬敬的磕头谢恩,带着宸帝打赏他的物件,满脸严肃的出了宫门。
唇边漾起一抹难言的浅笑,映的那张寻常的面孔透出几分绝艳的色彩来。
几个正递牌子出宫的小宫女见了,忍不住红了脸,在一旁窃窃私语嚼舌头。
“不知这是谁家的贵人?”
“笑起来竟那样好看……比皇子们都不逊色……”仿佛察觉自己说了不该说的,小宫女连忙掩饰的遮住唇角,小心翼翼的偷看了身边姐妹们两眼,发觉她们并没注意自己说了什么,才悄悄的放心。
男色啊,真是祸人。
夜魑一副听不到的模样,其实声声入耳。带着人皮面具就是好,若是以真实面貌示人,就跟小姐说的那般,只怕是祸不是福。
他回头一望,那皇宫堂皇富丽,却莫名的冰冷。
最是难测帝王心,自家小姐说得好,伴君如伴虎,最重要的不是讨好皇帝,让他放心。而是该反其道而行之,让皇帝对自己心生忌惮,想动不敢动,想杀杀不得。
至于养生丸……功效是实实在在字面上的意思,自打这东西被某个脾气不太好的母老虎研制出来,他们夜族一直拿来当糖豆吃。
延寿?别说笑了,不过是自欺欺人罢了。抬出韩道人的噱头,假的也就成了真的,就算皇帝只活了七十年,他也会觉得有十年是赚来的。
解开系在宫外树边的坐骑,夜魑动作利落的翻身上马。
想起皇帝方才那副自得又刻制的模样,心底暗自啐了一口,就算你是帝王又如何,还不是被我们家小姐给摆了一道?
城内李家大小姐听闻了此事,恨的砸了自己的梳妆台。
李夫人惊闻此事,忙去女儿闺房安抚,望着眼睛通红的大女儿直叹息:“这又是怎么了?”
李大小姐委屈道:“女儿素在太后跟前得脸,却连个县主也没挣到。凭什么那蓝锦曦一不用卖乖讨好,二不用伏低做小,却捡了便宜?”
李夫人无言,女儿素来与蓝家二小姐有隙,也不知是何时结的怨,让她如此记恨。
当年老爷子于蓝家争锋失了势,赔了二房一个嫡子的出息,自个也折了进去。这些年韬光养晦,好不容易站稳了脚跟,女儿却又与蓝家嫡女拈酸。
“你这个丫头,皇家的恩典岂是你随口说得的?”李夫人怕女儿出言不慎传出去招来祸事,忙板起脸来责怪:“你爹是将你惯的越发不像话了,罚你禁足三日,抄写《女则》。”
李大小姐见母亲非带不安慰自己,还受了责罚,不禁趴在桌上哭泣起来。
她爱慕大皇孙多年,可几次“巧遇”,那人都对她冷淡不说,还将在国子监中总是与她作对的蓝锦甯捧在掌心里。这几年臭丫头不再去国子监,她原本还偷偷窃喜,却不料大皇孙却是再不出现在女子学院,能“巧遇”的机会少之又少。
“你们都护着那个臭丫头,我不要你们管”李大小姐娇气发作,又摔了凳子。
李夫人气的脸色发青,摇头退了出去,吩咐女儿的大丫鬟看好她。
她心里又何尝不觉得委屈,自家女儿样样都好,知书达理端庄大方,哪里比不上蓝家那两个嚣张的女孩儿。可偏偏人家得宠,她费尽心机,不过就是得了太后一句贤淑的夸奖。
夸奖这种东西,哪里比封赏实惠。
听老爷说,宸帝如此宠着蓝家,看似恩赏,实则多半是想捧杀了。让人落到高处再掉落泥端,实在是再狠不过的手段。只是想来想去,她总觉得有些不对。
固国公家两个嫡女皆嫁入皇家,一个是皇上亲弟弟的儿,一个是皇子的长子,又听闻两个青年都是十足的长情,若是罪了蓝家,只怕京畿动荡。
先说靖王世子,他痴情之名众所皆知,哪怕触怒亲娘,也要娶得蓝家大小姐为妻。那蓝小姐也是好手段,都说她与靖王妃水火不容,多少人等着看笑话。可婆媳水火的消息没听到,却传来靖王妃极宠这媳妇,甚至叮嘱儿子不得纳妾的传言。
靖王世子娶妻三年无子,屋里却没有一个通房小妾,不就是明证?
换做是她,只怕早往儿子房里安了人。
再说蓝锦曦,小娃娃时就与皇长孙常在一起,青梅竹马的情谊可是一般人能比?更别说当年谣言四起,说蓝二小姐有了别的心上人时,皇长孙却并没有兴师问罪,反而笑答那些试探的人道:“只要曦儿开心,我愿请皇祖父解除婚约。”这几年皇长孙已经年介十七,却连个教他知人事的宫女都没有,一心只等着娃娃亲的妻子过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