虹祁贵女(45)
若七的神色变化,只怕是个人都看得清楚明白。
蓝锦甯被送回王氏的院子,老爷子也自回他的院子去了。孙媳妇生孩子,他老人家本就不该掺和,要不是偶遇行色匆匆的祝氏,二房又每个人主事,他也不会掺和进去。
再喜欢蓝锦甯,那也是有个限度的,若她是个男孩儿还好,偏生是个丫头……
不过,今儿她的表现,却让老爷子更添了一丝兴味。
他知晓她的伪装,更知道她骨子里的古灵精怪,却丝毫不在他面前有所掩藏。是因为明白瞒不过去所以才大胆表露,还是摸清了他的性子,才投其所好?
而在他有意接手之后,她整个过程都是一言不发,只是静静的看着。哪怕知道就算查出了真相,他老头子都不一定会秉公处理,她却没有一句提醒和抱怨。
她才四岁……老爷子心中提醒着自己,可是莫名的,又发觉自己其实从未拿她当个孩子看。
生而知之者上也……想起头一回见到这小女娃时,她在他耳边轻轻嘀咕的这么一句话,老太爷心中掠过一抹疑惑。
正是因为如此,他才格外对蓝锦甯宠爱有加,格外纵容于她,方方面面的护着。
而她,也并不曾令他失望。
难道……这个世上真有生而知之者么?
正杰那孩子没胆子教她说这样的话,甯小娃镇静聪慧的表象也不是伪装,这一切都逼得一而再再而三试探她的老爷子不得不相信,这个重孙女,绝不是什么一般人。
可除了他,蓝家上下的人都只是觉得三小姐聪慧过人,只是体弱喜静了些,真是可惜了。
可惜了……但凡这么想过的某些人,只怕到了日后会后悔吧?
女子……又如何?
那孩子,只是懒了些,想要让她继承自己的衣钵,只怕要费些功夫呢……蓝老太爷脸上露出一抹狡黠的微笑,甯小娃,虽然乃处处图省事巴上了老头子,可是咱却容不得乃惫懒呢!
既然乃有如此天赋,那就让咱好好看看吧……
虹祁大陆大梁国宸帝一十一年,八月二十七日,蓝家二奶奶早产,武郡侯蓝浩文怒责其子,令其彻查。
当夜,蓝府大公子屋中二名大丫鬟被仗毙,一名三等丫鬟发卖出府。蓝正齐嫡妻公孙氏因管教不严,禁足三月不得出府。金氏以养病为名,终于完全交出府中大权!大房的刘氏虽没有任何责任,却还是被找了由头,申斥了一番。
八月二十八日天蒙蒙亮的寅时三刻,精疲力竭的王氏终于在产房中诞下一个女婴。
应卯回家后一直不停在书房踱步的蓝正杰听到母女平安的讯息,终于舒了口气。那出一张写满了字的纸,让蓝墨送往老太爷房中。
老爷子大笔一挥,圈了一个曦字。
此为蓝府四小姐,蓝锦曦。
八月二十九日,公孙氏归娘家,名为省亲,实为斥贬。二小姐与大姑娘皆交由祝氏教养。
八月三十日,皇帝下旨,道:蓝家嫡四女曦,八字与皇长孙梁和儞相合,赐婚皇长孙。
王氏教养有功,赐一品上夫人诰命,祝氏温良谦和,赐一品夫人诰命。
蓝锦甯轻轻咬破一颗葡萄,甘甜的汁水与果肉侵入口腔之中,令她舒爽的微微眯起了眼睛。
翻过一页薄纸,仿佛就翻过了大梁百年的历史。
50.丫鬟命不值钱(三)
所谓的王氏早产,其实不过是一场丑陋且低俗的府内纷争,而且策划者恐怕还不怎么高明。因此如宝慌张的传来消息的那一刻,蓝锦甯几乎已经锁定了责任人的人选。
不外乎,金氏和公孙氏两人之间。刘氏的可能信比较小,之前因为金氏借着大房的回礼一事谋算二房的小主子,让老太爷大为光火,重责了大房的人。这件事情对大房的影响本来就颇大,让一向对婆婆恭敬有加,维持着表面上孝顺听话的刘氏和金氏之间有了些嫌隙。
虽然最后是大房补上了厚礼,二房又装聋作哑的受了,但明面上到底是大房的错,出门之后难免受人指指点点。而金氏也不好过,借刀杀人之举难免容易得罪人,就算蓝正恺是她从小疼爱的大儿子,到了这时,也对她心生抱怨。
只能说金氏是吃力不讨好,落得个两面不是人。
千里之提溃于蚁穴,不要小看一点点的裂缝,却足以让积年的威压在一夕之间崩溃。
本来听到又是和三房有关的时候,蓝锦甯着实有点吃惊了。公孙氏这人是不是也太白目了些,不好好夹着尾巴做人,又出来折腾什么?二房一向对大房和三房极其容忍,并没有因为祝氏和王氏得势而处处高人一等,对待两房人从不冒犯。这也和王氏的教养有关,到底是丈夫的亲兄弟,哪怕不是一个母亲,也有一半血脉是相同的。
苛待夫婿的家人,做那冷嘲热讽奉高踩低之事,未出嫁前受尽家中宠爱的她是做不出来的。
至于大房那边,锦甯毫不犹豫的排除了她们的嫌疑。虽若三本在刘氏跟前呆过,但无论如何,大房也没有任何理由对二房再出手!
而当听到是大公子蓝鞘房中的丫鬟,蓝锦甯几乎就可以完全确定,此事定和大房无关。
蓝鞘人极好,又是读书之人,对待丫鬟们从来都是温和有礼,少有苛责。这也造成了他房里的丫鬟多半喜爱遛弯偷懒,对自家主子恭敬有余而敬畏不足。而在他身旁原本的两个大丫鬟出嫁之后,顶上的若七和新来的若三并不很得他的信任,因而对两人颇有疏远。
若七并不是一个嘴硬的丫鬟,当偌大的压力上了心头,即便是她再沉稳,也扛不住了。当即,也不用严刑拷问,知晓掩藏不了的她如竹筒倒豆子般将整件事情都吐露个干净。
这事,还得从头说起。
在一开始的时候,若七就有给小姐当陪嫁侍女的意思。只是大小姐当年出嫁那会,她心里虽有这个念头,但刘氏压根就没考虑过她。也不想想她那时不过十三四岁,又是三房庶子身旁的婢女,轮着谁也轮不着她。
偏若七是个心大的,不甘日后被指个小厮仆役之类的嫁了,总有些小动作。若三到了大公子身旁之后,有意交好他身边的旧人,自然被她打听了出来。
若三虽是从刘氏身边过来的,但只要有心查一查,就知道她是金氏手中出来的人,曾在三房也当过差,当时颇受公孙氏重用,只是不知为何被蓝三爷斥责,送去了金氏身边,又给了刘氏。
刘氏和婆婆有了嫌隙,自然不喜她送的丫鬟,正好公孙氏又来要人,便立马欣喜的送走她。而后若三被派去大公子的身边,刘氏却是半点不知情的,压根没想过要害这个孩子。她不过是原物奉还,图个眼不见为净罢了。
若三虽没有若七的那份心,但到底心中不平,这是金氏和公孙氏又给了暗示,自然想着抓紧机会,只要做的滴水不漏,日后重得重用还不容易?
若三利用了若七的心思,指点着她做这事,并得了公孙氏那边隐晦的允诺,开出条件,答应她事成之后许她当二小姐的陪嫁。二小姐只有十四五岁,也该寻婆家嫁了,而若七亦有十七,正是长得花朵般娇艳的时候,当了陪房,日后自有好前程。
若七心动了,却又不敢亲自犯事,只得捉了个小丫鬟的痛脚,令她听命。
她却不曾想,公孙氏是否真的能兑现自己的允诺。所谓丫鬟命不值钱,现在说的好听,等真的成了事,她的下场就一定能好?
只能说,到头来都还得说一句:不做亏心事,不怕鬼敲门。小丫鬟可怜,但若她没有做错什么事儿,又何至于落得发卖的地步?不过总算比起若三若七来还是个好下场的,替主子顶了缸不说,她们的老子娘还要受牵连,本是得用的老人,一夕之间就成了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