虹祁贵女(51)
他身上没有血,只剑尖挂着一丝来自持剑人的血丝,但那冷酷残忍的表情,哪还有传言中的呆板傻气?
“大言不惭!”持剑人被激怒了,原本只是奉命行事的心里多了一丝憎恶,那憎恶,来自心底的恐惧,看了一眼围上来的黑衣人,心略定:“世子殿下还是束手就擒的好!”
“想杀我,只你们,还远远不够。”阿常望着那持剑人那般恐吓的模样,淡声说道。看他的眼神,就像是望着一片微不足道的尘土一般藐视。
“你!”持剑人恨恨咬牙:“杀了他!”
……
黑雾散去时,蓝锦奇犹如坠身地狱,浑身冰冷。他颤抖地望着那个浑身是血站在他们面前的世子哥哥,胸口无端的升起恐惧与恶心感,只想将腹中的食物都吐个干净。
却没忘记,捂住妹妹的眼睛。
锦甯的肺腑里升起一股温暖,却轻轻摘下了紧捂在眼前的小手,认真的望着那个面色苍白的孩子:“哥哥,你我生在将相之家,就要学会习惯……你,算了,日后……太爷爷自会教你。”
“妹妹……妹妹……你不怕么?”蓝锦奇不可置信的望着她,分明是熟悉的笑脸,为何此时却觉得陌生无比?他困惑的盯着她,祈望获得解答。
“咱为何要怕?”锦甯轻笑,置那满地毫无声息的黑衣如无物,站在尸体中间,向他扬唇:“世子哥哥若是不杀他们,他们还会来杀咱们的。杀人者,人恒杀之!哥哥,你若是这么善良下去,将来该如何保护甯儿呢?”
杀人者,人恒杀之!
有如有一道雷轰入脑际,锦奇沉默的低敛了眸子。眼前却散不去,满地的尸身,以及那个面容冰冷木然,一身血衣的——靖王世子。
只有这样……才能保护妹妹吗?
锦甯看他沉思,也不去管他,径自走向阿常。
平心而论,阿常下手还是非常有分寸的。大多是一剑毙命,死的不会太痛苦,入眼也不会太血腥。唯一让人看着有些不妥的,便是他自己了。再细微的伤口喷出的血,叠加起来也是很骇人的,将他染得有如从地狱中走出来一般。
也许,他们都是从地狱中爬出的恶鬼吧?
“还好吗?有没有受伤?”她歪着脑袋,微笑着凑近他,却被他躲开。
“别过来,咱身上都是血,臭烘烘的。”阿常有些厌恶的看了眼身上的衣裳,纠结的说道。
蓝锦甯却是毫不在意的靠近他,伸手扶住了他的手臂,嘴上骂道:“你也真是,何必斩尽杀绝?留下活口不好么,总得问个究竟吧!”杀人是费力气的活,就算是屠杀手无寸铁的平民,也会手软,更何况他还是个孩子,这些人也不是泛泛之辈。即便是绝世高手的身手,也抵不住身体的年幼啊!
“问不出什么的,”阿常摇摇头:“又不是第一次……”
“阿常哥哥……”蓝锦甯软软的叫了一声,贴的他又近了一些,“你累了,靠着我。”
阿常点点头,依偎了过去,忽然感觉另一边的手臂也被人支了起来,转过头去看,却是一脸苍白的蓝锦奇。
“我来。”他有些别扭的道。
论身材,蓝锦甯的小身板的确比不上日日习武锻炼的蓝锦奇。她虽有先天鬼泣傍身,却并未锻炼筋骨,充其量只是个半吊子的内功高手罢了。
阿常并未抗拒,反将大半身子靠向了蓝锦奇。
鼻尖传来浓浓的血腥味,蓝锦奇皱了皱眉宇,却神奇的不像先前那样觉得恐怖了。
也许是因为……现在的他们,都是一样的了……
57.逆袭(三)
尽管阿常说的那句话只是无心,并无任何其他的意思,蓝锦甯还是免不了感觉有些悲哀。想想原来那位,不过是个小孩子,却有人费尽心力的要除去他,又是有什么深仇大恨了?靖王到底是皇族,会与他结怨的人极少,什么人会想要这样千方百计的迫害?更甚者,说句不好听的,即便有仇怨,也该冲着本人去,这么非要人家断子绝孙又是何意思?
瞅了一眼阿常平静的侧脸,蓝锦甯走得有些恍神。
皇宫里的守卫到底不是吃干饭的,没等他们走出御花园的门,便有眼尖的瞅见了他们,喝了句什么人,便围上前来查问。
锦甯三人面面相觑,她更是想起了前世看过的一些警匪影片,通常警察总是在最后关头出现救场,没想到在这皇宫里也是一样。
看来,宸帝真该好好检讨一下。
没等人靠近看清他们的模样,蓝锦甯一转身顿时趴到了阿常的背后,做出由他背着的样子,把没什么心理准备的他一下子压垮到地上,估计磨破了不少皮。接着泪珠子像断了的弦一样的落了下来,哭叫着要娘亲。
被压在下面的阿常一下子明白了她的意思,顿时死死地趴在地上,装作力竭晕了过去。又见蓝锦奇傻乎乎的杵在那里,不哭不闹的,便偷偷抓住了他的脚踝,输了一道劲气。
虽说不会让他大受伤害,却是痛的很,锦奇一下跌坐下来,正摔在他边上。本就是有些惊怕的状态,先前心理又受了颇大折磨,当时不敢哭,也不能哭,此刻真真是受不住了。
于是三个孩子二个哭的震天响,一个晕倒在地,倒把终于走到近前看清他们的那些个御林军给吓了一跳。虽说夜色朦胧,但他们手上的灯笼却将三人身上的血衣照的清楚,不用问也知道是遇到了不得了的事情。虽然不知道三个孩子是怎么跑出来的,但此刻也没人会去在意这种细枝末节。
赶紧一人一个抱了起来,喊抓刺客的叫的极其起立,叫太医的跑的慌慌张张,搜园子的溜个弯就回来了——本来嘛,这么多的血,闻着味儿就知道怎么找了,而且那么多死人,想装看不见,也得有那个胆子。
正殿闹的正欢,皇帝正与数位亲王大臣叙话。男人之间的谈天,无非也就是国事、子嗣与女人。当着皇帝谈女人是不行的,谁也没那个胆子拿宫中嫔妃开玩笑。子嗣是今儿的第一要点,只是说多了也没趣,自是绕到了国事上头。
这其中正由信任宰相李元,蓝家与李家不睦,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了。因而向着蓝家一系的人,自然不会去凑这个趣,哪怕皇帝在也不会去。哪怕其中有一部分并不那么坚定地投机分子,此刻也不会傻乎乎的犯这个忌讳。
其一,皇帝并不十分喜欢李元,这是谁都知道的。李元复起,不过是为了牵制蓝家。他本人约莫还是偏着蓝家多些,这一点,从今儿晚上那个蓝家的小女娃身上就能看出来。
二来,他们不过去,皇帝顶多恼了,却不会为这样的事情怪罪,要怪罪也是怪罪蓝家。但若是去了,得罪了蓝家,以后仕途就不好说,在皇帝面前也会落下个墙头草两面倒的坏印象。
进得了这大殿的都不是傻瓜,就算曾经是,也少有能一直傻下去的。
宸帝身边的姚公公远远地瞧见门外有个小太监着急的探头探脑,却不敢进来,便不动声色的同皇上告了一声便出去了,却是没多久就回转了过来。
“皇上,现今边疆戎人屡次犯境,微臣觉着,这怕是有人故意松懈,借着这事自抬身价……”李元一系的人趁着蓝家人不在大肆吹着耳旁风,宸帝不动声色的听着,倒是几位亲王面露不虞之色,很有些听不下去的意思。
只是这样编派的话语,什么时候又少过了?多半不过是嗤笑一声。
李元扫了那说话的官员一眼,心中颇有些无奈。这些人对自己算是力挺了,可却极不懂察言观色。不说皇帝今儿是高兴着的,偏要说这些扫兴的事。就这点心机,以为凭几句口舌之言就能将蓝浩文那老家伙搞下马来?简直是天方夜谭!若是能,早些年他也不会告老还乡了。
宸帝却是笑着,看向李元道:“李爱卿以为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