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盏萤灯(3)
不知不觉九点钟已经敲响,他站起来说道:“我要回去了。”那一刻,我真真切切明白,时间真的会走的。
晚上,夜色静谧,月光洒落一片,被斑驳的树影抹得散乱。
漆黑的小弄堂,没有什么路灯,只能靠点点零零碎碎的光亮,摸索着略有高低起伏的石板路。
有时候自己一个人走的时候总会死劲得跑怕碰到传说中的妖魔鬼怪。
“我们家这边要拆迁了,很快就要不住这里了,以后就不会有这种小弄堂了。”可能是怕他嫌弃弄堂暗,我很是心虚。
“嗯。”他异常的冷静,回复得很轻,大家又陷入了沉默。
一路小走,只有自行车不停息的「咯噔」「咯噔」发出的震响可作为我们之间的调料来缓解这份寂静,我顿时觉得和刚才的热闹欢腾相比,现在是多么的凄凄惨惨。
终于到了电影院,他神情淡然地对我道:“我回去了,再见。”
“好的,到家给我电话说一下吧。”我弱弱地试图多一点,就多一点听到他的声音。
“嗯。”他蹬上自行车,「叮叮叮」的声响,渐渐地消失在夜色中。
回到家门口,小君早就猴急似地等着了:“两人独处,今天你赚了吧?”
“什么呀,一句话都没有,唉。”
也许他有点明白,可惜我们都还太小,而他的态度很是寡淡如水,之后的电话更让我明白,一切就让它随风飘散吧。
无聊地等在电话机旁,傻傻地等着秒针一格一格走过去,再看着分针一格一格走过去,良久并未有电话响起。
“要不你打过去呗,就说明天去爬山,怎么样?虽然没事找事,总得找个理由吧?”听了高手献计献策,我打了过去,电话那头是他爸爸接的。
“请问赵以回来了吗?”
“赵以,电话……”电话那头的父亲并没有说我如此这般如何如何。
“喂,我到了。”他似乎很确信电话一定是我打的,直接回了过来。
“明天我们要去爬山,你去不去?”
“不了,我不去了。”那边回复的很坚决,一下子冷场。
“哦,那好吧,再见。”我黯然心碎地放下了这个牵肠挂肚的电话,心开始如热浪翻腾到现在一下子化作万年不化的冰封,我就是那只可怜的小丑鸭……无人欣赏。
“坏的不去好的不来,天涯何处无芳草,睡觉吧。”小君看我怅然若失的样子故作轻松地安慰道。
我真真切切地明白,我们是普通的同学。
仅此而已……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第3章
,初入高中
风又飘飘,雨又萧萧,流光容易把人抛。
第一次踏入高中大门,我终于脱离了苦海不胜窃喜又像极了传说中的刘姥姥进大观园不见世面。
在家里实在烦心,从来都是不能睡懒觉的,一般超过八点就要被老爸开骂,好吃懒做;
看点电视被老妈开骂,费电,浪费钱。平时唯一可以做的就是帮忙干家务,烧饭,洗碗,洗衣,拖地,唉,全能啊,都得干。
渐渐的对赵以的暗恋也随着时间流逝而转淡,毕竟大家也没有什么深的交往,说的话也只有见面的一声招呼,这也许就是所说的有缘千里来相会,无缘对面手难牵吧。
初入校门,门口贴着一个大公报,到校后的各个程序步骤,住校生先到寝室报到,领床上用品,整理床铺,各班主任会到寝室查看,下午二点教室集中之类等等。
“悠悠,悠悠。”我抬头一望发现是正从对面不远处走过来的初中同班同学菁菁。
菁菁一直以理科见长,是赵以的小学同学,他们来自同一个街道。
而自己是文科见长,平时也是一般的交情,但在新的环境中还能碰到,就格外的老乡见老乡,有点恨不得抱头痛哭的感觉。
在这个学校,初中同学只有五个人,小君因为一分之差被分到了距离县城20公里外的普通高中,从此想要见面除了寒暑假,其它是不容易了。
“嘿,真巧啊!第一天就碰上了,你分在几班呀?”我兴奋地和她一个满怀拥抱。
“八班,你呢?”她也是喜不自禁,和我又抱又跳在一起。
“1班,其他同学呢?几班?你知道吗?”就差问你知不知道赵以是几班啊?但实在难开口,只能拐着弯问,这也算是抛砖引玉投石问路吧。
“不知道啊,你看,那不是赵以过来了吗?问问他。”
有时候真的是越不敢见越容易碰到,越心虚越容易被发现。
他似乎并没有什么不妥之处,表现得很礼貌,微笑道:“嘿,悠悠,菁菁。”
看了我一眼,尬笑道:“我在12班,下次见面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