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明三尺高(57)
傅承宇也没有起身。父母工作忙,完全没时间管他,把他寄养在当数学老师的舅舅家里,无疑是最好的选择。高中的那一段时间,他一直都住在舅舅家,很少见到父母。
舅舅想着反正自己也要补课,又刚好是同年级,刚好让外甥一块跟着学。
林郁看到傅承宇依旧在座位上认真演算着今天的作业,也赶紧效仿。
“今天的课上得怎么样?”
林郁刚想回答「特别好」这样的衷心赞誉,不想却被另一个声音打断。
“很多地方可以再简便一点,上课讲的有些方法,太繁琐了。”
林郁配合地不说话了。
于是接下来的半个小时,林郁就看着黄老师和傅承宇两人就着上课的几道题目陷入了热烈的学术讨论。
途中多次提到很多林郁连名字也没有听过的公式和听着就很烧脑的定理。
按林郁的数学水平,本来就难以做出今天的作业,加上两人教授会面般的学术氛围,更是让林郁算了半天,第一题还愣是没算出结果。
听说数学好的人沉浸数学时,都是很忘我的,林郁现在信了。
终于,黄老师在又接了一通电话后,终于记起角落里还蜷缩着一个无助的小姑娘。
“林郁,你爸爸说他到了,在楼下等你。”
“好的,谢谢老师,老师再见!”
像是忽然在黑暗中看到了生的光明一般,林郁飞快整理书包想要逃离这个是非之地。匆忙中,两张讲义掉了一张在地上也没有发现。
傅承宇帮忙整理桌子的时候捡起了这张讲义,随意瞥了几眼。
林郁,字倒是挺好看的。自己对这个同班同学实际上也没什么很深的记忆点,好像挺活泼的,语文挺好,除此之外就是大片的陌生。
这张讲义上下对比很明显,下面的题目几乎一片空白,反倒是第一题的演算过程,几乎要把整张讲义空白处填满。
第一题是求通项公式。
林郁一看这题我擅长啊,二话不说就开始直接带数字。可惜把n等于1到n等于20全部列了出来还是没有看出规律。
烦了毁灭吧,林郁在角落里画了个QAQ。
傅承宇看了忍不住一声嗤笑,从此对这个女生多了个印象,脑子不好使但挺有耐心的。
第二天上课林郁特地来得更早,向黄老师诚恳致歉,第一天上课就搞丢作业的人,世界上大概只有她了。
黄老师也不怪罪,反而还笑了笑,和蔼地跟她讲有问题一定要问。
和第一天上课不一样,今天的傅承宇已经坐在了座位上,埋头做暑假作业。
林郁坐到座位上,发现自己的讲义整整齐齐地放在桌子上,于是立马继续做。
嗯,她决定要是列到n等于25时再算不出来就去问黄老师。
当落笔n等于21时,傅承宇终于看不下去了。
“其实你可以观察一下每个数列在形式上的规律和奇偶性的变化。”
傅承宇觉得自己真是说得简单易懂又快捷简便。
然后下一秒,林郁十分无辜地看着自己:“啊?”
于是当黄老师打印好资料从书房走出时,竟看到了这样一幅画面——
自己万年不爱说话的大外甥竟然在耐心地教小姑娘数学题!
傅承宇面面俱到,滔滔不绝。
小姑娘一脸茫然,困惑至极。
“你懂了吗?”傅承宇显然对自己的教学水平异常自信。
小姑娘皱紧眉头似是下定决心。
“不是,那个,啥,就,嗯,我……”
“求您慢点成吗?”
黄老师赶紧跑回书房,生怕多待一秒,自己就要笑出声来。
接下来的日子里由于林郁每天到得早走得晚,两人的关系一下子熟络许多。
林郁不是很敢问老师问题,每次傅承宇看到都会主动帮她讲。经过二十几天的磨合,林郁现在差不多能跟上傅承宇的思维了。
黄老师负责上课堂的主干知识,课下的作业大多是小傅老师帮忙的。
黄老师看破不说破,他很少看到外甥主动和外人搭话,两人在讲题的时候还会经常有说有笑,看到傅承宇久违的笑容,他还蛮欣慰的。
傅承宇其实也说不上来为什么自己会主动给林郁讲题。但他肯定第一想法肯定不是喜欢,而是真的看不下去了。
时间长了,当黄老师不在跟前的时候,林郁就会本性暴露,人前文静乖巧,人后张牙舞爪,甚至有时候傅承宇难得算错数据还会被她嘲笑很久。
无奈林郁说话透着一股无名的柔和,加上莫名的反差萌总让傅承宇气不起来。
这个难忘的暑假很快过去,高二的时光悄然来临。
在林郁开学考数学拿了个显眼的91之后,傅承宇比自己考了147还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