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小食店(129)
祝陈愿说不出来自己是什么心情,只是当她看到纸张上出现了另一种字迹,歪歪扭扭的,像是刚会握笔的人写下的。
努力辨认后,发现是一个地方,叫做小青山,完整的是小青山前头走进去第三棵树旁。
那是汴京埋葬人的地方,是阿巧的埋尸地。
她恍然想起来,那天送走张娘子后,她说:“怎么今年清明这么迟才来,我等不到那时再走了。要是有人能替我去看看阿巧就好了。”
可是当祝陈愿追问地方在哪里,她却只是笑着,并不言语。
这般隐晦。
她凝望着窗前的明月,久久不能平息内心的悸动。
清明,今年来得好迟,可又快要来了。
祝陈愿摸黑出去洗了把脸,眼睫处很湿,她回来后,才把那张纸放到了柜子里,连同那本翻完了的酱菜册子。
默然地盯着蜡烛上头的灯火,看烛光晃动。
良久,叹息着,突然有了无数想要倾诉的欲望,她从旁边的纸笺中抽出一张信纸,磨墨,在纸上写下想跟宋嘉盈说的事情。
见信顺遂:
阿禾,近来你越来越不高兴,都不怎么爱笑了,就算是出来玩,也心事重重。
我心里也很难过,却又不知如何安慰你。世上有很多事情都是身不由己的,譬如婚事,譬如生死。
我不愿总与你谈那些人生至理,想必你也不会想要听,那就说说日子里头的趣事吧。
还记得前年你和我一起栽在我房间前面的那颗柳树吗?它今年已经长出了新的枝芽。那时一起买的花,落了又开,现在叶子也又绿了起来,只是得等到秋日才能再看见花开。
我总时常忘记它们,可是它们长得却很好。
还有,你很喜欢的雪蹄和橘团,近来越发爱玩闹,橘团还从墙头爬上去,溜到旁边梅花嫂子的院子里,偷了一根她晾在那里的鱼干,急得雪蹄在下面大喊,却惊动了梅花嫂子,抓了个现行。
可怜我还得赔礼道谢,不过梅花嫂子人很好,她还专门给橘团蒸了一条鱼。
不过偷来的那根鱼干,最后还是没吃着,太咸了吃着要掉毛的,我给它晒了一些,它总要爬到屋檐上去偷一根下来,不单自己吃,还不忘了给雪蹄。
我聘它时,还以为是只性情好的小猫,哪曾想是这般顽劣的性子,时常去打别的小猫,凶横得不行,惹得那些猫都不敢从墙根底下过。
你下次再见它时,可能又得胖一圈。
你好像也没有怎么见过勉哥儿了,他现在长高了一些,早先跟你说过他写的字,最近写的也越发好起来,照旧是爱玩,有了几个好友以后,连食店里头都待不住,玩闹到快打烊才回来。
还有……,
祝陈愿在信里絮絮叨叨写了很多小事,写到最后她说,阿禾,人生总是很难圆满,日子好像也并非每天都无波澜,如果你真的觉得很难过,很难高兴起来,那就写下来,画出来,就像你小时候常做得那样。
盼望你欢愉。
写完后,她思忖了一会儿,拿出画笔来,在纸上将院子里的柳树,花朵,打闹的橘团和雪蹄,以及别的提到过的东西都画下来。
画了很久,才终于画完,信和画另装一个信封,祝陈愿写完后,心里头才没有那么沉闷。
夜里睡下时,她也睡得并不安稳,做了好几个梦,隔日一早醒来时,人还蔫蔫的。
吃完早食后,精神气才算好点,她踱步到储物间去看之前做好的藏介,本来是留着放到夏日吃的。
不过她打开坛子闻到那股辣味,看到坛中的芥菜都瘪下去了,就知道藏介好了,提早吃也没有问题。
再看看前几日腌的酒虾和腌虾,都已经熟了,可以直接拿点来尝尝。
祝陈愿先夹的酒虾,里头虽然放了花椒,却不是很辣,在酒液的浸透中,微微发麻而已,她剥开虾壳,虾肉被腌得微粉偏黄,咬一口,特别弹牙,酒味浓重,不适合多吃。
腌虾里面放的是糯米饭,又倒了酒,味道并不算臭,反而闻起来有些甜津津的,颜色倒是变化不大,虾肉很滑腻,吃起来很新鲜,那股微甜的口感吸附在虾肉上,回味无穷。
她尝了几个后,掏出一些装到另外的小罐里头,放到篮子里,准备提到董温慧的宅子里头去。
宅子离祝家倒不是特别远,走几条街巷过去,就在国子监旁边不远的地方。
门前种了一棵柳树,牌匾挂着董家,她想着应该是这里,上前敲门,门里有人应了一声,过来开门。
出来的是阿香,她看见祝陈愿很高兴,忙请她进来,转头就跑过去找董温慧出来。
院子不大,花架上摆满了花盆,芍药、金纱、千叶桃、香兰等,点缀着小院,还有竹竿上随风飘荡的衣裳,停留在墙头上的麻雀,暖黄的日头下,祝陈愿不由感叹,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