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以酒歌两相和(141)+番外
说着,便将茶杯推至师父手前。
小老头也没多说,倒是很听话的畷了几口。
方才师父的话,她自然是听进去了的。天天喊着当女侠,并非只是说着玩玩。
何为「侠」?
所谓侠,便是行侠仗义、救死扶伤。
从前,她身无功法,行医救人亦是一种方法。
自由散漫的生活过惯了,闲时练剑,忙时奔走。只愿做一个洒脱无羁的江湖侠客,并不想与朝廷扯上什么干系。
而所谓的杰出青年却是横插一杠,打乱了原本的生活节奏,使她不明所以就被牵扯其中。
失控的感觉,甚是厌烦。
只是,她也未料想官府如此难缠,既寻不到她还不肯作罢,竟敢去骚扰师父。
凌若气从中来,端起一杯热茶,想也没想便「咕咚」咽下。
刚沏好的热茶正是滚烫,一杯囫囵下肚,五脏六腑火辣辣的烧痛,舌头也跟着没了知觉。
很少见到主人这般愠怒,小雪卧在地上没敢出声。
“徒儿,不问问县衙的人来寻你是何事?”小老头突然发言。
一老一少桌前对坐,不知为何,总觉这画面似曾相识……
凌若未作细想,顺从的问了句,“何事?”
小老头不再抚弄长须,正色道,“人口失踪。”
人口失踪绝非小事!看来海宁县近日并不太平,因着北面村镇粮荒已是涌入大量难民,前脚刚稳住动乱,如今又闹出这等事?
人口失踪,绝非小事,只是此事向来归官府所管,何须轮到她插手?况且,塘溪异变村民失智之事尚未可解,哪还有闲心再去管其他事。
对于官府这波操作,凌若甚是不解。可是,听师父语气,隐约察觉此次事件并非寻常失踪,否则官府也不会专门找上门来。
少女抬眼看向师父,淡淡问道,“哪里?”
小老头放下茶杯,亦是淡淡回道,“京城……”
谁人不知京城?此地乃是当今人世最繁华之地,集四方德贤,八方旅人。
闻声,凌若长目微睁,先是庆幸失踪之案并未发生在海宁,随即又觉奇怪。
“京城的事儿,缘何牵扯海宁?”
“仙派人士亦在失踪之列。”
小老头执起茶壶,满上茶畷了口,继续道,“且不在少数。”
仙派修士卷入其中,可见事态之严重。
可是,少女欲言又止,纤瘦的脸上挂满愁容,“塘溪一事……”
未等少女说完,小老头严肃道,“暂且搁置。”
“是……”
探查塘溪异变尚未有果,凌若心有不甘。可师命难违,眼下只能听从师父的吩咐,暂且搁置塘溪异变探查。
“徒儿这就收拾行囊,即日启程。”说着,红衣少女起身走向衣橱。
“且慢……”
小老头亦是起身,“此番,为师与你同行。”
先前未到京城,不知是何景象,故无法使用意念传送之法。若是骑马过去,大约需七日日程。
得准备几身衣裳换洗,等下亦要提前带好这几日的干粮。
此行一去多日,还得与老板娘道个别。
“徒儿去吃食店买些干粮备着。”
“不急。”师父再次制止,抚须淡然道,“你去我房中将木匣取来。”
不提,她还真忘了。
凌若欠身回道,“是……”
师父的房间就在隔壁,一来一返没有几步。
看到深褐色鹤纹木匣,便回想起方才莽撞言行,不觉羞愧。下意识的用手背轻蹭鼻翼,甚是干爽,这才放下心。
“修仙门派当真讲究,放些黄纸符咒竟用这般精致木匣。”
小老头瞟了凌若一言,幽幽道,“打开……”
凌若照做,匣内不过朱砂与符咒罢了,还能有何乾坤?
况且,为何留下空白黄纸,莫不是让她学着画符?说起画符,前些时日还求着师父学习五行术法,如今想来不禁好笑。
凌若拿起一沓黄纸细细打量,也看不出与那日在粮店老板家中寻来的有何区别。
欲要摆回匣内,竟发现木匣最下层端端正正的摆着一本书。
霎时间,少女双目放光,“师父!这是?!”
小老头似是了然的对着兴奋异常的徒儿点了点头。
第77章
电光石火风雨骤
京城南郊,驿外小径,遍地尸殍。
但见几抹青紫身影踏剑而来,为首之人,身着雪青阔袍,面冠如玉,手持长剑对着黑衣男子厉声呵斥道,“魔障!休得害人!”
身后几位女修亦是不敢懈怠,紧握仙器蓄势待发。
场面已是剑拔弩张,而黑衣男子却不为所动,余光瞥向躺在地上的死者。
那人一身藏青道袍,乃是寻常行走道人常见穿着。死相不堪入目,面若树皮,血肉枯竭,乍得看去似是被吸干精气。如若不是江湖小卒,便也是小门小派的低阶修道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