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以酒歌两相和(727)+番外
本意是夸赞,没成想此言险些将自己卷入暴风中心。原本不咸不淡的口吻,却让刚静如止水的湖面波澜再起。看到面带愠怒的冷脸后,堂堂玉面阎罗也蔫了声,赶紧闭上嘴。
做人不能一叶障目,为了一时的目的忘记本性。刚才只顾着执着于如何扒下鱼鳞,却忘记不管出于何种目的,生撕活剥终归对逝者不敬。
凌若双手合十,狭长的眸子紧闭,对着鱼王的尸身虔诚低语:
伟大的水族之长,倾听于您生前最后一刻的哀鸣,被寄予由衷之期望。
恳请获得启示与指引,带凡女走出困惑。
内心的彷徨化作祈祷,伴着多次低吟,奇迹出现。
先前凭依在凌若身上的魂灵再现,眼前万千灵光,飞到尸身之上,与鳞片融为一体,再而主动离体飞向凌若身旁,仿佛每一块都被赋予了生命。
在场众人无一不是瞠目结舌。
这就是信仰的力量吗?凌若在心中如此想着。
鳞片离体的问题倒是解决了,那么要如何将它们汇聚成记忆里的利刃模样。
屋漏偏逢连夜雨,麻烦事总爱纷至沓来。想到这里,整个人又变得沉重起来。
看着荧光点点,不由想起在回忆里看到的盛景——
泥沙水草之间,各色蚌壳里发出簌簌声响。随即,四面八方涌现出浓密水泡,各自上升再汇集成流。顽强又坚韧,是万千生灵对一族之长的信仰之光。
那股力量,化身为洞府最后一道屏障。
凌若捏起一块鳞片,心道:“你们已经是成熟的魂灵,最不缺乏灵性,该学会察言观色,主动做事了。嗯……还要要学会多思、进取、再多行。言大于行者,光说不做,夸夸其谈。但是只做不说是闷葫芦,也不行。”
在罗肆至的视角里,只有一位垂眸静思的少女,岁月静好犹如绝世佳作。而在小雪的视角,则是一个絮絮叨叨、喋喋不休的话唠。
“我说主人,别念了别念了,人家的脑袋要裂开花了……”
或许是抱怨的太有感染力,连萤光也感同身受,没多久便拖着一块块鳞片汇聚。
看样子是一把匕首,凌若激动万分,眼看着已具雏形。
“还差点什么。”罗肆至在旁提醒。
“的确。”凌若点头称是。
眼前的形状只能勉为其难的称作匕首,若严苛一些其实只是一条不算流畅的短棍。想要如利刃一般锋利、具有杀伤力,火候还不够。
看病救人,关键是对症下药,而药之核心谓为药引。
眼下,封印血玉的「药材」都备齐了,还差一味「药引」。
“夫人不若以血试之。”
罗肆至悄无声息的走到身旁,犹如鬼魅。“欸?师侄怎知我在想什么?”
闻言,罗肆至伸出手掌轻轻拍向少女额头,随即触摸她的眉眼,抚平她的愁颜,“你啊,愁眉苦脸、苦大仇深,所思所想都写在了脸上。”
脸,蓦的泛红。
两人心照不宣,谁也没有多言。
第436章
察觉记忆中盲点
凌若盯着指尖垂眸静思,自己的血未免太好用了点。以血画符、以血养玉,如今还要以血凝聚魂灵化为利刃。
思及如此,忍不住咂嘴两声,引来罗肆至关切的眼神。他一言不发,但眼睛会说话。
“啊,没什么!”凌若急忙摆手,生怕对方误会。想了想不知该怎么措辞,便吞吞吐吐道,“就是在想,自地坑那场意外后,体内融入了秦非渺的灵息与血液……”
不等说完,罗肆至已然会意,“夫人的血,就是救治整片水域的药引。”
听闻此言,凌若心底大惊。这人怕不是她肚子里的蛔虫,竟然知道刚才所思所想。
他俩一人一魔,万幸彼此结的是姻缘,而非愁怨,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啊!干嘛弹我!”
额前一个红红的印子,想来对方也是使了些力道。
“因为夫人在胡思乱想。”
“公报私仇。”
少女撇着嘴小声埋怨,继续揉着受伤的额头。谁知手忽然被某人拽走,从胸前掏出一枚精致的黑色罐子,放在她的掌心道,“涂上,立竿见影。”
无尽的柔情和忽如其来的霸道搞得凌若有些头晕脑胀,恍恍惚惚的接下药罐,照着罗肆至的吩咐涂抹。
“夫人思虑过甚,不若想想血液中掺有秦非渺的气息,岂非妙哉?”
虽说如此,罗肆至却语气严寒如冰。
“师侄的意思是,秦非渺的血既然可以唤醒第二枚血玉,自然也能凝聚万千魂灵再次奋战?”
“嗯。”
信仰之力强无敌,那么愤恨之意亦然。与五行相生相克同理,刚才只想着要如何加强己方再牵制敌方,却忘记饮鸩止渴在危难时刻更能发挥作用。